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郭朝全学习内容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体会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领悟对比的表达方法,探究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怎样奇迹。3、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怀。学习重点: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①风沙漫天尘土飞扬飞沙走石狂风肆虐寸草不生荒芜人烟不毛之地浩荡沙海飞沙扬砾荒芜之地②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花红柳绿潺潺流水绿树环绕绿意盎然树木葱茏翠色欲滴郁郁葱葱2、导入激趣刚才大家读了词语,比较一下两组词语有什么发现。今天我们走进《青山不老》,真切感受文中的老人怎样将风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意盎然的青山绿水的?(板书课题:青山不老)3、前置学习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相关语句,用“Δ”标出重点词语。
②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划出相关语句,用“·”标出重点词语。③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④读了课文,你还想到了什么?二、互学1、小组交流2、展示点拨·预设点拨一①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师: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点拨: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师: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的内容怎么样?生:(优美、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美认真地读一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点拨: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③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师:你体会到什么?点拨:树的茁壮、顽强、勇敢生:一层层的树经历了一次次的泥沙的侵袭,一层层的梯就是他们与泥沙抗争的有力证明。老人铁锹下的孩子,就像这老人一样顽强而永不言弃。师: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预设点拨二①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具体环境:干旱、霜冻、沙尘暴县志内容:二三丈关键词:肆虐、盘踞、险恶(恶劣)对比:瘦小老头——绿洲②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已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师:孤身一人,生活简单。五位同伴离世,他依然坚持……可敬的老伴过世,他依然坚持……唯一的女儿接他去城里享清福,他依然坚持……81岁高龄,风烛残年,他依然坚持……人类与险恶环境抗争,书写下的是一段辉煌!而辉煌背后又有谁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还隐隐地道出了自己对老人即将离去时的无限伤感,你能找到吗?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师:16年里,他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经受了多少酸甜苦辣,岁月霜染了他的华发,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那颗坚定不移的信念!·预设点拨三过渡:人死了就化成一抔黄土,今天的老人已是81岁高龄,我们不知道他还能栽植多少树木?播下多少希望?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山将永远铭记老人的丰功伟绩,万里绿树长城已经镌刻下他的名字。交流学生的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用之前学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①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②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③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洲;有了这绿洲,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师:黄土和绿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是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师:(小结并指导朗读)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师:有感于老人的这种精神,连缀成一篇小诗,与大家共享。(师生配乐朗诵,进一步感受老人的精神。)附诗:青山不老昔日狂风肆虐,如今绿风荡漾;昔日风吹沙起,如今杨柳参天。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是他——一位81岁的山野老农。并肩作战的同伴离世,他没有动摇;风雨同舟的老伴过世,他依然坚持;相依为命的女儿哀求,他不为所动。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种树是命运的选择,青山是生命的归宿。老人虽逝,青山不老!·预设点拨四交流读后感受。(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三、评学1、巩固反馈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2、拓展延伸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老人虽然故去了,斯人已去,精神长存,似乎青山之中还在回荡着老人朴素无华的话语“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如果要为这位可敬的老人颁奖,请为他撰写颁奖词。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奇迹山沟————绿洲老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