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穷人》有感 《穷人》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文章篇幅较长,但主线分明,围绕“穷”和“善良”两方面表现桑娜夫妇的高尚品质。 作为语文老师,除了自己解读文本,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更为重要。初读课文,一时不能确定该从何处入手。当我在黑板上写下“穷人”这两个字时,我一下子打破了原来的思路,决定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 于是,我提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被人们称为穷人?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不难,学生七嘴八舌的:“没钱的人。”“生活困难的人。”“经济拮据的人。 面对学生对穷人的定义,我总结了一句:按照我们的理解,穷人就是指物质上贫乏的人。提到物质这个词,我实际有所暗示。我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课文的题目叫《穷人》,通过初读,你们认为课文仅仅写了穷人的“穷”吗?学生回答不是。这完全在我的预设之中。桑娜和渔夫很善良,这是初读课文就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习兴致很高。我马上提了第三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前面的两个问题实际为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学生的回答简洁明了,文章的条理也清晰的摆在了面前。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轻松达到,初读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第二课时,直接入课,围绕“穷”展开讨论。学生从多处描写中找到了桑娜一家生活上的贫困,而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氛围浓厚同时也很轻松。围绕“善良”讨论时,学生分别从人物的对话、环境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到了桑娜的勤劳,善良,富于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感受真实而自然。为了深华认识,我问:课文为什么要先写桑娜一家的穷,再写他们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学生的回答十分准确,分别用了“突出”“衬托”“更表现”等词语。理解是没有问题,总感觉在情感上还少了些什么。“如果一个人本身很富裕,那么他更容易去怜悯帮助他人,因为那可能是举手之劳。可是,如果一个人连自身温饱都不能解决,还要帮助别人去解决同样的问题,你们觉得会怎样?'这个对比的问题一点明,学生好象有所顿悟。于是我在黑板的“穷”字旁边写下“物质”两个字,学生马上会意,告诉我应该在物质下面写上“精神”两个字,并在前面加上“富有”这个词,从而得出桑娜夫妇虽然物质贫穷,但精神高贵的结论,强调这种品质尤其难能可贵。 由此,在结构安排上,学生也能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独具匠心。环境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品质等等写作手法。没有过多的说辞,语文知识自然的渗入到了学生的大脑中。两节课下来,我们似乎还沉浸在真情和智慧中,尤其惬意。 但愿这样的课会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