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上)DocumentingandDigitizingChineseGenealogicalLiterature:aSurveyofCurrentStatusandRelatedSitesontheWeb葉淑慧Shu-HweiYeh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編輯AssistantCurator,Dept.ofRareBooksandDocuments,NationalPalaceMuseum【摘要Abstract】本文旨在探討國內族譜文獻資訊化及相關網站的發展現況,並且針對57個中文姓氏族譜網站之網站建置背景及資訊內容做比較,以供從事族譜文獻資訊化的參考。在網站建置背景方面,比較其是否含有紙本族譜為建置背景、設站簡介、連絡資訊、上線人次統計、最後更新時間、最新消息、站內全文檢索、對外連結及留言板等項目。在網站資訊內容方面,比較其是否含有姓氏源流、家族遷徙分布、祖先、家訓族規、世系、傳記、昭穆、祠廟、藝文、通訊錄及照片本等項目。整體而言,族譜網站在此兩方面的呈現皆繁簡不一,大部份的網站不具本文所列的網站建置背景及資訊內容項目,足見族譜資訊內容全面上網、族譜文獻檢索環境、網站通訊及意見交流等方面仍有待加強及努力的方向。Intendedforthereferenceofthoseengagedintheorganizationofgenealogicalresourcesintoday’sonlineenvironment,thispaperofferstheresultsfromarecentstudyonthestatusinthedocumentationanddigitizationofgenealogicalliterature.Fifty-sevensitesofChinesegenealogyontheInternetwereselectedforcomparativereview,andparticularattentionwasgiventotheirinstallationstructuresandthecontentsembeddedintheirpages.Wherestructuralintegrityisconcerned,eachsitewasexaminedagainstsuchcriteriaasthepresenceofprint-on-papergenealogicalliteratureasthefoundationofthesite,theavailabilityofanyintroductiontothesite,theupdates,thereportingoflatestdevelopments,thelinkingofothersites,andthepostingofsuggestionsbyvisitors.Withrespecttositecontents,thedocumentationofthefollowingisscrutinized:surnameorigin,clanmigrationanddistribution,clanancestry,familyrule,familytree,clanbiographies,generationalverse,ancestraltemplesorshrines,literarycompositionsbymembersofclanorfamily,andthewhereaboutsandphotographsofmembersofclanorfamily.Thesurveyrevealsthatthereexistsignificantdifferencesfromonesitetoanotherinthecomprehensivenessofcoverage,withthemajorityfailingtomeetmostofthepre-definedstandards.Itsuggeststhatmuchmoreworkisdesiredinareasinvolvingthe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presentationofelectronicgenealogicalinformation,therefinementofonlinesearch-and-retrievalmeasures,thefacilitationofusercommunication,andthechannelingofinquiriesandresponses.【關鍵詞Keyword】族譜文獻;族譜文獻資訊化;族譜資料庫;族譜網際網路資源;族譜網站GenealogicalLiterature;DocumentationandDigitizationofGenealogicalLiterature;GenealogicalDatabase;GenealogicalResourcesontheInternet;GenealogicalWebSites83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壹、前言古往今來,流傳至今的中國家族譜牒尚有二萬餘種,記錄著中國古代家族制度的血緣關係、家族規訓、禮制法典等豐富史料,對研究人類學、歷史學、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宗教學,甚至經濟學、生命科學等皆有非常豐富的研究素材。「族譜」一詞隨著時代不同及編修者之喜好,譜牒之名稱也常有不同的用法,包括通譜、宗譜、族譜、家譜、世譜、家乘、世系、支系考等20餘種名稱,其中以族譜、宗譜和家譜最廣為使用,在香港和臺灣,一般人習慣以「族譜」稱之;而中國在1949年以後,則以「家譜」最為常用(註1)。中國族譜記錄亙古流長的中國家族制度,官方與民間對社會統治的制約與纂修態度,繁衍出多種家族譜牒的形式及體例。據《中國族譜綜合目錄》統計,流傳至今的中國古代家譜(不含民國以來臺灣纂修部份),以明清兩代纂修的保留最多,卷帙及體例內容完備,是以族譜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所爭相利用的史料來源,極富研究價值。值此資訊科技的時代,古籍數位化是近年來發展的趨勢,給予古籍研究的學術界相當多的便利,使用者透過電腦網路即可有效利用數位化後的古籍經典從事研究,創新並開發更多元的研究領域及課題。族譜文獻亦隨著此波瀾更向前推進一大步,近年各類族譜相關的資訊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中國族譜網站的發展,在中國僅有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的「龍根豐埠」網站是唯一的中國家譜目錄網站,較具規模反應家族族譜網站有〈范氏族譜〉、〈竹頭角陳氏家譜〉、〈蕭山(書山)族譜〉及〈范陽堂簡姓宗親會〉網站四個,並且列表比較其網站的內容概況,項目包括:目錄、譜序(引)、傳記、行傳、世系表、族規(家規)、人口遷移及檢索功能等。從表中可看出,四個網站中全部上網的欄目只有世系表一個。同時,張奇先生表示在當時還沒有出現真正的中國家譜目錄資料庫及全文資料庫(註2)。有關族譜及家譜方面的研究,2003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在AmericanLibraries雜誌的8月號,開闢族譜專題,專門報導族譜在圖書館的資源利用,同年十一月,我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以「敬宗收族—尋根探源談族譜」為專題,探討族譜文獻的研究、纂修、各地方族譜文獻蒐藏整理、全國性族譜資訊網站及聯合目錄計畫等,提供族譜文獻於地方文獻深入淺出的思考,並且帶入資訊網站的新呈現領域,以瞭解我國纂修族譜及資訊數位化的成果。民國九十三年二月,葉建華及陳昭珍發表「族譜資訊系統中知識管理之研究」(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ChineseGenealogyInformationSystem)一文,探討「臺灣族譜資訊網計畫」的主要目的、數位化的方式及網路技術等課題,針對該計畫之祖先、家族、姓氏資料庫及系統架構做說明,以闡釋中文族譜資訊系統的建置內涵及方向(註3),同年六月,輔仁大學召開「2004年古籍學術研討會」,有一場以族譜為題的會議論文發表,陳昭珍及廖慶六發表「華人族譜網站及族譜目錄之研究」一文,文中舉例並介紹華人族譜網站的建置內容,在「綜合索引的族譜資料庫」方面例舉〈家譜信息網〉等十五個網站,在「以姓氏或宗親會所建構的族譜資料庫」方面例舉〈蕭氏族譜〉等四十二個網站。此文以文字敘述各網站的網址、網站創辦人、網站資料內容及特色等,提供中國族譜網站的介紹性瞭解,雖然此文作者提出中國與臺灣兩方面族譜網站「質」與「量」的分析敘述,但並未深入分析並比較其中之異同,針對資訊化的呈現方式亦未有具體的比較與研究(註4)。因此,本文擬依此脈絡針對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的現況加以探討,舉例敘述國內族譜文獻數位計畫及資訊網站,並針對五十七個中文姓氏族譜網站做網站架設背景及資訊內容兩方面的比較,欲瞭解並分析姓氏族譜網站的建置背景、資訊化呈現方式、以及提供哪些族譜資訊內容,以供未來從事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及架設姓氏族譜網站的參考。貳、族譜文獻資訊化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族譜文獻以資料性質而言,既是屬於一種民間、地方文獻,也具有灰色文獻之特質,因此,一般人要蒐集它是非常不易,而且,族譜多以手抄本為主,複本的存置亦屬難得,再加以族譜文獻多有家族的內在及外在的因素,例如:戰火、天災、遷徙等因素,而決定了族譜文獻保存的完備及殘佚。故而,族譜文獻資訊數位化的工作,對保存、流通及利用族譜文獻之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族譜書目資料庫是最常見的資訊化方式,圖書館、族譜學會及庋藏單位等為主要建置單位,方便使用者查找族譜書目資料及庋藏單位等訊息,另外利用書目資料與影像檔超連結的應用,可提升族譜書目資料的加值利用。姓氏(家族)資料庫及人名資料庫,通常是建置大量的家族姓氏及人名資料,將族譜的世系資訊化,方便使用者以家族姓氏查得該姓之族譜文獻,或利用祖先人名查找其上、下代的關係,以及生卒年等人名資料,具備尋根探源的檢索環境。族譜文獻是記載一家一族之歷史,尋根探源是族譜文獻的重要功能,亦是進行族譜文獻數位化的重要方法,國外的族譜資料庫多有世系(FamilyTree)的建置及檢索,而中國家譜多提供書目資料的檢索,實有待我們努力及發展的空間。族譜網站是呈現族譜資訊數位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據張奇觀察中國家譜在網路上的建置,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族譜目錄、族譜全文、以及族譜動態與消息介紹等三種類型(註5)。陳昭珍及廖慶六亦分析目前網路上搜尋到有關中國族譜網站,將其大致區分為:綜合索引的族譜資料庫與以姓氏或宗親會由個人或宗親會所建構的族譜資料庫兩大類(註6)。筆者根據現今的族譜網站類型說明及舉例如下:族譜姓氏目錄網站,即提供各姓氏家譜網站的一覽表,使用者透過此網站可以方便地瀏覽某一姓氏的所有家譜網站,但使用者無法以族譜文獻的觀點來檢索與查找文獻,例如:無法從纂修者、主修者、纂修年代及祖籍地等條件直接查找到所需資料。例如:〈中國家譜〉網站〈http://www.china-stemmata.com/index.html〉及〈姓氏之網〉網站〈http://home.kimo.com.tw/li-net/tonno.htm〉等。家族族譜網站,即某一姓氏個別製作的家族族譜網站,將該家族的族譜內容上網供瀏覽,通常網站內容包含:祖先、世系、源流、傳記、遷徙、家規、祠祀等訊息,成為該家族連繫血脈的通訊網站。此類網站將家族族譜的內容按某一種編排及內容分析來呈現,有的結合影像全文的方式供瀏覽族譜的內容,有的具備家族名人及世系的簡易檢索及影像連結。例如:〈蕭氏族譜〉網路〈http://www.xiao.idv.tw/〉、〈梁家家族網站〉〈http://leung.happyseed.com/〉等。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族譜書目網站,即提供族譜書目資料庫的檢索網站,通常為某一庋藏單位或某一區域的族譜書目聯合目錄而建置,透過此書目網站可得知族譜的簡要書目資料及庋藏單位等訊息,使用者可從姓氏、纂修者、祖籍地等檢索條件來檢索,得知書目資訊後前往庋藏圖書館利用族譜資料。例如:〈台灣地區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cgi/frameset5.htm〉等。整合性的族譜網站,即提供族譜多元化的資訊,通常透過國家型的整合計劃或較具規模的公司來完成,除了建立並提供族譜書目資料庫、全文資料庫、影像資料庫及多媒體資料庫外,並以網站作為訊息交換與傳播的主要工具。此類網站擁有族譜書目、姓氏、人名等大量資料的檢索資料庫,同時整合族譜相關的新聞報導、家族祭祀、家族遷徙、姓氏源流等相關資訊,進而達到民眾尋根及建置家族世系為目的,兼具學術及休閒趣味,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家庭生活一體為目標(註7)。此類網站,在美國著名的有Ancestry.comInc公司架設的族譜網站〈http://www.ancestry.com/〉,在臺灣則有〈臺灣族譜資訊網〉網站〈http://genealogy.hyweb.com.tw/index.jsp〉等。以上乃族譜資訊網站的四個常見的種類及方式,本文所比較研究的網站屬第二類「家族族譜網站」,以深入瞭解其網站建置背景、資訊化程度及資訊內容。中文族譜文獻的資訊化有其特殊性,在進行族譜文獻之資訊化時不能忽視。例如:族譜文獻首重其姓氏、譜籍、郡望、纂修版本等內容,與古籍善本圖書整理有相別之處。根據易熙吾提出族譜纂修必須具備的二十種內容,即書籤、敘、凡例、目錄、圖像、譜名、世系表、家傳、姓源、家訓族規、科名、仕宦、坟墓、祀產、大事、藝文、家庭秘傳藝事、人口統計、病歷統計、死年統計等(註8),為了更深化開發族譜文獻資源的利用價值,在規劃資料庫系統建置時,除了加強基本族譜書目資料的連結外,更應該考慮族譜內容的分析及呈現方式,以達族譜文獻利用的便利性,並有效地支援於歷史、人文、社會等學術領域之研究。而美國族譜網站的內容及資源特色很多,包括:家族世系名錄逾億筆、家族史料呈現多元化、志工參與活動、專家提供諮詢服務、創編通訊錄、網路資源相連結、開放網上轉載家族世系、同姓氏尋根活動等等。同時,另有一股建置家族世系(Family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Tree)的熱潮,在市場上有暢銷的族譜軟體,大致上可產生相容性的世系格式GEDCOM(註9),以便族譜世系格式的交換與流通(註10)。中國家譜與國外所建立的資料庫、網頁的訊息及其他相關資源的連結等方面皆有些差異,在此突顯中、西文化所產生及遺留下的文獻,分別做了不同方式的詮釋與利用。國外的族譜資源網站內容包羅萬象,具備資源整合的網站很多,針對族譜利用於各種研究的相關網站族群有詳盡的指引,政府機構、圖書館及專門學會架設族譜研究資源的網路環境較豐富。相較於國外,國內的族譜網站較為零散,缺乏整合性的網站及相關資源的指引,值得未來架設國內族譜網站之參考。參、中文族譜數位計畫及資訊網站發展現況據張奇對中國族譜網站的分析,〈龍根豐埠〉網站是唯一的中國家譜目錄網站,而具規模的家族族譜網站僅有〈范氏族譜〉等四個網站。陳昭珍及廖慶六於2003年所發表的會議論文指出並整理,綜合索引的族譜資料庫有十五個,以及以姓氏或宗親會所建構的族譜資料庫列舉四十二個,並且針對各個網站有簡短的文字介紹(註11)。據筆者於民國九十三年一月至八月上網發現中國及其他國家發展出來的中國家譜入口網站及整合性的姓氏網站已逾十個,而各家姓氏的族譜網站從2000年僅四個中國家族族譜網站到現今約二百餘個而言(從網站所列及搜尋之結果所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族譜網站快速發展,不管質及量皆有明顯的提昇及進步。中國家譜除在網站的發展成果豐碩外,「家譜目錄」的建置亦是可觀,上海圖書館典藏一萬餘部中國家譜,於2000年5月出版《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建置了該館藏之書目查詢系統,近年計畫將機讀書目資料(MARC)轉為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以便於影像、多媒體及文字等數位化格式的連結。在臺灣方面,近年來的族譜資訊化亦是有長足的發展,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從民國91年度開始,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所執行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中的「臺灣族譜資訊網之建置與應用」計畫,架設〈臺灣族譜資訊網〉〈http://genealogy.ace.ntnu.edu.tw〉。其內容規劃共分成「姓氏」、「族譜」、「家族」、「宗祠」、「尋根」5個主要欄目。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在姓氏欄目方面,介紹中國傳統姓氏故事為主,內容包含百家姓氏、姓氏淵源、姓氏趣聞。在族譜欄目方面,介紹各姓氏所編修的族譜文獻,內容包含認識族譜、編修家譜、族譜賞析及族譜目錄。家族欄目方面,介紹臺灣知名家族及家族史料,內容包含遷臺始祖、知名家族、家族史料、家族網站連結。在宗祠欄目方面,介紹臺灣姓氏家廟,包含宗祠名稱由來與意義、宗祠屬性區分、宗祠建築、布局與風水、祭祖活動及臺灣金門260處宗祠名錄。在尋根欄目方面,提供各種相關數位化資料庫的查尋,內容包含姓氏資料庫、族譜資料庫、家族資料庫、祖先人名資料庫及族譜網路資源連結等等。網站內容新穎,並且兼具學術、趣味及商業的需求與考量(註12)。此網站之架設,對族譜資訊的傳佈及族譜數位化的模式建立了典範,其建立族譜通俗的知識概念,提供學術的研究素材,具備網站民眾參與的趣味性,建置數位化資料庫,將族譜資訊充份結合多媒體、視覺設計、資料庫數位化等科技的呈現,把國外處理族譜文獻的世系(FamilyTree)及上網建置家譜的概念引進,同時亦不忘文化資源的緬懷及省思。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以下簡稱故宮)於民國九十三年加入數位博物館的計畫,著手進行家族譜牒典藏數位化的工作。故宮於民國八十五年獲贈由聯合報文化基金會所藏中國族譜微捲資料,亦即由美國「猶他家譜學會」經過多年徵集而轉製為微縮型式的中國家譜,其總數約為10,150種,包含中國、臺灣及域外(含括韓國與琉球為198種)微捲型式的族譜總計3156捲。歷經約兩年半的整理,其中三分之一為中國傳統族譜文獻(即1949年以前刊印之傳統族譜)約3000餘種,多為明、清及民初時期所纂修的族譜,另外臺灣各姓氏編修的家譜,多達6000餘種,內容多屬清代漢人移墾臺灣及家族活動的記錄,提供考察先民篳路藍縷、草創經營,以及家族遷徙的艱辛歷程。中國家譜含有大量的家族史料、風俗禮儀、家訓族規、祠廟宗規等研究素材,為了使此些素材得以方便查找及利用,故宮計畫建置「家族譜牒文獻資料庫」,以故宮原已建置完成的書目資料為基礎,建立詮釋格式欄位(Metadata)的資料庫,同時建置完整而詳盡的內容項目,以連結族譜的影像內容,並作全文式的檢索,使族譜資料豐富的內涵得以利用資訊化的方式運用。資料庫詮釋格式(Metadata)欄位除一般族譜書目所具備的資料外,依據族譜的資料特性與需求,另有姓氏、地望、堂號、郡望、祖先(始遷祖)、家訓族規、祠堂、世系源流等資料之著錄。有關族譜內容分析方面,此計畫將族譜實際的內容逐一條列,除了運用於影像檔連結及跨欄位全文檢索外,並且依其內容項目加以分析,給予一致的控制及檢索辭彙,計有30種項目,即譜序(跋)、目錄、凡例、源流、姓源、昭穆、家族規範、名家家訓、恩榮、科名、仕宦、禮儀風俗、祠廟、世系表、傳記、婦女、像贊(傳贊)、學校、墓圖、圖像、族產、古文書契據、藝文、方技、修譜事宜、文物古蹟、宗親會、通訊錄、公文書及其他等。同時,針對譜序(跋)、凡例、家族規範及古文書契據四種內容分析再給予朝代分析,以利於各種內容的取得及原文的瀏覽。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為配合家族譜牒影像檔及目錄檢索檔資料庫的應用,故宮亦建置「家族譜牒」網頁介面,讓資料庫有加值性的效益及成果。筆者有幸參與故宮的家族譜牒數位化計畫,計畫預計執行三至五年,執行初期暫以明、清及民初所纂修之中國傳統族譜文獻為製作標的。經由以上的規畫及實際作業,我們讚嘆族譜資源的豐富及代表國家、民族的意涵,有感於祖先給與後代的點點滴滴,我們期盼能對族譜文獻給些心力及展現新的面貌。另一個與族譜資源利用非常相關的資料庫是「臺灣地區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http://nclcc.ncl.edu.tw/ttsweb/nclfamily.htm>,由國家圖書館於民國91年邀集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臺北市文獻會、萬萬齋等11個公、私立收藏單位,所討論及建置的族譜聯合目錄資料庫。資料庫提供現藏於臺灣的中國家譜書目資料,包含:書名、編著者、版本項、出版項、出版年及收藏者等14個欄位,使用者依據系統所提供的查詢欄位來檢索,取得族譜之庋藏單位而前往利用(註13)。此資料庫收錄逾一萬種族譜,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型式的中國家譜佔了非常大的比例,數量其次的庋藏單位為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近2,000部族譜,民間庋藏以「萬萬齋」的970部族譜最多,其數量甚至多過部份公家收藏單位,「萬萬齋」齋主廖慶六先生為族譜藏書家之冠,對於族譜文獻的貢獻不遺餘力(註14)。民國九十二年九月由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吳哲夫教授及陳仕華副教授負責的「臺灣族譜整理計畫」,乃延伸國家圖書館所統籌建置之「臺灣地區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的計畫,計畫是以該資料庫所收錄的族譜資料為基礎,針對此一萬餘部族譜中有關1949年後臺灣刊印族譜部份,撰寫族譜內容提要,使此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在內容上有更便利的檢索與使用,對於先人從中國遷徙至臺灣的歷程、清末民初臺灣開發史及民間信仰與禮俗的研究,進一步指引可供研究的史料。以上所舉臺灣的族譜計畫,對於中國族譜資訊化的工作有莫大的進展,顯示國內學術界利用族譜文獻有更好的資訊環境,並且代表近年學術研究界對此文獻典籍開啟嶄新的一頁。此四個族譜計畫,依計畫族譜收錄範圍、資料庫、特色等方面比較一覽表如下(詳見表一):83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表一 臺灣族譜數位計畫比較一覽表計畫名稱族譜收錄範圍資料庫特色名稱/類型建檔格式1.1.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臺灣族譜資訊服務網以「萬萬齋」為主所蒐藏的中國族譜1,000餘部。姓氏資料庫;2.族譜資料庫;3.家族資料庫;4.個人資料庫;5.祖先名人資料庫。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屬整合性族譜網站(分成姓氏、族譜、家譜、宗祠及尋根五個欄目)。2.具備尋根探源的功能,包含世系表的呈現(樹狀、球狀及圖狀)及提供個人家譜的建置。3.網站內容兼具學術性、趣味性與商業性。故宮家族譜牒文獻資料庫故宮典藏微縮型式中國1949年以前刊印之傳統族譜約3,000部。(暫訂範圍)書目資料庫(詳列族譜內容目次,並分析內容項目及朝代。)1.CMARC2.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1.詳列族譜內容,並給予項目及朝代分析。2.每一目次皆可連結文本之影像,可便利原始文獻之利用。3.資料庫檢索模式方便文獻的查找,資料庫具全文檢索功能,所有內容目次皆可成為檢索值。另可依據使用者所需內容項目進行資料庫檢索。臺灣地區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現藏臺灣的中國族譜聯合目錄約14,000餘部。書目資料庫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1.族譜文獻聯合目錄,可查找臺灣的族譜文獻蒐藏單位。2.系統具繁、簡字體網頁,提供繁、簡體版查詢介面。臺灣族譜整理計畫延伸「臺灣地區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之建置,針對臺灣族譜(非1949年以前刊印之傳統族譜)進行族譜內容提要撰寫,約7,000餘部。書目資料庫(含族譜內容提要文字敘述。)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族譜文獻聯合目錄之延伸,進而提供簡要的內容提要,方便族譜書目與內容的查找。(筆者自行整理)83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綜上所述,「臺灣族譜資訊服務網」發展多元化的網頁、祖先人名及姓氏族譜資料庫、以及世系的連結,對於尋根探源、推廣族譜知識、喚起族譜文獻所提供人文的思考,其意義及幫助深遠;而後三者較偏重族譜文獻典籍的檢索與族譜內容的利用,尤其故宮的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家族譜牒文獻資料庫」提供族譜內容及影像的連結,藉由這樣的內容分析工作進而產生其他加值性的服務,幫助一覽族譜文獻的真實面貌,對於族譜之纂修形式、版本、凡例等,以及族譜各項特殊內容,例如:塋圖、世系、像贊、年譜、世系遷徙等,皆可一窺究竟,成為各種相關學術研究者的研究史料及素材。淡江大學族譜計畫與故宮族譜計畫之預期目標恰成一完整的資源,前者著手於1949年以後臺灣刊印族譜的提要撰寫,而後者暫訂著手於中國傳統族譜文獻的數位化與內容分析,預期兩者可相輔相成,各自形成特色而不重複,實為利用族譜從事歷史、民俗、社會等研究的良好資源,對中國家譜文獻的利用亦是帶來相當多的便利以及賦予新的使命。肆、研究方法為瞭解中文族譜資訊化的發展現況,本文擬討論族譜資訊化的作業方式及臺灣的四個族譜數位計畫,並且採用比較法進行比較分析中國及臺灣兩岸所建置的中文姓氏族譜網站的成果。依據比較法之基本研究步驟,即「描述」(Description)、「解釋」(Interpretation)、「併排」(Juxtaposition)及「比較」(Comparison)四項步驟進行研究。首先,蒐集整理中文姓氏族譜網站的所有網站的連結,針對網站性質及內容的瞭解;其次,整理並確定欲比較分析研究的族譜資訊網站的範圍及個案名稱;其三,經由併排步驟找出可供比較研究的問題及項目;最後,針對研究之族譜網站之併排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以獲致結論。經由以上的步驟,筆者自2004年1月至8月期間上網調查在臺灣國人所建置的中文姓氏網站計二十餘個,在中國及其他地區所建置的中文姓氏族譜網站約二百餘個,在此則擬定針對臺灣〈蕭山族譜〉等二十個網站及中國其他地區〈孔氏宗親網〉等三十七個中文姓氏族譜網站進行比較分析,試著從其網站的架設背景及資訊內容兩方面,加以列表比較姓氏族譜網站,以確定其共同點與差異點。在網站架設背景方面,擬依是否有紙本族譜為建置背景、設站簡介、連絡資訊、上線人次統計、最後更新時間、最新消息、站內全文檢索、對外連結及留言板等方面來比較。尤其針對含有紙本族譜為建置背景的資訊化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分析的項目包含:是否含有族譜書目、族譜全文、族譜影像、書目資料庫、人名資料庫、其他資料庫(非書目及人名資料庫)及檔案下載等檢索環境或功能。83
中文族譜文獻資訊化之比較研究在網站資訊內容方面,擬依是否含有姓氏源流、家族遷徙分佈、祖先、家訓族規、世系、傳記、昭穆、祠廟、藝文、通訊錄及照片本等資訊內容來比較分析。期盼比較分析出建置族譜資訊網站之核心素材,以資國人建置族譜網站之參考,並提昇建置內容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本文比較之網站為中文姓氏族譜網站,即華人各家姓氏所架設族譜資訊之網站,而不包含族譜整合性的入口網站,例如:〈臺灣族譜資訊網〉,以及類似〈百家姓〉、〈各姓堂號網〉等特定內容的整合網站,目的欲比較出姓氏網站訊息及建置家譜內容的特色,以分別出有形的紙本族譜資訊化的程度及網頁內容建置的中心素材,讓建置家譜網頁的內容可資研究之參考及利用。由於臺灣姓氏網站的選擇上有些困難,並且各姓氏宗親會的網站偏多,若未呈現族譜資料特性之網站,例如:介紹宗親會之組織、沿革、活動等訊息,則該網站不列入比較。另外,族譜網站僅連結家族姓氏書目資料或顯示族譜部份內容為網頁者,例如:〈丁姓網目錄〉、〈凌氏來源〉等,亦不列入比較。臺灣的族譜網站多與中國的族譜網站互為連結,國人自行架設的族譜網站在量上,與中國所建置的中國族譜網站相形少了非常多,由於本研究在時間上的限制,本文於其中選擇各家姓氏資料較完整且具規模的網站做比較分析。 (待續)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