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初中(湖南)语文复习课件:第14篇 伯牙善鼓琴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版初中(湖南)语文复习课件:第14篇 伯牙善鼓琴

ID:966022

大小:1.32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14篇古文二则第二部分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点击链接至伯牙善鼓琴word文件伯牙善鼓琴《列子》 1.通假字卒逢暴雨16娄底__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卒突然猝 2.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伯牙善鼓琴原意:一种打击乐器,在文中的意思:。3.一词多义善伯牙善【F】鼓琴。善哉【F】。弹擅长,擅于好 4.重点实词(1)志在登高山志:。(2)峨峨兮若泰山峨峨:。(3)洋洋兮若江河洋洋:。(4)伯牙所念念:。(5)钟子期必得之得【F】:。(6)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意念,心情山高盛大的样子想到了解,体会山的北面 (7)乃援琴而鼓之援:。(8)钟子期辄穷其趣辄【F】:。穷:。趣:。(9)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10)吾于何逃声哉逃声:。。拿,拿过来就穷尽旨趣,意旨丢开,停止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逃,逃避 5.文言虚词(1)之钟子期必得之。游于泰山之阴。子之听夫志。。(2)于止于岩下。吾于何逃声哉。(3)伯牙乃舍琴而叹曰。代词,指伯牙的心意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介词,在介词,到于是 6.文意理解(1)本文蕴含了怎样的道理?(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两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知音难得,知己难求。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和“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理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018原创)阅读《伯牙善鼓琴》,完成1~4题。(12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猜押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伯牙善鼓琴(     )②钟子期辄穷其趣(     )弹旨趣,意旨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游于泰山之阴”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妻私臣    B.属予作文以记之C.无丝竹之乱耳    D.公将鼓之 【解析】A项中的“之”与“游于泰山之阴”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是结构助词译为“的”;B项中的“之”是代词,代指“这件事情”;C项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之”为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答案】A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②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 4.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