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范文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组的第四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相互对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可贵精神。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均来自偏僻的山区农村,整体看语文基础比较差,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不强,大部分胆子较小,不敢勇于回答问题。1、学习兴趣与基础。只有少部分人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整体上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较大。2、课堂发言情况。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不够主动、积极,还有少部分从不发言。3、朗读感悟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课文感悟不深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水平还可以,但有很多学生的朗读能力差到令人不敢相信。,朗读水平一般而且积极性不高。4、主动学习情况。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足,预习课文的任务不完成;课堂自主学习效率不是很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一、对比图片,导入新课1、播放土地沙漠化的课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出示青山图,提问:这幅画面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3、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观看图片、畅谈感受。2、观看图片,畅谈感受。3、朗读课题,激发兴趣,进入新课学习。通过图片的对比,感受奇迹,激发学习兴趣。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读阅读提示,找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1)这位老人创造了咋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2、检查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在阅读提示的启发下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根据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2、交流字词,概括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老人创造了咋样的奇迹?重点引导:(1)窗外是参天的杨树。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提问: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15年啊,绿化了。一台电视机。引导学生感知老人所做的事有多么了不起。(3)杨树、柳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引导学生切实感受老人所种的树在防风沙及水土流失方面所起的作用。2、组织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些奇迹的?3、组织讨论: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学生从老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上去思考作者这样说的含义。小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他的生命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位老人让我们领悟到mdash;mdash;mdash;1、交流文中相关语句,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2、交流语句,感受老人创造奇迹所处的环境和过程。3、探讨青山不老的含义。(1)跟读: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了解二者的字面意思。(3)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紧扣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适时补充课外资料,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四、拓展训练,深入体会。1、让学生自由度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2、拓展谈话:了解了老人的事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对于老人的女儿、老伴和村干部,你又想说些什么呢?1、阅读,勾画,同桌交流。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老人说,或者对对老人的女儿、老伴,对村干部说。说出真实感受。让学生通过勾画、诵读体会生动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通过拓展说话深化认识。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大环境——险恶创造奇迹小环境——艰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优(5)良(4)中(3)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能否认真专注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声音响亮能否自由表达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其他人合作能否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否独立思考我和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是否敢于否定我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是否欣赏自我
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否流利、有感情朗读教学反思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2、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3、巧设铺垫,难点突破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4、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5、存在不足(1)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3)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