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16*青山不老1.课题16青*山不老2.课型略读3.辅助工具(1)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资料。(课件)(2)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文字课件。(3)课文插图。4.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和本学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本学段课程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5.教学内容教材简析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资料。课堂练习设计1、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6.学情分析1、学生对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情况不甚了解需要老师布置课前了解,这样有助于学习。2、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赏,在欣赏中进行评价,会使阅读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3、学生差异分析。在朗读课文方面,学生普遍能做到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并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但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距,需要在多次研读、合作中感悟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7.教学方法教师教法:自读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学生学法:朗读鉴赏法小组合作学习法8.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课件)师:但是,同学们,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他创造了奇迹。(课件)同学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 4、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出示课件)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学生观看相关图片资料,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情况并与今天绿化情况做比较。学生畅谈感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齐读课题。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读课文,完成填空: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农夫),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了(绿洲),实现了(人生价值)。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指导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指名)读课文,完成填空。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生讨论。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②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生朗读相关语句,体会思想感情。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生小组讨论交流。
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交流读后感受。引导: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组织交流请谁来读读呢?(指名学生读)五、拓展延伸,再创“奇迹”爱护环境,我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我从拧紧水龙头做起;爱护环境,我从做起;爱护环境,我从做起……六、作业生再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同桌交流,完成填空: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_______________。 大声诵读。学生完成说话训练。
1.完成课堂练习册。2.以小组为单位做一张环境保护的手抄报。3.课后查阅有关西北环境保护的资料。学生完成作业。9.反馈当堂教学效果反馈(作业)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教学反思10.板书设计青山不老大环境──险恶创造奇迹小环境──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