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知道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3.培养学生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的能力以及根据事实展开联想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挖掘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理解人物的思想品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品味学习的快乐。(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2.难点:根据事实,进行联想。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教具准备:小黑板,有关资料,图片、VCD音乐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3.学习第一段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和他创造的《月光曲》吗?大家知道这首曲子是如何创作的吗?学习了本课你一定会有所收获。2.板题:月光曲。二、自主学习过渡语: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做好读书准备,读中圈点、批注,完成以下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1)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积累好词好句,重点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2)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讲了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并试着理清课文层次。(3)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2.学生自主读文、标记。三、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探究(1)指名读生字新词,理解疑难字词,组内纠错。(2)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层次。(3)合作读文1自然段,说说自己段中发现和读懂的问题。交流有关贝多芬的资料。(4)读文最后一段“传说,《月光曲》就是这样谱成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2.师生交流、探讨(1)生质疑:师将问题收集、分类。(2)设计重点问题,师生研读、探究:a、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b、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大段,说说贝多芬为穷兄妹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弹的是《月光曲》?课文的第二大段按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3.指导朗读品悟。4.小结评价激励。四、拓展延伸1.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说说你从中听到了什么?
2.积累好词佳句。五、堂清检测(1至3题必做,4题选做)1.听写词语:激动安详仿佛入场券乌云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佛卷似3.组词:佛()恬()祥()卷()拂()刮()详()券()4.填空。贝多芬是()国著名的()家,文中所讲的《》就是他创作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的卓越才能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VCD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优美的《月光曲》是如何谱写成的?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2——6自然段,了解弹奏月光曲之前的情境: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2.透过穷兄妹俩的联想,想象月光曲的内容,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有感情朗读7——11自然段,说说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为什么又弹了第二首曲子?当穷兄妹俩听到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请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有感情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并体会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三、合作探究1.组内探究(1)交流学习收获,质疑问难,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是想进一步探究的内容?(2)梳理要解决的问题。2.师生共同探究:问题1:(1)师凭借问题引导学生谈体会,从中获得情感熏陶: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3)贝多芬怀着同情的心情给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他为什么弹完一曲还要弹第二首曲子呢?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4)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灵活引导,可用交流引导体会,也可引导朗读盲姑娘的话体会等,使学生体会到贝多芬遇到知音时的激动)(5)谁还有不同的感受?(6)感情朗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用心体会。小结::通过刚才读书交流我们体会到,刚开始贝多芬是怀着对穷兄妹俩的同情来弹一首曲子给他们听的,可是接着他发现盲姑娘不仅非常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音乐,他感到非常高兴、激动,于是产生了激情,要再弹奏一首。3.师生共同探究问题2:(1)当穷兄妹俩听到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呢?(2)他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3)同学都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生再读书想象)(目的是凭借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了解乐曲内容,为体会贝多芬感情变化奠定基础)(4)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怎样的画面?(5)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些句子,试一试透过乐曲和穷兄妹俩的联想,你能体会到贝多芬怎样的感情?(继续播放音乐,学生读书)(目的:着重凭借语言文字,其次是音乐的烘托,体会到贝多芬感情的变化)
(6)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7)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音乐的旋律,读出穷兄妹俩的惊喜,读出贝多芬感情的变化,(齐读第九自然段)。(目的: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情感达到高潮)(8)师引导齐读最后一段:穷兄妹俩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而贝多芬更是万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由此成就了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小结:这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一首曲子,里面不仅表现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更体现了他的这种对盲兄妹,对贫苦人民的高尚而真挚的情感。四、拓展延伸1.师: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生自由谈自己的感受)2.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继续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将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记下来,再次感受世界着名音乐家的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五、堂清检测(1.2题必做,3题选做)1.填空()的小路()的乐曲()的琴声()的波涛()的薄云()的月光2.表达:《月光曲》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的联想表达出来的,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音乐是()的,表现了月光下一切都很()。继而月亮升高,穿过薄云,这是音乐逐渐(),有了(),表现月亮在乌云中穿行,开始打破幽静。接着风起浪涌,宁静被完全破坏,这是音乐是(),表现整个世界充满了风浪。3.归纳填空:假如贝多芬(),他就不会创作《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