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积累精彩语言。2、把握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感受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意识。4、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教学重点:通过深入阅读,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老师引导、点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奇迹”的课文,提问: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情创造了这个奇迹?(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生答:是山野老农(说具体)师结:是山野老农植树造林创造了奇迹。那么,同学们按照我们平时掌握的学习方法,能不能来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生答:老师适时点拨,本文讲述了。。。。。师:一位山野老农,用了15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创造了这片绿洲,老农究竟创造的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相关句子。生答:请同学们看到第几自然段。。。生读课文大屏幕显示:请同学们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些画面,教师朗读第一句话。A、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kàng)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同学们谈感受)生答并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还有其他感受,再朗读。B、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C、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师:我们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洲,那片青山。这就是老人创造的奇迹!那么请同学们到这些句子中找出关键字词,看看你们有什么体会?生答:从。。。。中,我感受到。。。。。请用声音表达出来生答:师小结:。。。。。可是,这样的青山在我国各地应该是随处可见,但作者却说这是奇迹,那么这个奇迹究竟奇在哪里?只有学习了这位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片奇迹的,我们才能感受这个“奇”。(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画出答案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关键句子,找到后举手回答。生:这是中国的大西北。。。。。2、屏幕出示:这是中国的大西北这是中国晋西北的大环境,那么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出示干旱、沙尘暴图片)自然段中有个词语能形容图片中的行为——肆虐。还有一个词——盘踞。这样恶劣的环境,请同学们再一次用声音来表达,这是中国的晋西北。。。。出示图文对比,过去和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从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生答:
2、讨论:创造这一奇迹的老人又是位怎样的老人呢?在这15年里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从课文中找答案,并做记号。生读:师:你找得太全面了,老师将这些分成了7个小点,请同学们读,再找一组读。师:瘦小老头,年过花甲开始植树造林,最后植树的就剩下他一人了,老伴和同伴相继离世,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艰苦。你从哪一句感受到老人生活的艰苦?同学们,这是一位忍受孤独忍受艰苦的老人,在这15年里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请同学们再用深情的声音读一读。如果要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奇迹,你会用什么?(伟大,了不起)(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老人81岁高龄,本可以在儿女身边坐享清福,但他却选择在自然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植树造林,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为什么?生答:(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屏幕出示,分组读。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1、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4、赞老人。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奇迹 小环境──艰苦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我都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学生通过默读走出文本,思考问题,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