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伯牙鼓琴》为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其中一篇。本单元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涉及中外的艺术与文化,学习本单元时,应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同时将这种艺术之美化为笔下的文字,增强写作能力。《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知己之情令人动容。本文篇幅短小,只有短短的百余字,但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浅显易懂,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文本的人文内涵上不作过度挖掘,而是学生通过学习本文能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同时体会到友情的真正含义。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从知识储备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多的古诗,古诗与文言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初步形成了对文言文比较浅显的印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是这种知识储备是不成体系的,且缺乏对文言文句式、语法等的理性认识,因而在理解文言文上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更加积极的引导。2、能力水平在能力水平上,六年级学生以及具备了初步自学的能力,能够通过反复朗读、查阅资料、对照注释疏通文本,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在小学前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大量记叙性的文章,因此在疏通文章之后,经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梳理文本的主要脉络,体会到文章中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情感。3、心理层面六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大脑在不断发展完善,思维发展出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应以直观的授课方式为主,同时以抽象的语言进行辅助。从心理上来说,六年级学生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且学生接触的古文比较少,对古文会存在畏难情绪和强烈的疏离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设置一些有趣的环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的效率。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准“哉”、“巍”、“汤”等难度易错的字词,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如:志、善、少选等。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下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通过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并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文章的故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俞伯牙和钟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明白“知音”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形成对“美”的初步认识和感受。四、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通过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本,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把握好本文的停顿,通过诵读初步形成文言文的语感。2、学习难点能够分析出文章前后钟子期的情感变化;感受“知音”之间纯真的感情,理解“友情”的真正含义。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引入课文播放音乐《高山流水》片段,请学生回答听后的感受,以此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即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设计意图:以播放音乐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音乐比文字更为直观,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中“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如流水”的含义。2、指导阅读,初步感知①预习检测学生完成导学案(见后附导学案)第一部分,为加点的字注音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请部分学生单独朗读,教师对重点句子的断句等进行重点提示明确: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③播放范读音频,学生再次进行朗读,这次朗读要特别注意字音和断句的准确性。设计意图:朗读是学习文言文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学生齐读、教师点拨、音频范读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言文。3、合作探究,理解文本①教师点拨,以第一句“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为例,着重讲解“鼓”和“之”字的含义,学生能够初步明白古文和白话文的不同。②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导学案中列出的重点字词的含义(见后附导学案),同时互相交流不能理解的部分。③教师进行合理点拨,针对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明确:小组可能遇到的问题:“巍巍”和“汤汤”是什么意思?师:“巍巍”形容山的巍峨,“汤汤”形容浩浩汤汤的江水。这两个都是叠词,一方面体现出音韵之美,也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形象,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切。“乎”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师:“乎”在文中没有实际的意思,如果一定要翻译可以翻译成“……的样子”。“太山”是什么意思?师:“太山”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太山”是是指“泰山”,位于山东境内。另一种是说指高大的山峰,“太”字和“大”字在古代意义相通。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无足”是什么意思?师:“无足”并不是“没有脚”的意思,而是指“不值得”的意思,“足”在这里翻译成“值得”。④在解决了这些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小组继续合作,尝试翻译课文,复述整个故事。教师抽查部分小组进行汇报,然后教师展示译文。明确: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想着大山,钟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大山。”一会,伯牙子又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解决的是语言层面的问题,即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以及对文章的翻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小组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当点拨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理解。4、继续探讨,体悟友情①文中是怎样表现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善于倾听的?明确: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②假如你是伯牙,子期去世了,你觉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明确:悲伤、寂寞、失望,原因是失去知音,无人再能理解自己。③钟子期死后,伯牙说“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你觉得伯牙和子期只是音乐上的知己吗?明确:并不仅仅只是音乐上的知己,音乐实际上也反映了人格,因此伯牙和子期并不仅仅是音乐上的知己,也是人格上的知己。④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记载,伯牙曾在钟子期墓前弹奏一曲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配上比较悲伤的音乐进行朗读,朗读过后,学生回答听后的感受。明确:(教师配音朗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粉。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设计意图:这一部分采用设疑探究的方法,一共设置了三个问题和一个探究活动。第一个问题是对学生对文本内容掌握情况的检测,带有过渡性质。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换位思考,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伯牙和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第三个问题是对前面的进一步升华,是对“知音”的深层次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并不仅仅是音乐上的知己,实际上更是人格上的知己。最后一个活动,是通过形象的朗读形式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气氛的营造,学生感受伯牙对子期真挚的情感。5、小结拓展,积累提升①教师再补充几个关于真正“友情”的故事,拓展学生的思维。明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故事: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他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战功,许多王公贵族纷纷送来重礼,薛仁贵坚持不收,但唯独收下了王茂生夫妇送的两坛清水。原来是薛仁贵知道知道王茂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茂生的一番美意,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范仲淹与王质的故事: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也就一清二楚了。②学生分享自己与好朋友的故事,谈谈心目中的友情。设计意图:本部分是对课文的延伸拓展,教师补充与友情相关的知识即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对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好朋友的故事,谈谈心中的友情,一个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一个是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升华,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教师加以引导,促进学生价值观的认识与提高。六、作业设计1、课下继续朗读并背诵本文2、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令人动容,读了这个故事,假如让你穿越回去,你有什么话想对伯牙说吗,尝试写下来。设计意图:两个作业设计,第一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语感,积累文言文数量,传承中华文化
。第二个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锻炼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七、板书设计伯牙鼓琴伯牙:善弹高山流水子期:善听若太山若江河知音、知人、知心八、教学反思优点: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小组讨论、设疑探究和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2、采取形象教学与抽象讲解相结合,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相配合,既有对抽象知识的讲解,也有情境氛围的营造。不足:本教学设计是在学生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预设,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化。附:《伯牙鼓琴》导学案一、填一填,根据预习,填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汤汤乎若流水()破琴绝弦()二、试一试,与小组讨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汤汤乎若流水()以为世无足为之鼓琴者()三、知识补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出处:冯梦龙《警世通言》原文: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粉。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四、练一练:说说你和好友的故事,谈一谈你想拥有怎样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