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绘画的缘分》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丧乱(sànɡ) 搅拌(jiǎo) 肖像(xiào) 希冀(jì)B.炽热(zhī)临摹(mó)偏僻(pì)褒奖(bāo)C.胜景(shènɡ)蘸色(zhàn)恣肆(zì)迥然(jiǒnɡ)D.咄咄(duō)调色(tiáo)爵士(jué)堆砌(qiè)解析 A.丧—sānɡ;B.炽—chì;D.砌—qì。答案 C2.下面各组中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A.烦恼奔驰阻碍烟消云散B.偏僻横溢嗣后其乐淘淘C.描摩锻炼威胁踌躇满志D.遗憾振撼消磨全神惯注解析 B.淘—陶;C.摩—摹;D.振—震,惯—贯。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那支没蘸色的画笔重如千斤,性命攸关,悬在空中无从落下。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年至四十而从未握过画笔,老把绘画视为神秘莫测之事,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投身到了一个颜料、调色板和画布的新奇兴趣中去了。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忆而生。解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功。形容“工作”错。答案 B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犯罪嫌疑人何钻波交代,四川发生地震后,他认为这是利用社会对灾区的关注和爱心“发财”的一次良机,于是开始假借各地红十字会的名义群发短信进行诈骗。B.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C.对于举报材料中的价格欺骗,珠海银邮高层再次以“处于缄默期,不便回答”为由拒绝了采访。D.我小心翼翼地用一支很小的画笔蘸一点点蓝颜料,然后战战兢兢地在咄咄逼人的雪白画布上画了大约像一颗小豆子那么大的一笔。解析 A.语序不当,将“一次”调到“这是”之后;B.句式杂糅,“关键在于”与“十分重要”重复,删去一处;C.成分残缺,在“价格欺骗”后加“的问题”。答案 D5.下面几句话是从段落中的横线处抽出的,排列恰当的一组是( )在春天和秋天的山道上,我常常怀着对桐花的忧伤,也激动于柿树的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常常对我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我也常常对我的女儿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①它是质地坚硬的木材,它为夏日生出成片的绿阴 ②柿树,常常是给人以奉献 ③而它的果实过去常常是供养幼儿和老人的 ④它的霜叶随着节气从暗红变成鲜红,令人注目⑤唐代有书云:“柿,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⑥它有上百甚至三百年的树龄A.①②⑤⑥④③B.②⑤⑥①④③C.②⑥⑤①④③D.⑤②⑥④①③答案 B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6~9题。《母亲的文化》迟子建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一摞书,《红楼梦》《慈禧与我》《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等,摆在她的床头柜上。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大约一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③我想让母亲在哈尔滨过得丰富些,还带她进剧场。我陪她看了一场京剧,是省京剧院在5月份推出的“京剧现代戏经典剧目回顾”展,上演的是《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的片段。当舞台上出现穿着蓝军服、戴着红袖标的娘子军时,母亲直摇头。好不容易挨到戏散,她得救般地对我说:“这样板戏有什么好看的?这东西怎么还成了‘经典’了?”母亲接着说了一大堆传统折子戏的名字,什么《打渔杀家》《杜十娘》《空城计》等,她说:“还得是这些老戏是个好东西啊,样板戏那叫什么玩意儿啊?”听了她的话,我回去后给她放梅兰芳的唱碟,谁知她对我说:“换了换了,我最不喜欢梅兰芳的戏了。”我诧异,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喜欢男人扮女声,听起来不舒服。”母亲真是本色到家了。④“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母亲说的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这样,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⑤
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门呢。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的。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虽然它与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老井》有似曾相识之处,但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⑦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选自《今日文摘》)6.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体现了质朴而娓娓动人的叙事风格。初看只是写了一些看书、看戏、看电影的家常事,却不仅体现了温暖的亲情,还表现出作者对现实文化状态的深切关注。B.《红楼梦》的前两卷写的是吃喝玩的趣事,主人公也讨人喜欢,母亲便喜欢看;高鹗的续文把人物命运写得很惨,母亲便不能容忍:这都说明母亲对作品的理解是感性的、浅层次的。C.母亲十分赞赏《打渔杀家》《杜十娘》《空城计》等京剧传统戏,却不喜欢《红色娘子军》《沙家浜》,也不愿看梅兰芳的戏,这就像鲁迅儿时看社戏一样,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虚幻色彩。D.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使得母亲痛苦不堪,感到极不舒服,犯了心脏的老毛病,所以终于还是没能坚持看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E.反映严峻现实而又质朴、感人的《图雅的婚事》只有“我”和母亲两个观众,而向观众要掌声的“刘老根大舞台”却人潮沸涌,演出市场的这种状况,引人注目,也发人深思。解析 B项,“母亲对作品的理解是感性的、浅层次的”不正确;C项,“强烈的主观虚幻色彩”不恰当;D项,母亲并未真犯心脏病,而是因为对剧场的氛围、演员的表现不能容忍。答案 AE
7.试依据文章的描写叙述,简要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母亲是一个本色、质朴、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普通女性。对文学作品和各种各类的文艺演出,她有自己的喜好和评价标准,并且态度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她善于思考,不肯随意盲从他人。8.文章的结尾说:“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说明母亲懂得“我”的心境与追求,也理解“我”为严肃文学所作的默默坚持。母亲了解“我”,关心“我”,是“我”的知心人。无论是在“我”的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还是在人生的路途中,有了母亲,“我”就不会是孤单、寂寞的。9.有人评价说,“掌声需要讨出来”是“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三大怪”之一。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舞台表现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掌声需要讨出来”的做法不值得肯定。目前在“刘老根大舞台”以及其他一些民间演出中,确实存在演员朝观众要掌声的现象。掌声本来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激情的表现,是人们被感动之后的一种心理反映。而“讨来”的掌声,只是一种“赏光”,与鼓掌人的内心真实的情感无关。由“讨掌声”,我们看到诚信的丧失,虚伪、媚俗的流行;看到真诚、含蓄等美好情感的流失,而这一切是不利于文化健康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