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四组教学主题:《青山不老》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王沟希望小学黄振标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2.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3.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慢慢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能够在读中去思考,去感悟,但仍有不少学生无法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他们具备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却相对较差。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等词语。2.通过自由朗读、同桌互助的方式,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运用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等阅读方法,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评价任务二:通过默读的方式画出描写农老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有关句子,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引出课题活动一 板书“青山”,“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能根据词语用积累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二板书“不老”,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敢于质疑。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一1.ppt课件出示自读要求:①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②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完成目标一)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语,做到有目的的读书。(评价目标一)活动二①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②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敢于谈自己的看法。环节三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活动一“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2.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活动二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 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2.体验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 (完成目标一)1.通过讨论交流,感受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2.朗读时要正确理解语句,正确理解环境的恶劣。(评价目标二)活动三 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了不起的奇迹”。学生由感受提炼课文的中心。环节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活动一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活动二小结并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朗读时要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等。
环节五总结全文提升思想活动一1.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2.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绿化家园做点什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所得进行写话练习。附:板书设计自然环境恶劣16青山不老精神永存生活条件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