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集体备课稿——师范附小五年组苏丽:很高兴又到了和铁小老师互动学习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要针对《月光曲》这篇课文进行集体备课,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一课。姜立群:我先来对这篇课文做以简介。《月光曲》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并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李学芝: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的回答课后的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突破难点,想象第九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的美;理解贝多芬的两次说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铁小1:《月光曲》这一课是在学习一些描写方法后,进一步来学习作者写实和想象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为以后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奠定基础。我认为这一课可以采用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 曹媛媛:我很赞同铁小老师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除了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我觉得应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铁小2:其实我一直认为读书感悟是课堂训练的主线。为此,在本课教学中,要贯穿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齐读、分读、品读、读句、读层等,通过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受到启迪并释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体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张丽娟:在讲课伊始,我觉得可以应用情景教学。用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铁小3:对,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从而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暗示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引出课题。徐丽芳: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我觉得让学生尝试自学后,可以出示插图,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贝多芬作曲的根源:夜深人静,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引起同情;遇见知音,非常激动;环境清幽,创作名曲。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憎恶社会的激情,使得贝多芬的心情在变化。而穷兄妹俩,特别是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体会了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心、热爱。铁小4:在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了解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月光曲》的情境。让学生再次带着看到题目后的问题继续读课文,然后通过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一曲为引子,进入文章,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再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姜立群:说到分角色朗读,我想到一点:《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兄妹俩的谈话,从谈话中可看出他们家非常穷,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朗读素材。首先让同桌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谈话,然后指名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在他们读完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刚才读的时候声音非常低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会说兄妹俩家太穷了,妹妹渴望听贝多芬弹曲子,却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哥哥满足不了妹妹的愿望,心理非常难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出了兄妹俩的感情,也了解了贝多芬此刻的心情,知道他很同情兄妹俩。铁小5:课文第五——七自然段是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谈话,这也是一段能很好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内容。教学这一部分时,我想采用情感引读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添加的词语或语气提示等,接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我将每个人物说话的前面加上一些表示感情的词语,如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惊讶地]问,贝多芬[诚恳、热情地]说,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惊喜、赞美地]说等等。读的时侯,我读前面的旁白部分,学生读说话内容。这样,利用这种创意性的添加词语或语气式的情感引读,学生很容易找到朗读的味道,感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能更好地体会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庞丽莉: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我想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完成。在读课文时,我会伴着音乐,让学生陶醉于音乐中,感悟音乐的意境,使学生潜意识进入情境,感受贝多芬对贫苦劳动人民同情,体会《月光曲》的画面,感悟其画面的美景,并充分兼顾学生实际,帮助学生顺利地理清文章脉络。铁小6: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而文章并没有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这一内容文章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在这一环节怎样设计教学效果会更好呢?李学芝:对,课文第9自然段描写了《月光曲》的内容。教学时,我也想采用配乐朗读法。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月光曲》的美妙乐曲,初步感知曲调的变化。接着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声地朗读课文,并用笔画出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并大胆地展开想象。最后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作者感情的变化。如学生从“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中体会到此时海面是较为平静的,因此音乐比较徐缓,朗读时语速要较舒缓,语调稍平等。 铁小7:我也觉得应该让学生勾画出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通过合作学习来初步体会乐曲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播放月色海天的图画,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浪涌”。并配以与月色海天图画相对映的《月光曲》的三个乐段,即轻松舒缓的、渐强发展的、高昂激越的。教师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三层文字。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张丽娟: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从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但是通过这充溢着优美意境的字里行间,也能想象得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了。
铁小8:我还想说在落实这一环节时,应着重理解第九自然段中“写实”和“联想”部分。结合配套的投影片,展示教材中描绘的景象,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以景物的变化引起曲调的变化,再以曲调的变化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庞丽莉:我来补充一点,就是为理解本课难点“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可以让学生连贯全文,体会贝多芬散步时心里平静,正像第一乐段轻松舒缓,也如皮鞋匠听到音乐联想的第一层文字描写,当贝多芬听到琴声和兄妹的谈话十分感动,正像第二乐段节奏渐强发展,也如皮鞋匠联想的第二层文字描写,当第一曲完了,盲姑娘认出贝多芬,贝多芬更加激动,正像第三乐段高昂激越,也如皮鞋匠联想的第三层文字描写,从而解决文章难点“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曹丽媛:我认为本节课还要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作业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化知为能,迁移应用,我们可以出示文中联想的语句,并提问:“这一幅美妙绝伦的月色海天图,兄妹俩真的看到了吗?”进而抓住“好像”、“仿佛”引导学生进一步分辨事物和联想,并体会写作时应用联想的条件和好处。铁小9:提问之后还可以再出示两幅图画,并配以音乐,然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练习写作,力求读写结合,向课外延伸。苏丽:刚才各位老师针对本篇课文都说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那么本次集体备课暂时告一段落,回去后可以再结合本班的实际学情做以修改和完善,感谢五年组老师和铁路小学的同仁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