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套》到《穷人》摘要:自普希金开创俄罗斯文学的“小人物”主题以来,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著名作家在普希金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了这一传统,用他们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富有生命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形象。每个作家笔下的“小人物”都各具特色。同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对果戈理的《外套》中所塑造的“小人物”进行了发展。关键词:小人物;精神痛苦;批判“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几乎都是穷困、孤独、软弱、卑微的可怜人的形象。他们在上司面前表现得谨小慎微、逆来顺受;在穷愁潦倒的逆境中经常忍辱负重,苟延残喘,在得到一点微薄的报酬后又乐天知命、安守本分……”,果戈理在《外套》中塑造了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人》中呈现了马卡尔·杰武什金。两位主人公都有一个相同的职业——抄写员,薪酬很低;两位的命运同样坎坷,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们都具有一般“小人物”的特征,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进行了发展。一、贫困带来的精神上的折磨第5页共5页
同样身为“小人物”,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和马卡尔·杰武什金的生活态度却不一样。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生活中,除了抄写,其他的他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他不在乎自己吃的是什么。“匆匆忙忙地喝一盆菜汤,吃一块葱烤牛肉,根本不去辨别味道怎样,即使里面有死苍蝇或者别的什么脏东西,他都一股脑儿吞下去”。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对除了抄写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即使面对同事们的嘲弄,他也一句话都不说,除非他们玩笑开得过分了,妨碍了他工作的时侯他才说一句:“让我安静一下吧,你们干吗欺负我?”别人的蔑视与嘲弄对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他仍然过着“自己”的生活。他虽然经济上比较窘迫,精神上却似乎没有什么压力,果戈理并没有在他的心理层面上着墨太多。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不同。“《穷人》用书信体写成,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它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与发挥了自己的特色,更着重人物的心理刻画”[2]。在《穷人》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揭示了贫穷和欺辱在“小人物”心灵中引起的震颤。马卡尔·杰符施金每当因贫穷、微贱而被别人取笑、欺侮时,他的自尊心立即感到灼痛难忍。他会因为别人的责备、谴责和恶毒的眼神把他的心折磨得死去活来,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被践踏。一次,他想用刷子把身上的污泥刷掉,但遭到门卫的拒绝。他立刻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连一块擦脚的破布头都不如。他把自尊心看得比什么都珍贵,他身上虽然没有什么发光的东西,没有派头与风度,可是他毕竟是人,无论内心和思想,他都是人,他想做一个与别人平等的,有价值的人,但是,卑微的地位、贫困的处境却只能招致鄙视和嘲讽。他的自尊心被踏的破碎了,他要活下去,就不得不把自己的羞辱心收起来,夹起尾巴做人。这正是真正折磨着他的痛苦所在。二、人物形象更丰满第5页共5页
在《外套》中,果戈理只简单地描写阿卡基耶维奇简单的生活和外套被抢的经过。或许因为主人公的生活单调,人物关系简单,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个形象有点儿单薄。除了他的贫穷,面对欺侮的逆来顺受,胆小之外,我们不能看到其他的特点与品质。但《穷人》中的人物却不同,小说中的人物多,人物关系多,而且小说采用的是书信体,所以从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就相对丰富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些。“小人物”身上充满着爱与善良。杰武什金一直把处境同样窘迫的瓦莲卡当成知己,关心她,爱护她。他对瓦莲卡纯真的爱。他关心她,帮助她,她生活中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他从自己微薄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为她买洋绣球,买糖果,买衣服。而瓦莲卡也对杰武什金充满爱与关心。她关心他的身体,接济他的生活。杰武什金和瓦莲卡同是孤苦的人,两人在信件中互相安慰,分享彼此的过去与现在,在精神上互相扶持。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功地表现了受压迫的“小人物”身上所焕发出来的爱的光芒。第5页共5页
在“小人物”身上,还闪耀着深切的同情心。当瓦莲卡还住在她的远方亲戚那儿时,他与穷大学生波克罗夫斯基成为了知心朋友。波克罗夫斯基生日时,瓦莲卡想送给他一套《普希金文集》。老波克罗夫斯基深爱自己的儿子,也想为他买份生日礼物。瓦莲卡知晓老波克罗夫斯基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护,也了解老人因为没钱而窘迫不安。于是,瓦莲卡将自己的三十卢布和老人的两个半卢布凑起来,为波克罗夫斯基买了整套的文集,并希望用老人一个人的名义将书送给波克罗夫斯基,这让可怜的老人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瓦莲卡是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姑娘,她满足了一个可怜的老父亲想对儿子表达爱的愿望。这种同情心是朴实的,没有浮夸的形式,有的只是真诚的心。“小人物”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经济拮据,但他们同样追求充实而丰富的生活。杰武什金和瓦莲卡会互相分享小说和诗集。杰武什金喜欢听拉塔贾耶夫朗读他的书,一听就是四五个小时,他认为“这是美味佳肴,而不是文学!”除了欣赏文学,杰武什金和瓦莲卡还会一起去郊游,有时还会去剧院看戏。“小人物”虽不能像有钱人一样去高档的场所娱乐,但他们也希望能让自己过得充实,让心灵得到慰藉。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们看到了更丰满的“小人物”形象,他们富有同情心,对他人充满爱与关心,互相扶持。他们虽然贫穷,但并不浑浑噩噩,而是有自己的需求。三、社会批判性更强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把造成“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对“小人物”的不公平对待,对这种等级社会进行了批判,但陀的批判力度更强。第5页共5页
果戈理描写了阿卡基耶维奇因贫困受人欺侮,被人训斥,以及当他的外套被人抢走而得不到“要人”的帮助,这些都是当时俄国社会对“小人物”的不公对待造成的。但果戈理安排阿卡基耶维奇的外套被强盗劫走,这无疑削弱了对俄国等级社会的批判力度。因为即使是在人人平等的社会里,抢劫偷盗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而陀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与社会的不公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小人物”遭到欺侮、压迫。瓦莲卡因为生存嫁给了有钱的贝科夫,杰武什金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慰藉。戈尔什科夫被诬陷而得不到平反,这让他们一家经受了一切悲惨的遭遇。波克洛夫斯基因到处碰壁,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内心痛苦,终于离开人世。《穷人》中“小人物”的生活是悲惨的,有时甚至让人觉得这样坎坷悲凄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这恰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他对俄国不公平社会的强烈批判。就像鲁迅对他的评价:“对于这位先生,我是尊敬,佩服的,但我恨他残酷到了冷静的文章。他布置了精神上的苦行,一个个拉了不幸的人来,拷问给我们看。”参考文献[1]李辰民《试论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臧仲伦译,漓江出版社,2012年8月,第2页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