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2.了解《月光曲》的传说,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并能简要地复述。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能背诵。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教学重难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预习,自学课文1.自己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学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读后练习说说《月光曲》的传说。3.查阅有关课外书,了解贝多芬及其《月光曲》。第一课时板块二:揭题导入,明确目标1.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月光曲的资料,教师与学生一起听《月光曲》,而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对贝多芬及《月光曲》的了解(可结合课后资料袋)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明确:(1)轻声读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语,大致理解词语。(2)能读通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8
(3)能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初步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板块三:初读感知,简要复述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2.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己认读,小组检查并指正,全班齐读生字词语。谱写幽静蜡烛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断断续续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波涛汹涌3.你认为有哪些字容易错,要提醒大家的?老师也有一些字词想让你们注意的。★着重指导词语理解:(1)“断断续续”:文中指的是什么?假如你是贝多芬,会从“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中听出些什么?(2)联系上下文,体会“清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引导学生将“清幽”与“幽静”作比较,体会两个词语的异同。4.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标出在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互相交流。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简要复述《月光曲》的传说,可以用上下列词语:幽静茅屋断断续续对话激动清幽陶醉记录(1)自由练习(2)在四人小组交流(3)指名发言学生复述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要求: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上述词语。)8
第二课时明确本节课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从相关词句中感受《月光曲》音乐的魅力2.能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好处。3.学习课文联想的写法,试着听一段音乐,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景象,用几句话写下来。板块四:解读对话,朗读悟情1.自主学习:默读2-6自然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些词句,写下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学习:读读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能通过朗读句子表现出来吗?3.上台展示汇报,师生点评补充,指导有感情朗读预设句子:★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通过朗读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听贝多芬弹琴的期待)★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从两个“太”字体会皮鞋匠的不安和无奈)★“随便说说”:贝多芬走近茅屋时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最后妹妹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抓“随便说说”体会盲姑娘的善解人意体贴懂事)过渡:8
是呀,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穷兄妹俩弹奏钢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1)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怎么读出她的这种心情?(2)假如你是贝多芬,面对盲姑娘,心里会想些什么?又做出了什么决定?(齐读第8自然段)板块五:诵读想象,感受音乐过渡:带着幸福与感动,贝多芬为兄妹俩弹起了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那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请大家学习第9自然段。自主学习:默读第9自然段,思考:1.听着琴声,兄妹俩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象?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用“﹏”画出相关词句,写下自己的感受2.从这些景象里,并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样的音乐旋律?3.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些句子小组交流:根据以上思考题在四人小组里进行交流学习一小组上台汇报展示,师生点评补充:读读相关的句子,从兄妹俩美妙的联想中感受贝多芬琴声的旋律变化,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预设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课件出示出示画面一,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8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课件出示出示画面二,板书: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了过来。★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课件出示出示画面三,板书: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师:在看到这些画面时,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分别板书:柔和舒缓、明快有力、高昂激荡)小结,渗透写法:以上三幅画面都是兄妹俩由贝多芬的琴声中所想到的,这就是——(板书:联想)。我们在习作中除了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再把自己联想到的也写下来,这样文章才会更加有些有肉,生动形象。4.教师组织学生欣赏《月光曲》,引导学生印证自己的理解。5.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第9自然段)6.练习有感情地背诵第9自然段,鼓励学生配上乐曲背诵。板块六:迁移运用1.作者是通过联想将《月光曲》的曲调生动、形象地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那不同的人听了同样的乐曲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请大家听《森林音乐》的乐曲,然后将自己联想到的情景写成一段话,用上“幽静、陶醉”等课文中的词语。(听着《森林音乐》,我好像——————————————————。)2.组织学生交流评点,学生可以自己修改练习。板块七:课外练习8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2.积累词语。3.听听贝多芬创作的其它的音乐作品板书设计26月光曲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舒缓柔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明快有力联想月光照耀波涛汹涌高昂激越教学反思:《月光曲》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即兴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文章短小精悍,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语言文字、人物情感都优美生动、感人至深,是一篇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目前我县小语教研室正在实施的“动感教学”课堂模式,通过让学生聆听《月光曲》音乐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学习感受、收获,而后提供平台让学习小组上台汇报展示学习成果,说自己的读书感受,并且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其他学生再根据台上学习小组的汇报展示进行适当的点评、补充,挑战学习,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领者,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彰显自己的个性。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联想在课文的第9自然段最为突出。月光曲的旋律曲调变化是通过作者的联想体现出来,美好的乐曲可以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表现真挚的情感。在欣赏音乐、朗诵了课文后,我抓住了这个训练点,让学生领悟文章写法,尝试听一段音乐《森林动物》想象画面写下来,做到了读写结合。8
教学反思: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课文中描述的皮鞋匠和他妹妹所产生的联想——月光下的大海,是作者的一种独特的体验。是否所有的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和联想呢?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体验,就会在无意中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个性化的体验,语文学习就会走向统一、陷入僵化。有教师提议:是否可以先让学生听《月光曲》,根据自己对曲子的理解、想象,将自己所联想到的景象描述下来;而后在读课文中的描述,以此印证自己想象的合理性,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我以为,这样的设计可以一试,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诚然,听音乐写作文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否则,学生一时难以解读乐曲,也就难以产生美妙的、合理的联想,自然也就写不好。二、8
注重学生的概括性复述。尽管课前学生的自学时间比较充分,课文也读得比较熟练。然而,课文预习中要求简要复述传说一项练习,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地准备。课堂上,一连有三个学生复述,但都语句不连贯,注意了细节,而不会概括。看来,概括能力的训练显得十分紧迫。如果要让学生复述得语句连贯、有条理,可以提供一组词语,暗示课文的叙述顺序,如:散步、走近茅屋、走进茅屋、弹一首曲子、再弹一首曲子、记录。如果学生过于注重细节,可以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进行概括。如:贝多芬在茅屋外听到穷兄妹俩的对话,许多学生停留于复述盲姑娘的话,教师可以及时提示学生,用“对话”一词就可以概括。如果要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积极地运用课文的词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也可以出示一组词语,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之,概括那里的培养需要一个扎扎实实的训练过程。三、增加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课堂上,我安排了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有选择地抄写词语,在学生抄写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抄写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指导,效果明显。同时,学生作业的速度明显快了、更加专注了。这表明,必要的书面练习要尽可能地安排在课堂上,而且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如果课堂作业还是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既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实在得不偿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