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盼【教材分析】《盼》这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画特点,选取了得到雨衣、盼望下雨、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几个事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教学目标】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板书题目,直接导入。(1)板书题目,齐读题目。第9页共9页
(2)引导:同学们,“盼”怎么理解?谁能用“盼”组词?你有没有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学生交流)2.交流资料,简介作者。【课件出示】铁凝,当代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青草垛》《哦,香雪》等。本文选自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书中共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3.过渡: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铁凝是怎样写“盼”的心理的?【设计意图】谈话激趣,理解题目,初步感受“盼”带给人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板块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不懂的生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心心念念、盼望着什么。(2)交流想法:读完课文,说说“我”特别盼望什么。学生交流。(板书:盼穿新雨衣)(3)认读生字。引导:看下面的字词,说说自己是否会认、会读、会理解。【课件出示】嘟囔痱子瞟一眼玛瑙腥味焖米饭窸窸窣窣①指名认读,相机正音。②引导学生猜猜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斗篷情况袖子瓦蓝衣柜预报喧闹遮盖讲座酱油逗引嘴唇楼梯缩手疯狂叫嚷蹦跳③指名认读,互助正音。④示范书写。指导:“疯”“唇”是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儿。“篷”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宽,注意与同音形近字“蓬”对比区别开来。“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2.回归课文,把握内容。第9页共9页
(1)把握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围绕“盼”,讲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由此,我们知道本文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新雨衣)【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有效示范,落实生字词的教学,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升。感知课文,梳理脉络,把握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整体把握内容的能力。板块三明确中心,梳理事例1.关注题目,梳理事例。(1)默读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请用关键词记录,并在小组内讨论。(2)交流概括: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面的图示。2.明确中心,学习写法。(1)思考:文中的这四件事,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盼”来写的呢?(2)学生交流。明确: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角度来写的。3.小结: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像这样,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就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充分。(板书: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深入体会到围绕中心意思用多个事例写,且从不同角度选材,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充分。第9页共9页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出“盼”的心情的。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教学过程】板块一精读感悟,品味细节1.精读感悟: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如何具体写出“盼”的心情。请大家边读边找出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小事件”,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学生默读、写批注,同桌讨论,集体交流。(1)预设:得到雨衣,盼变天的急切。①提问:你是从课文哪些段落感受到“我”盼变天的急切的?(第1~3自然段)②指名读一读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总是‘晴’呢?”)③引导:从这一心理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比较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课件出示】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每天我都在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明确:细腻的心理描写比直接写出想法更生动,突出了“我”盼穿新雨衣的心情极为迫切。④引导:找找这部分中动作描写的句子,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明确:从一系列动作描写中,体会到“我”对新雨衣的喜爱和盼穿新雨衣的急切心情。⑤小结: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来突出“盼”的心情。(2)预设:下起雨来,盼出门的迫切。①速读思考:快速浏览第4~15自然段,找一找,看到下雨了,“我”有哪些反常举动和想法。第9页共9页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引导:“我”为什么这么做?(通过“我”反常举动和想法,写出“我”迫切想穿新雨衣的心情。)②角色感悟:这一部分,作者除了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我”盼的心理,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这一中心?(语言描写)我们分角色朗读“我”和妈妈的对话,看看你又体会到什么。指名交流。预设:“嚷”和“奔”表现了“我”兴奋的心情;“央求”体现了“我”的热切盼望;“瞟”可见“我”人在家里、心在窗外;“不声不响”体现了“我”未能如愿的失落。引导:从“我”的兴奋、央求、不甘、失落,你深切地感受到什么?③小结:这一部分,无论是动作、心理还是语言描写,所有的指向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盼”出门。(3)预设:看着雨景,盼穿雨衣的渴望。①品读:大声朗读第16~17自然段,想想你又从哪儿感受到“我”内心的渴望。【课件出示】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点拨:从这里的心理活动描写,你感受到什么?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我”担心今天雨下完了,明天没雨下了,实际上“我”是担心愿望又落空。作者通过写“担心”,来表现“盼”这一心理。②赏景:教师配乐朗读第17自然段。(课件出示配有背景音乐的雨后的图片:挂满雨滴的玻璃窗、雨后苍翠欲滴的小树、雨水冲刷过的马路)③提问: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下雨场景在“我”的眼里如此富有诗意?作者仅仅是写雨后的景色吗?(以景物描写衬托出“我”盼望雨点淋在新雨衣上的美妙。)④小结:除了心理活动描写能表现“我”盼的心情,景物描写同样能很好地衬托“我”盼穿新雨衣的急切心情。第9页共9页
(4)预设:穿上雨衣的兴奋与喜悦。①指名朗读第18~20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及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②讨论:雨点真会“起劲地跳跃”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描写雨滴是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这些语句都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文中所写的这类事物,都是“我”赋予它们生命和情感,都寄托着“我”内心的盼望。)语文要素③情境朗读:课件依次出示课文第3、4、16、17自然段,女生读写环境的句子,男生读写心理活动的句子。3.教师总结:作者在表达“盼”这一中心意思时,主要通过了心理、动作、语言、环境等多个细节描写来凸显。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藏在细节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就能使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吸引读者。(板书:心理、动作、语言、环境描写)【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盼”,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细节描写尤其是对“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其最终目的是指向“盼”这一中心,教学目的明确,通过感悟、比较句子,体会围绕中心意思进行具体描写的好处,从而加深理解,逐步习得写作方法。板块二结合文本,归纳写法1.结合文本,体会重要部分具体写。(1)总结提问:课文围绕“盼”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个事例,作者把哪个事例写得最具体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个事例写得最具体呢?(2)学生交流汇报,从中受到启发。预设:“盼穿雨衣”部分的几个“小事件”——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中看景,最能突出中心意思。(3)小结:我们在选择事例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应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最深的,最能突出中心意思的重要部分写具体。(板书:重要部分写具体)2.写法迁移,选材实践。(1)引导:同学们,我们了解到如何选择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根据下面的题目,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来写。【课件出示】好斗的公鸡闲不住的奶奶欢声笑语满校园第9页共9页
(2)展示学生选材,集体交流。(3)学生修改选材,并思考: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些?在旁边画标记。3.展示修改后的选材,交流互动。归纳习作方法,放手让学生审视自己的选材,进行删改、调整,从而在语言实践中,巩固、深化对方法的理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将方法概念化。展示环节,通过交流互评,学生对于围绕中心意思选材,重要的部分具体写,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板书设计】16盼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把重要部分写具体【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记叙文,紧紧围绕“盼”选择材料,层层推进,主要叙述“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新雨衣、想借买酱油穿新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的描写,具体地展示了小孩子“盼”的心理。在教学中,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素,我采取以下教学环节和策略引导学生学习。1.明确中心,梳理事例。本课教学紧扣单元要素,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中心进行把握,梳理文章的事例,使学生对文章的写法一目了然,围绕中心意思可用多个事例写,且从不同角度选材,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充分。2.品味细节,习得写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主要采取的是抓住细节,精读感悟,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具体地写出“盼”这一心理活动,再通过层层小结,归纳方法,让学生习得写法。然后借用“初试身手”中部分题目,进行写法迁移,实践演练,有效地避免了方法的概念化,使习作方法教学落到实处。课后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字组词。第9页共9页
(筒桶)水竹炮油(篷蓬)帐勃莲布二、按要求写句子。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阅读能力大提升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这篇课文围绕“”这个中心意思,运用具体事例表达出了作者的心情。2.把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我开始盼着变天。()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思维创新大拓展四、你有没有像课文中作者一样的经历,写一件事情来表达出自己“盼”的心情。参考答案一、水桶竹筒炮筒油桶帐篷蓬勃莲蓬篷布二、二、1.你向窗外看一眼吧。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怎么会不高兴呢?3.我的心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三、1.盼2.563412四、略第9页共9页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