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2、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2、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里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他们之中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泣鬼神,也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今天,我们这节语文课就来讲述一个平凡老者的不同寻常的故事(板书:青山不老) 二、读课前提示,明确本课的阅读要求。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三、自由读课文,感悟奇迹。 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学生讨论回答 2、解读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长还是短? 明确:很长 师: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 生:绿化了8条沟、7条防护林带、3700亩林网 师:一亩约667平方米,我们罗店中学的校园面积差不多30亩,你能想象一下老人造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 师:奇迹已然创造,我们就要用心去品读,找出具体描写这一奇迹的句子读一读。 明确:第一自然段 师:树木营造了欲滴的绿色,我们身边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那么这里的树是什么样的? 生:读 师: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树土的关系在老人心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师: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农民有了沃土才会有希望,而树恰恰是保证水土流失的关键,所以,老人把他的精力都用在了植树造林上,这树是他的命根,这树是他的希望,这树就是诠释他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四、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 同学们,绿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晋西北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那么,为什么在这里植树就这么难呢? 明确:大环境,风沙肆虐 明确:干旱、霜冻、沙尘暴 明确:环境异常险恶 知识链接 师: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师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明确:早出晚归 明确:七位同伴五位过世 明确: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生读: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因为生读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五、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明确: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 明确: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 师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 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巍巍青山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棵棵杨柳记载了老人寄情荒山,造福人类的足迹,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崇拜、感激之情与作者同呼:青山是不会老的! 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六、畅谈感想 师:面对这位老人,你想说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