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羊泉中心小学郭丽丽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本文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地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唯一性,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本文十分注意用词的准确,说明方法的恰当,行文的严谨.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表达出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还洋溢着号召人们保护地球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三、教法与学法4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朗读感悟、品读感悟、情感交流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品读感悟——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一)激趣导入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们闭眼体会想象中的美景画面,然后我设计了这样几句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然后又观看地球的美丽图片。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二)品读感悟1、感悟地球的外在美学生通过课前的观察图片,已初步感受到了地球的美,这时可再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对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集体读)对文字的独特体验,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这时“面对如此美丽可爱的地球,我们人类把它称作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地球的伟大有了初步的认知。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通过这个句子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4
2.感受资源有限让学生感悟到了地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对地球的伟大与无私奉献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是啊,地球是伟大,它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小组读,来体会人类的自私,无知。造成所有生态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此时我提出问题什么是生态灾难?学而生说的很实际如;地震,泥石流,洪灾等等同时也检查了课前搜集的情况。出示地球被破坏的图片让他们真是的感受到地球被损的面貌,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心疼地球。3、地球的唯一性地球被破坏成这个样子了,有些人还想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吗?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又对地球的唯一性,人类的不能移居有了更深的认识(三)升华情感课外延伸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我设计了读写结合,升华情感,课后延伸这两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且把自己的广告语展示出来,孩子们很开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4
得到了共鸣,学生的情感认识得到了一定的升这时,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并且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四、教学小结《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感悟情境;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理解升华;利用问题探究,把握要点、升华情感;利用实践活动,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