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杂谈〖送语文回家──听课反思之一美丽的纱衣易碎的课堂〗今天听了省优质电教录象课《只有一个地球》,听了一半,突然有美丽的纱衣,易碎的课堂的感觉。这堂课学生人手一机,遨游网络,却也其乐无穷。教师精心设计的网页上有地球知识窗、美丽的地球、环境的破坏、太空的奥秘、理解与运用、课外拓展等版块,还有有关的超文本链接。图片、文字资料、影片、练习、论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堂学习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如教师通过电子邮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以学定教;学生在读书、思考,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通过查阅有关的音像、文字资料,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学习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之后的赏读,老师准备了一些音乐供学生选择配乐,学生选择音乐的过程实际就是对课文的深度加工、理解过程,语言和音乐是相通的,能够选择恰当的音乐,说明文章的语言学生已经内化了,吸收了;网上承诺卡活动,尽情书写环保心声,键盘的敲击声抒发着孩子们保护地球的心声,参加绿网环境论坛的讨论活动,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总的说来,教师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与运用信息能力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注意把握课堂的性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不是纯粹的网络学习,强调整合,注意了读、说、议、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什么说是易碎的课堂呢?这节课虽然披上了网络学习这层美丽而现代的纱衣,感觉语文学科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因素被冲淡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并不充分。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发言不是在常态下进行的,很不自然,发言时滔滔不绝,但是像在背稿子,而不是临场的发挥。这样的学习学生失去了孩子固有的纯真、自然。这样的课堂披上再美丽的纱衣又怎样呢?学生始终没有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没有强烈意识到地球的可爱和保护地球的迫切。想到南宁观摩会上的那节《只有一个地球》那节课,孩子们泣不成声的情景,与这节课孩子们不应该有的理性成了鲜明的对比。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如果丧失或冲淡语文学习的根本,是易碎的。〖文本与人本──阅读教学的基本范型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以课文为凭借,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即紧扣文本;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文,也即抓人本。文本与人本统一,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具体地说,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阅读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读者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后,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信息加工,一是把语言文字具化为形象:二是在形象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获取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即透过现象抓本质。然而,阅读教学中,大量存在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现象,即学生既没有把语言文字具化成形象,又没透过具体的形象进行理性分析,有的只是对语言文字的一般意义解码,只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没进入文章所描绘的世界之中,更不知道文章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把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统一起来呢?依我看,要抓好四点:1、虚实结合:一篇文章,有虚处,即用简略的文字概括之,也有实处,即用细腻的笔墨形象地描绘人、事、物。如《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自然段写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用笔较实,而最末一自然段写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用笔就较虚。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如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写地球的句子,可在学生对地球形象有感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中领悟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指导学生读上述最末一段的那句话,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假如地球被破坏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虚实结合,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作文形式:与学生生活零距离调研型作文〗作文指导的形式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条必经的途径。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凸现创新能力,基础作文必须开放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在各种作文形式中自主选择,发展能力。调研型作文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它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多方面知识。例如,在学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后,及时组织学生去调查家乡的环保现状,观察、分析家乡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查找污染源等调研活动,以真实的事例、具体的数据让学生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否则,人类将走向毁灭的事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的喜与忧拓展教育空间,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缺陷和不足,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学习内容情景交融,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课堂的容量,节省了课堂的时间。但在欣喜之余,我们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形式,甚至使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人的思维活动,有可能会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发展受到压抑。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欣喜与忧虑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进行冷静的观察和辩证的思考。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的教育空间,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它可以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也可以配合课文,适当的补充一些有关的材料和时代背景的介绍,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么,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用抽象的文字和数据来表现地球的渺小,学生只能得到表面上的感知。此时,教师利用动画演示了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由大变小的过程,从而深刻感悟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欲望走出课堂,参与实践〗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主动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时间和展示的空间。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是这样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以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努力使教材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其求索的热忱。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们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书社、网上查找,除了地球以外,还有没有供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在保护地球上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等等。学生觉得新奇、有趣,都能主动去收集资料、动嘴询问、动脑思索,直接的感受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