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晨景》导学案赏析指导关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现实,是现代诗歌的一个特征。诗人不仅要描写自然、美、爱情等传统题材,也要将目光转向城市、街道、人群、日常生活,甚至也要去捕捉那些不美的、“丑”的事物,将他们转化为诗意,《窗前晨景》就是这样一种诗歌。说到早晨,读者一定会联想起清新的空气、初升的太阳以及人生的希望等美好的事物,这首诗却有违一般的想像,描写的是琐碎日常生活中人们麻木的精神现实。艾略特有一个著名的主张,诗人要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一种“客观对应物”,以避免浪漫主义的感情宣泄,这首诗就是从一种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分别描写了城市生活的两个场景:第一节,写的是在地下室厨房里刷盘子的女仆,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辛苦劳动,精神也受到了戕害。诗中没有出现的城市是伦敦,伦敦以多雾、潮湿著称,诗人也重点写出了一种“潮湿”感,这与女仆们的工作环境相关,但诗人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潮湿”:“我感到女仆们潮湿的灵魂/在地下室前的大门口沮丧地发芽”。究竟“灵魂”怎么会潮湿呢,又怎么会如植物一样发芽呢?为了使思想获得一种知觉化的呈现,像艾略特这样的现代诗人,经常会故意增强语言的跨度和跳跃性,在相差很远的不同事物、经验间寻找一种联系,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这种手法叫“远取譬”(我们一般熟悉的修辞,如比喻,都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以是“近取譬”)。在这一段中,“灵魂”虽然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潮湿”“发芽”则是生活的具象,与“灵魂”本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但是,当抽象的“灵魂”获得了具象的表达,读者似乎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下室中的沮丧和压抑:“潮湿”的灵魂,像一堆土豆被封闭在地下室里,由“潮湿”导致的“发芽”,暗示了一种精神的变异和病态。第二节,诗人的目光转向了街道,地下室中的阴暗场面,更大的范围的场景替代。“一阵阵棕色浪波般的雾”,进一步传达出城市生活的潮湿感、肮脏感。更有意味的是,在诗人笔下,“雾”也被人格化了,它不仅笼罩了城市,还是一个施动者,“向我抛上一张张扭曲的脸”。读到这里,我们不由会联想起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里对幽灵般脸孔的呈现,“人脸”似乎脱离了人的身体,成为了雾气中空洞的、扭曲的形象,街道上行人麻木的精神状态,也被表现了出来。下面,是诗中最惊人的一句,诗人的目光聚焦在人群中一个单独的个体上:“又从一位穿着泥污的裙子的行人的脸上/撕下一个空洞的微笑”。“空洞的微笑”,是一种表情,但诗人又一次发挥了想像,将表情也实体化了,它似乎成了贴在脸上的一张纸,被“雾”粗暴地撕了下来。在震惊的效果中,对生存现实的冷酷观察,也随之被深化了:“空洞的微笑”之所以能被撕下,也说明它的不真实,只是庸碌的现代人脸上的面具而已。然而,诗人没有就此罢休,他的视线继续追踪着被撕下的“微笑”,和诗中所有出现过的“非实体”事物一样,“空洞”的微笑像一张轻飘飘的破纸,在空中、在雾中飞荡,最后消失在空无中,给人留下一种彻底的无力与空虚之感。
表面上,这首短诗只是描摹了即目所见的“城市风景”,但在诗人的目光中,无论城市和人群,都发生了变形,在抽象与具象,虚与实,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诗人自由地建立着关联,更为深入地挖掘出生活表象下的生存现实。教学建议一、预习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此诗,思考一下它与以往读过的诗歌在风格、技巧上有什么不同。二、作品讲解1.“审丑”是现代诗歌的特点之一,结合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向学生继续说明现代诗人为什么要描写不美的事物,“审丑”在美学上有什么价值。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地下室的厨房,一是外面的街道,两个场景都被潮湿的雾气笼罩,引导学生感受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寄托了什么情绪,并讲解这种“客观对应物”的手法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有何不同。3.此诗在修辞上的另一特点,是借助语言的跳跃和陌生化组接,实现一种“思想知觉化”的效果。可以举出艾略特其他类似的诗句(见后面的参考材料),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这种手法的特点,还可分析“思想的知觉化”与“通感”手法之间的联系。4.这首诗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看待诗人对待城市生活的态度,还可以向他们简单介绍一下艾略特的名作《荒原》。三、扩展与比较“思想知觉化”与“远取譬”,虽然是现代诗歌尝试的技巧,但其实已渗透到当代的语言当中,尤其在广告、网络、时尚的媒体文字中,跳跃性的、跨度很大的修辞方式已很多见,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语言现象,集中讨论这些用法是否会破坏语言的纯净。参考资料一、艾略特(1888—1965)(王佐良)
艾略特也许不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但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的英语诗人。通过他自己的诗,也通过他的一整套文论,艾略特把他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世界上一切对诗歌革新有憧憬、有实践的地方,在整整半个世纪之内使人们读他,谈他,学他,也骂他,反对他,至今余波未息。然而这是一种奇怪的现代主义,因为伴随而来的是一种正统的传统观──不仅仍然要传统,而且要以罗马天主教、英国国教为中心的传统,只不过他认为传统连续不断,时时更新,古今优秀文学是“同时并存”的。在实践里,当然艾略特泄露了他的偏爱,他的美国出身(因而比欧洲文人更倾倒于欧洲文化),他也有过的浮华、气盛的青年时期(因而故作惊人之言,说什么《哈姆雷特》是一个艺术上的失败,密尔顿是破坏了英语表达力的罪魁等等),同时也确实有效地改变了高雅社会的一部分文学趣味,使他们放下浪漫派,拿起玄学派、法国后象征派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诗剧。艾略特的诗里也有这一些和更多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存在”,因为摘引别人作品是他写诗的手法之一。不止摘引,他还借用神话、传说、哲学和心理学的新理论、人类学社会学的新成果,等等,因此他最著名的作品《荒原》看起来就像是大量引语的拼贴画。这样的引语识者不多,于是他又加了大量注释,使得读诗又变成了做学问。没有人能只靠摘引和注释写出好诗来;艾略特除了掉书袋之外,是有真实诗才的。首先,他敏锐地看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所遭遇的文明危机,他对这危机的严重性的认识也远比一般时事观察家要深得多,而危机范围之大则他认为从“不真实的城市”一直伸展到每人的灵魂之中。其次,他运用了一种技巧,既能传达这样一个复杂的主题,又能把读者卷入新的诗风。他不容许他的读者──当然也不容许他自己──堕入甜美的、感伤的抒情调子,因为那样的调子引不出危机感;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大力反对浪漫主义。针对浪漫派的优美音调,他选择了无韵的自由诗作为主要形式,其风格特点是散文化、口语化。针对浪漫派的黄昏、月亮、玫瑰之类,他用新的形象去震惊读者。今天,读者当然不再感到震惊了。但在《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发表之初(1917年),人们是不习惯艾略特的这类形象的:朝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街连着街,好像一场讨厌的争议带有阴险的意图
要把你引向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些形象里既有现代城市生活,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心智活动,都传达了尖锐的现实感。艾略特的匠心,还见于更切近日常生活的形象:我是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那我怎么能开始吐出我的生活和习惯的全部剩烟头?特别是读者容易忽略过去的:呵,我变老了……我变老了……我将要卷起我的长裤的裤脚。一个简单的动作,然而代表了一片心情:只有心情上衰老的人才那样小心保护裤脚,才为了方便而放弃雅观。这一形象也就起了“客观关连物”的作用──这一理论,连同它的名词,都是艾略特提出的。至于《荒原》,那么整诗就笼罩在一大形象之内:20世纪的西方是一片荒原,没有水来滋润,不能生产,需要渔王回来,需要雷声震鸣──而实际上水又所在都是,河流和海洋,真实的和想像的,都在通过韵律、形象、联想,通过音乐和画面,形成了一条意义的潜流。在这等地方,我们又看出艾略特的丰富和深刻,看出他从现代艺术学到的作曲和构图的新原理。他完全可以写得很美,只不过这是一种节奏和色彩组成的美,例如:有时我能听见在下泰晤士街的酒吧间旁,一只四弦琴的悦耳的怨诉,而酒吧间内渔贩子们正在歇午,发出嘈杂的喧声,还有殉教堂:在它那壁上是说不尽的
爱奥尼亚的皎洁与金色的辉煌。(至此为止的引文,系查良铮译;下面出自《四个四重奏》的引文,系裘小龙译)四弦琴的悦耳的怨诉,渔贩子的嘈杂的喧声,带来了生命力,而最后则是建筑美和“它那壁上说不尽的皎洁与金色的辉煌”。这样一段诗出现在两个小职员有欲无情的幽会的描绘之后,就显得分外美丽,荒原的枯燥和寂寞也就暂时地打破了。艾略特并不停顿原地。在发展的路上,他有成功,也有失败。所谓失败,是指他在诗剧上的试验。他想在20世纪的条件下复兴17世纪型的诗剧。他写出了不少好台词,像《大教堂谋杀案》里借用宗教仪式来作的形式试验也是成功的,但是尽管他在50年代下了很大力气一连写了五六个剧本,其中多数还曾上演,甚至盛大上演,并且博得好评,现在我们看得清楚:《元老政治家》之类的剧本已被遗忘,诗剧也没有复兴。倒是在大写诗剧之前,艾略特已经发表了另一部大作品:《四个四重奏》。真正的成功是在这里。艾略特本人说过他羡慕贝多芬后期写的几个四重奏,认为在那里音乐进入了更高级的纯粹的境界。《四个四重奏》也进入了纯粹的境界,大段的回旋式的陈述里包含着对人生的沉思,对乡村景物的感应,自我反省,自我辩论,以及对诗歌语言的关注: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而明年的话等待另外一个声音。但同时,诗又满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今天的现实:当黑色的鸽子吐着闪光的舌头在他归途的地平界下经过轰炸机出现了,英国的命运同时间和历史交叉在一点,这又是真正的战争诗。艾略特立在战争的黑夜里,想起了曾居斯土的祖先,想起了英国的将来。这时他早已脱去了炫奇的外衣,沉静下来,只靠深刻的思考、近乎透明的语言、余响不绝的音韵,写下了他最好的诗。(选自《英诗的境界》,三联书店1991年版)二、《窗前晨景》赏析(耿建华)
艾略特是现代英美诗人中极有影响的一个。他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他的创作和理论对英美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艾略特提出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他认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说出,而要找到“客观对应物”。换言之,就是要靠具象来传达。要用“客观对应物”,把所对应的思想情感,间接地表现出来。《窗前晨景》这首短诗,就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这首诗,据袁可嘉先生剖析,是“表达作者(一个天主教徒)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卑微琐屑不胜轻蔑的思想”。艾略特是天主教徒,他看不起城市里那些丧失了宗教信仰的俗人,他认为那些人只有卑微的生活欲念,而缺乏崇高的精神信仰,他们的灵魂是空虚的。这种观点在他的长诗《荒原》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四个四重奏》中都有表现。诗人的这一思想是怎样通过“客观对应物”来表达的呢?还是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吧。这似乎是早晨诗人漫不经心地从窗前一望的速写,其实诗中的意象诗人都仔细地做了斟酌。“地下室餐厅”,与后面的女佣的“潮湿的灵魂”是紧紧关联的。地下室给人潮湿,阴暗的暗示,“餐厅”则暗示着人的最低级的生理欲求,在这种环境里,女佣灵魂的潮湿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潮湿还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发霉,因此“绝望的发芽”也就是可能的了。诗人对女佣的描写是带有明显否定倾向的,对女佣这类人的精神生活的空虚、卑琐是蔑视的。这种蔑视,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女佣生了芽的灵魂这一客观对应物来传达的。这与中国古典诗论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相似之处。第一节诗中,诗人点出了女佣,这是“个别”。在第二节诗中,诗人又指出了“一般”──城里的卑俗的芸芸众生。他们的“歪脸”像一阵黄色的雾,这一意象的否定情感更加强烈,诗人对他们的鄙视和厌恶十分明显。过路人的裙子溅满污泥,这也是一个肮脏的意象,她的微笑是空洞的,在空中飘荡。其卑微的肉体和空虚的灵魂都是可厌的,这样诗人就从个别到一般,通过具体的“客观对应物”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地传达出来了。艾略特很强调用知觉表达思想,推进一层看,就同样要求用语言表达知觉。知觉是内在的,要用诗的语言外现出来,这就见出了是否具有艺术功力。在这首诗里,诗人的知觉是传达得很清晰的,诗人感到女佣是可厌的,这种感觉用“潮湿”“绝望”等感情色彩很重的词表现出来了。在表现“过路人”灵魂空虚时,诗人通过“撕下一个空洞的微笑,微笑逗留在半空”,“又沿着屋顶一线消失了”等语句强调了“空”“飘”的感觉,使内在知觉通过意象外在化了。这是一首短诗,也是一首现代主义的诗歌名作,它典型地体现了艾略特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