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开篇之作。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本单元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指引和铺垫的作用。它是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二、学情分析本班的学生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狭窄,但是,善于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有一定收集信息的能力,对多媒体教学很感兴趣。他们有一定自学能力,能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自学解决,但在学习中容易分散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所以,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农远资源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三、教学目标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新课标理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默读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6
教学重点我定探究“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个主题;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为了很好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利用农远设备,从教育资源库中找到这一课的课程资源,再经过筛选、整合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此外,课前我安排学生到网络计算机教室收集有关地球灾难及环保的资料。四、教法、学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教学。教法: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修改和开发简单的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其生动、形象、快捷的辅助作用,使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法: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五、教学程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程序设计为如下环节:(一)情境导入(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质疑,解疑(四)实践,拓展第一环节:情境导入6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通过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因此,我利用“农远资源”中的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我是这样导入:播放“农远资源”提供的的视频,教师诵读《地球母亲》。地球母亲6地球,母亲!宇宙中,你是我们生存的唯一。我们所有的所有,都来源于你。而你的青发,已寥寥无几。你河流的脉搏,已频繁间息。地球,母亲!我们无休止地增长、庞大,而你显得,越发的瘦小。你面对肆虐的榨取和污染,而精神无常;你面对劣势的延伸和枯黄,即将匮竭无力。地球,母亲!你已严重缺血!而我们,还在继续……6第二环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为了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1、让学生根椐课件出示的要求自学:(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2)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自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质疑,解疑6
这一环节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突破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问题和使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化难为易。而采用生动、形象、快捷农远资源做为辅助教学就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一)播放“农远资源”中的“范读视频”。学生思考:1、课文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2、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因为这篇课文的一些内容在一定层面上比较抽象,对于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学生来话,单从书面文字是比较难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所以,这时候我亲自范读,比不上播放“范读视频”,让学生结视频的画面直观、形象的去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纠正学生对一些生字的错误读音。通过生动、形象的范读,相信学生的朗读欲望和探究欲望也随之被点燃。(二)探究“地球美丽又渺小”。1、朗读课文(1至2自然段)。(语文教学,以读为本)2、结合农远资源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3、结合视频,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欣赏到了地球的美丽,感受到了地球的渺小。这时,估计学生对探究地球相关的知识的欲望会愈发的强烈。(三)探究“地球的资源有限”。1、自读课文(3至4自然段)。学生质疑:什么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2、结合图片,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是可再资源”。3、以图片和音乐为背景,谈一谈自己的周边哪些可再生资源已被破坏。6
4、播放农远资源提供的视频,让学生目睹人类破坏地球的行为。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地球的资源有限,而人类却随意毁环自然资源。使学生珍爱地球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把整个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真正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探究“人类不能移居”。1、默读课文5至7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至少”、“本来”等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应用词语的准确性。2、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展开讨论——目前,有没有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3、总结讨论结果。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的同时明白人类不能移居的道理。第四环节:实践、拓展。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以及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机会,也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真正体现“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这组个性化的作业。1、在结束本课之前,我给学生播放《地球,你好吗?》这首歌曲。《地球,你好吗?》歌词6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是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当空气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当冰山渐渐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渴望。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从此没有一点安详。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当玩具变成你的衣裳,从此没有天真幻想。当贪婪拼命的追求,没有动物与你歌唱。6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束本课的教学。4、新课标所指出的“6
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学完本课之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1)制作环保手抄报;(2)写环保倡议书;(3)做环保小宣传。六、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感受。13、只有一个地球美丽又渺小只有一个容易破碎精心保护不能移居七、教学效果预设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利用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设计教学。丰富、方便、快捷的农远教育资源,高效地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必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农远教育资源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丰富了有关地球和环保的知识、提高了朗读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另外,学生们在完成实践作业方面可能会有些困难,所以我利用课余帮助他们完成实践作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