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 【教材分析】《月光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并有感于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情深,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极富感染力。【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以及内容,并从贝多芬的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2、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2、教学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课时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支充满异国韵味的曲子——《月光曲》。播放《月光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支曲子是谁创作的吗? 对,它的作者就是号称平民音乐家的——贝多芬。他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贝多芬是多么得热爱人民,因此,他也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的音乐家。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的生词相信大家都认识了。检查字词。入场券、盲姑娘、琴键、安详、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注意强调:“券”的读音恬静、安详、陶醉的意思。三、初步学习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线索。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支充满异国韵味的曲子——《月光曲》播放音乐视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支曲子是谁创作的吗?对,它的作者就是号称平民音乐家的——贝多芬。你们想知道这支曲子是怎样的曲子,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与平民之间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并用心灵感受他为故事中的穷兄妹俩即兴创作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板书课题: 月光曲(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三)理解感悟。1、学生研读第1到82、引导学生理解创作的源泉:(1) 有感于知音:什么叫知音?从哪儿看出贝多芬遇到的是知音?这位知音特别吗?特别在哪儿?在贝多芬遇到知音的过程中,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3、感受《月光曲》的魅力。⒈出示写景句,理解“清幽”,指导“幽”的书写。 ⒉播放《月光曲》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境,进行个性化的描述。 ⒊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 ⑴自读第9小节,用直线划出哥哥想象的内容,尝试读出感受。 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交流感受,体会旋律的变化和贝多芬的情感,随机指导朗读。 ⑶
配乐,师生合作朗读,尝试背诵。 ⒋理解“恬静”,从盲姑娘的神态中感受音乐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说明:本环节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体会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并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⒌引读第10节描写贝多芬的句子,结合“飞奔”感受贝多芬急切的心情。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1再次播放《月光曲》,在贝多芬的月光曲中让学生体会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感受其音乐的魅力。2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 说明:在想象写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好一段对话,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通过学习《月光曲》感受到贝多芬是多么的热爱人民,因此,他也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的音乐家。【板书设计】月光曲
听到琴声————走近茅屋海上升明月——轻柔、舒展(感动)兄妹 对话————进屋演奏月下海啸图——急促、剧烈(激动)巧遇知音————再弹一曲【布置作业】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教后记】通过讲《月光曲》,我发现小学生的想像力很丰富,在想象写话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但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