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月光曲》教学实录

ID:966424

大小:47.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月光曲》教学实录朱文芳一、课前谈话师:在上课之前,按常规应该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但我今天打破常规,不做自我介绍,让大家当当小记者来采访我一下,而且,我只介绍五个记者的采访,来,谁是第一个?师:你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啊,你们都是记者,我就是答记者问,来,你先问吧!生:不敢回答。师: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个勇气呀,我觉得你们真的应该向六·二班的学习,那个自信、那个勇气,字典上不存在的字也造,词典上不存在的词,他也敢说,比如想不出来“层出不穷”,他们就说“层出不出”,诶,你看,他们特自信。所以,我觉得今儿的咱们应该超过六·二班。来,你先说,就你!生:宋老师,我想说的是(未说完)师:我是宋老师吗?(学生笑)生:为什么那么多的课文,您偏偏选择《月光曲》呢?师:额,是的,因为今天心情,要调节一下大家的心情,打破常规,跳跃式地讲,跳跃式地学课文,这就是我的理由。还有疑惑吗?生:(摇头)并坐下。师:第二个记者是谁?男子汉有没有?有,对了,这个男子汉。生:你几岁了?(学生哄笑) 师:我要是小不点你可以这样问,我现在已经超过十岁了,你应该说您……?生:多大了,您高寿,您高龄……师:也不能说高寿,应该说:您多大年龄了?来,猜一下吧!生:42岁。师:接近了。生:45岁。师:有点大。生:41岁。师:有点小。生:43岁。师:还有点小,大家说我“几岁”了?生:44岁了。师:好,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上课的时候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只给三个同学机会,只有三个啊!生:积极发言。师:有这一条,还有谁,第二个,一定说得不一样才行。生:不乱说话。师:也有这一条,第三个呢?好,你说。生:不爱做小动作。师: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课堂上问题回答?生:积极、对、正确。 师:错了的学生。啊,惊讶了吧,是呀,我与众不同,偏偏喜欢回答错的学生,是因为你的错误才造就了另一个同学的正确,咱们经常说:失败是?生:成功之母。师:所以,这节课上我们要畅所欲言,想怎么说……生:就怎么说。师:因此,课堂上的你还害怕吗?生:不害怕。师:一起说“我叫不紧张”。生:(齐)我叫不紧张。师:我叫不害怕。生:我叫不害怕。师:一块说“我叫自信”。生:(齐)我叫自信。师:上课!生:起立!(师生互相问候)二、巧解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月光曲》。师:(板书:月光曲),数空,“月”的第一笔?生:竖撇。 师:第二笔?生:横折钩勾。师:第三笔,第四笔?生:横、横。师:横要与横折钩离开一定的距离,有同学说我们语文书上连着呢,那是因为印刷体的缘故。光的写法?生:竖,点,点,横。师:这一横跟谁相连呢?生:对了,下面的“儿”要均匀地分布在横的两边。好,最后这个字呀,是个多音字,知道在这里读什么吗?生:(三声)曲。师:知道还有一个什么音吗?生:(一声)曲。师:(一声)曲能组个什么词?生:弯曲、曲折……师:对了,那这个(三声)曲在这里当什么讲呢?生:音乐。师:什么又叫音乐呢?生:音乐谱。师:那这个乐谱有什么特点呢?生:钢琴曲。师:那如果是二胡独奏就不叫曲了吗? 生:叫。师:那到底什么叫曲呢?生:可以弹出来的。师:那你说有没有歌词呢?生:有。师:为什么不叫月光歌呀?呵呵生:没有歌词。师:没有歌词,用乐器弹奏出来的,我们就叫做?生:曲。师:来,我们把题目读一遍。生:(齐)《月光曲》。三、解决生字词师:那昨天你们在家预习了没有?生:预习了。师:我们现在来检查,打开语文书,看148页词语盘点,先来检查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自由练习“读读写写”部分。(生自由读)师:(出示课件)是骡子是马来出来溜溜,开火车读。(生只有一个读错平翘舌。)师:看来词语没有难倒大家,不知道六年级的你们喜欢不喜欢像一年级一样做游戏?生:喜欢。 师:我们来做一个“我来指、你来猜”的游戏。这个“猜词”游戏的规则就是,我点一个词,你来猜猜我指的哪个词。为了增加难度,你必须脸朝后。只叫一组,那一组想玩,请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师:这组的动作与众不同,你们来,脸朝后,旁边的同学监督啊。我点了,这个是什么?好,你们可以脸朝前了,既然是猜,你就可以这样问:是—什么吗?如果对了,其他同学说是,如果错了,说不是。生:是“陌生”吗?其他:不是。生:是“琴键”吗?其他:不是。……生:是“蜡烛”吗?其他:是。师:他们都没有猜出来,你怎么猜出来的?生:蒙的。师:呵呵,别说,还真蒙对了。我点这个词是有目的的,是因为很多同学总是把蜡烛的“蜡”写错,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因为,它的多胞胎太多,那我们怎样不写错呢?找出多胞胎,认识了它们,自然不容易写错了。来,一起找多胞胎。生:单人旁,借书的借。……师:还有一个,是提手旁,是什么呀? 生:措,措手不及的措。师:像这样,多胞胎都找出来,你就不会写错了,蜡烛的蜡是什么旁?生:虫字旁。师:完整一遍,蜡烛的蜡是什么旁?生:蜡烛的蜡是虫字旁。师:保准你一辈子都不会写错这个字了。还想玩吗?生:想。师:第二组会是谁呢?二班想了一个好办法,边喊边拍桌子,你们呢?让我看到你们的激情。师:来,这一竖排,你看拍得手都红了。好,脸朝后。我点这个词。生:是陶醉吗?其它:不是。……生:是盲姑娘吗?其它:是。师:我觉得你还怪神的啊,昨天二班一个没猜出来,你们命中率挺高的,怎么猜出来的?也是瞎蒙的?生:笑了。师:记住这个盲字也是有窍门的,你把它的意思理解而来也不容易写错,为什么要点这个字,也是因为有些同学喜欢给人家添东西。 看看“盲”字分几部分组成?生:两部分。师:上面是个“亡”,下面是个“目”,目当什么讲呢?生:眼睛。师:喔,那“亡”有五种解释,你猜猜看?生:死、逃跑、丢失……师:是呀,可是在古代,这个字跟“无”想通,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呀?生:没有。师:连起来什么意思啊?生:没有眼睛,看不见。师:所以眼睛看不见的姑娘是盲姑娘。“盲”这个字记住了没有?上面是个?生:亡。师:下面是个?生:目。师:来,最后一轮。哪一组呢?这一组,连脚都用上了,与众不同,来,脸朝后。生:是琴键吗?其他:不是。……生:是霎时间吗? 其他:是。师:呀,我太感动了,咱们班就是了不起,每一次都能猜对。诶,你怎么猜出来的?生:我觉得“霎”字很难写,容易写错。师:对了,真实想到我的心坎里了。我遇到知音了,来击一下掌。我给这个字啊编了一个谜语:一个女子在雨中傻傻地站立。你记住了没有?生:记住了。师:霎三部分,怎么写?生:雨、立、女。师:霎时间当什么讲呢?我们可以给它换个词,也必须用三个字。生:刹那间。生:一瞬间。生:顷刻间。师:还有没有了,看我这样叫什么?生:转眼间。师:(眨眼睛)这又叫什么?生:眨眼间。师:那你说,这些词换来换去都表示什么意思啊?生:块,时间短……师:对,时间极短。还愿意玩游戏吗?生:愿意。 师:好,我们换一种玩法,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谁有超常记忆力。来,全部脸朝后。好,谁知道屏幕上有多少个词语?生:12、15、16……师:到底有多少个呢?生:16.师:脸朝前,看一看。你怎么记住的?生:找规律。师:这就叫无意的记忆,太棒了。来,再做一个游戏,还是脸朝后,123,快速。师:看看这16个词语你能记住几个,同学比试比试。师:用你的手势告诉我你记住了几个。生:5、6、8。师:有没有超过8个的?生:有,我记了12个。师:来,你站起来说一说。(边说边数)师:来,离你的吹牛还有两个。呵呵,是不是吹牛不掏税呀。请坐,再给大家20秒,能不能比刚才记得多一些呢?生:能(开始记忆)。师:恩,这会儿你还觉得生词烦吗?生:不烦。 师:觉得还挺有乐趣,其实,你们平时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跟同学比赛一下,看谁记得多记得牢,最后你会把记词语当成一种乐趣。如果我们把这些词放到课文里面,你还认识它们吗?生:认识。四、熟读课文师:打开语文书139页,看看放到课文里的词你还认识吗?(学生读课文,老师巡查)师:我刚才边走边听,看看有没有读错,还真有,我听到有人读“入场卷”,应该读什么?生:入场券。师:还有一个读弹得多“钝熟”哇!生:纯熟。师:我挑了三个很吉利的自然段3、6、9来检查一下大家是不是真会读了。(生开火车读,边读边纠正:不多字、不掉字、不错字)师:我们第三段里面出现了三个啊字,“啊”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会发生变化,这叫“啊”的变调或音变。只是读音发生变化,写的时候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教师:讲解“啊”的音变规律,提醒学生标注)师:跟我读,多难弹啊(na)!多好啊(wa)!是呀(ra)!(学生跟读)师:刚才我一说6自然段,他就“哟西哟西”,是不是觉得该自己读了,觉得很幸运哪,你就来幸运一下,先读。 (继续开火车读6自然段)师:这里面又有一个啊的变调,要看它的最后一个字母,跟我读,多纯熟啊(wa)!(生跟读)师:接下来该谁读了,第9自然段。……生: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楼一楼……师:是这样读得吗?生:一缕一缕。师:恩,再读。生:穿过一缕一缕…………师:哎呦,你的声音真好听。……五、了解贝多芬师:我们检查了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可能也跃跃欲试,没关系,两节课有的是机会。书读过了,在你的脑子里留下点什么呢?不看书,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讲谁的故事?生:贝多芬。师:谁了解贝多芬,不能看书,通过资料袋呀,通过网络呀。生:贝多芬28岁的时候,耳朵开始降音了。师:(惊讶)开始降音?啊,是听力开始减弱了。 生:贝多芬是德国最有名气的音乐家。师:最有名气还不够名气,我们给他变成最伟大的音乐家。生:贝多芬被成为“乐圣”。师:太好了,你知道什么是“乐圣”吗?生:最厉害的。师:对,是音乐上最厉害的、举足重轻的圣人。我在《名人传》看到一些贝多芬的资料,现在与大家分享:贝多芬的坎坷一生简介。贝多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不屈服,他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请同学们欣赏其中的一小段,感受他的坚强、他的不屈。(播放音频)(师旁白:柔和舒缓的音乐,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高昂激越的曲调,表达他对命运的不屈服。)师: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人,那我们这篇课文讲的又是他的哪一首曲子呢?生:月光曲。六、第1自然段师:看课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读一读。(生自由读)师:这句话里有“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传说”什么意思啊?生:听说。生: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师:对、对、大胖说的对,二胖你说。 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师:这句话说的好,传说就是在群众之间广为流传的,对某人某事的说法,也许有这个事,也许没这个事,但是它也表达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某种愿望,我们把它民间故事。我们就看这一句,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你来猜一猜下面作者该写什么了?生:该写《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师:对,下面就是写《月光曲》到底是怎样谱成的,你看,这篇课文的段落层次很清楚。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从第2段到最后,详细向我们介绍《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几部分?生:两部分,师:快速在书上做标志。第1段双竖线后写大写一……这两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月光曲》的由来,其实,也是贝多芬先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就让我们抓着这条线,来走近贝多芬,来感悟贝多芬高尚的、博大的胸怀。请看第2段。七、第2自然段师: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贝多芬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停下来?(生自由读第2段)师:谁来说一下,你说。生:因为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生:哎呦,你太会概括了,一下子把两个原因都说出来了。听到一个人在弹自己的曲子,而且谈得?(板书:一分触动)生:断断续续。师:断断续续说明谈得怎么了?生:不熟练。师:对,所以贝多芬非常好奇,带着这份好奇,带着这份触动,他走近了小屋。贝多芬进去了吗?生:没有。师:是怎么了?生:是靠近了小屋。师:这时候,琴声忽然停了,他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八、第3自然段师:来,读第三自然段,兄妹俩在谈什么?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师:咱看看兄妹俩谈了点什么?来,你来读一下姑娘说的那句话。生:这首曲子……师:你说说听了姑娘的话,你明白了什么?生:弹不好这首曲子。师:你还明白了什么?生:非常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师:谁知道,姑娘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生:这位姑娘非常爱弹琴。师:是呀,这位姑娘非常爱贝多芬的曲子,这叫爱什么? 生:爱音乐。师:赶快批到你的书上去:热爱音乐。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盲姑娘是向往音乐,爱音乐的人。一个男的说了什么,你来读一读。生: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师:这说明什么?生:他们家非常穷。师:对,弦外之音是什么?哥哥能实现妹妹的愿望吗?生:不能。师:对,不能,你想想他此时的心情会怎样?生:伤心、难过、失望、遗憾……师:作为一个哥哥,连妹妹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满足不了,所以那种不安、内疚啊,就表现出来。赶快记到你的书上。师:带着难过的、内疚的心情读一读哥哥的那句话。这时候,妹妹又说了一句什么呀?生: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师:你刚才说哥哥说了一句安慰哥哥的话。她为什么要安慰哥哥呀!生:怕哥哥内疚、伤心。师:对,那你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妹妹?生:爱哥哥的妹妹。师:这首一个怎样的妹妹。生:这是一个懂事的妹妹。 师:对呀,这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妹妹,那样善解人意,那样的善良。此时此刻,你就是贝多芬,你站在门外听完兄妹俩的谈话以后,你是什么心情呢?生:感动。师:一般的感动吗?生:不是。是十分感动。(板书:十分感动)师:带着这份感动,把妹妹的善解人意读出来,把哥哥的内疚不安读出来。同桌联系读,只读对话。(生同桌练习读。)师:让我们分角色读一下,老师读旁白,女生读盲姑娘,男生读哥哥。(师生共同分角色朗读)九、第4、5、6自然段师:听完兄妹俩的谈话,贝多芬带着这份感动走进了茅屋,这会儿是怎么了?生:进去了。师:额,贝多芬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生:一支蜡烛。师: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生:做皮鞋。师:窗前有架--- 生:旧钢琴。师:前面坐着一个---生:十六七岁的姑娘。师:脸很---生:清秀。师:可是---生:眼睛失明了。师:这是一个家庭非常?生:贫穷的家庭。师:是呀,赶快批到你的书上:贫穷。师:这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怎么会有大人物拜访呢?所以,当西装革履的贝多芬走进茅屋的时候,皮鞋匠怀疑地问---生: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师:贝多芬却十分坚定地说---生: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师:姑娘听说有人给她弹琴,连忙---生:站起来让座。师:于是贝多芬便坐在了钢琴前面,弹起---生: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师:盲姑娘听完一首曲子,是什么心情?又是怎么说的呢?请自己读第六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师:盲姑娘的心情怎么样?生:激动。师:赶快把这个词圈起来。激动地读一读。(生练习读)师:好,你来激动一下,(这个孩子声音特别小)师:我觉得你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没有把盲姑娘激动的心情表现出来。你来读。(读得稍好一点)师:有点激动了,你再来读一遍。(比较激动)师:像盲姑娘一样激动起来了,来,我们一块激动一下?(生齐读)师:给纯熟换个词是什么意思啊?生:熟练。师:是,在这指什么熟练?生:谈曲子熟练。师:那表示他弹琴的技艺熟练,批到书上。师:接着往下看,“感情多深哪”指的是什么?生:弹得有感情?师:怎样有感情?谁能比她说得恰当。 生:他都和钢琴融为一体了。师:是呀,他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了出来。批到书上:充分表现。师:第一次听这么纯熟的弹奏,盲姑娘特别激动,因此,连续用了两个“您”字,你觉得它们的语速、语调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我们先看第一,是慢点读呢,还是快一点读?生:慢一点读。师: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因为她不确定是不是贝多芬先生。师:恩,很好,因为她在猜想呢。赶快批到书上:猜测。师:所以,你要给他猜测得时间,您---,再看第二个,速度应该怎么样?生,速度快。师:为什么呀?生:确定了。师:喔,她已经肯定了这个人就是贝多芬。盲姑娘看不见,为什么此时就这么肯定是贝多呢?你先说。生:因为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师:喜欢就能判断出来吗?谁有更充足的理由?生: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出感情这么深的曲子。 师:这条理由比较充足了,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纯熟,也只有贝多芬才能把曲子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还有一个原因,你发现了吗?生:因为贝多芬很出名,而且一进来就说“我是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师:这能说明吗?他又没有自我介绍。联系前文,看第2段,你就明白了。生:因为盲姑娘对音乐也是非常精通的。师:再看第2段,这句话一会儿还能用啊。你说。生: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师:而且就是在哪呢?生:就在莱茵河的一个小镇上。师:这个盲姑娘就是这个小镇上的一户人家。所以才能做出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的判断。为什么贝多芬选择在这个小镇上演出,而不是皇家宫殿呢?生:他想让那些贫穷、想听音乐的人听到。师:是呀,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贫穷人也能听到他的音乐,刚才有同学说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现在你知道他伟大在哪了吗?生:为穷人演出。师:同情穷苦人,说他的音乐就应当为穷苦人服务,这就是他的伟大之所在,高大品德所在。 师:此时此刻的贝多芬感慨万千,他听完盲姑娘对他的评价以后,他有太多太多的想不到哇!来,猜测一下,贝多芬都想不到什么?刚才一个同学说了一句话,再说一遍好吗?生:像她这样贫穷的人也精通音乐。师:他想不到盲姑娘也精通音乐,我们叫?一个字。生:爱音乐。师:除了爱,还怎么样音乐?生:懂音乐。师:太棒了,赶快批注到你的书上:爱音乐、懂音乐。但他更想不到,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了什么?生:贝多芬。师:不是盲姑娘想不到,是贝多芬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什么?生:知音。师:对呀,你怀疑什么呀!他想不到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居然遇到了知音。你猜猜,贝多芬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激动。师:普通的激动吗?生:激动万分。(师板书:万分激动)师:不是一般的激动,是怎么?生:万分激动。十、7、8自然段师: 旅行演出了那么多次,终于遇到一个爱音乐、懂音乐的人,心情是万分激动,所以当盲姑娘问:“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他没有回答,他只是问她?生: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师: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乐曲《月光曲》就诞生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边的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他想---(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名言)生: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十一、9自然段师:带着这种同情之心,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贝多芬借着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静静地停着,他好像看到了什么?请你默读第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皮鞋匠听着音乐产生丰富联想的句子。(学生默默完成任务)师:你来读一下,你已经画完了。生: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师:不错,后边有一个什么号?生:省略号。师: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呀?生:后边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了,还有很多很多的联想,不再列举了。下面让我们把书合上,然后听老师来读,你们闭上眼睛想象,看看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感情范读)师:睁开眼睛,你的脑中出现了怎么的画面?生:波涛汹涌的大海。师:额,她的脑中有海,你的呢?生:有风。生:月亮。师:啊,还出现了月亮。那我们就先说说月亮吧,月亮是不是固定不变的?生:不是的。师:是有变化的,刚开始的月亮是怎样的?生:升起来。师:月亮刚刚升起来,我们叫它月亮升起图(板书)。借着呢?生:月亮越升越高。师:我们叫它?生:月亮升高图(板书)。师:看最后一幅画面,书上说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以及本段最后一句话,你读读。我们叫它什么图啊?生:月光照耀图(板书)。师:对了刚才还有一个同学说他的脑子中出现了海面,那我们看一看大海有没有变化。生:有。 师:当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大海是怎么样的,书上有一个词---生:微波粼粼(板书)。师:把这个词赶快画出来,读一遍。生:微波粼粼。师:连起来说。生: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海面是波光粼粼。师: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三幅图,等会儿再看第二幅图。当月光照耀的时候,海面是?书上有一个词。生:波涛汹涌。师:诶,对了,赶快把波涛汹涌这个词画出来。什么叫波涛汹涌?生:很大的浪。师:对,卷起了巨浪。当月亮升高的时候,书上没有了,我们来创造一个。生:海风呼啸。师:有风,海面的变化呢?它肯定比微波粼粼要大,同时又比波涛汹涌要小,这是什么变化呢?(边说边做手势提醒学生)生:波涛起伏。师:太对了,看咱三班孩子多聪明。月亮在发生变化,海面也在发生变化,就让我们画下来。三个同学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书上画。大胖、二胖、和瘦瘦来黑板上画。(老师描述,学生作画。) 师:第一幅图,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什么叫水天相接?生:水和天接着呢。师: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所以你要画月亮刚刚从水里升出来。,而且海面上的变化是微波粼粼。师:第二幅图,月亮越升越高,而且还是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师:第三幅图是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二胖风画了,但浪没有卷起来,一个连着一个打成卷。师:你们画下来了吗?好,回吧。(点评三幅图)师:书上有描述这三幅画面的句子吗?生:有。师:看谁能找到描述第一幅画面的句子。生:他好像面对着大海……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师:正确,标上一,第二幅图?生: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师:标上二,好,第三幅图?生:忽然……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师:这是第三幅图,标上三了吗?生:标上了。师:皮鞋匠听着音乐,脑子里仿佛出现了三幅画面,你认为《月光曲》分为几个乐章。 生:三个。师:好,那我们看第一个乐章。文中没有描述曲子的旋律、节奏怎么变化,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画面来判断曲调的变化。你认为第一乐章的旋律是怎样的。生:应该是柔和轻缓的(边说边做手势)。师:哟,你看那手势做得多好。是、是,就是这样,你一定是个懂音乐的孩子。确实,第一乐章是柔和的、舒缓的(板书:柔和舒缓)。师:第三乐章呢?生:急促的、激越的。师:这些词多好,说明很快。除了急促,曲调又是怎样的?生:强劲的。师:对、对、对,是强劲有力的。再换一个词?它的调是?生:高昂。师:呀,这个词用得多好,三班有这么懂音乐的人,连在一起就是高昂激越(板书:高昂激越)最后的第二个乐章呢?它肯定比柔和舒缓?生:快。师:它肯定笔高昂激越?生:慢。师:这叫什么呢?生:舒缓。 师:啊,舒缓?呵呵,不是吧?到底怎么说呢?(很多学生不说话了)师:想不出来用什么词形容了吧,它发生变化了没有啊?生:变化了。师:干脆用最朴素的语言语言吧,逐渐增高。赶快把这三个词送到三个乐章的后面,看谁批注得快(板书:逐渐变化)。师:乐章有变化,画面有变化,那我们在读得时候?生:也有变化。师:是吗?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它的变化,试一下吧!(学生练习读)师:你来读第一幅图,谁来读第二幅图?好,你来!谁愿意读第三幅图,就你了,因为你高高举起了手。生:他好像面对着大海……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生: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生:忽然……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师:是朝着,急于想表达你的感受,是吧!不错,都挺好的,把曲调的变化读出来了。下面我们男女生比赛读,女生第一幅画面,男生第二幅画面,一块读第三幅画面。(男女生搭配读)师:多好哇,时而舒缓,时而激荡,要是我们能把画面刻在心里该多好哇。下面让我们借助画面、借助板书,也可以一边理解一边把皮鞋匠联想的句子背下来。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谁背的画面多。 (学生自由背诵。)师:谁能背出一幅画面,请举手。好,放下手,谁能背出两幅画面的请举手。1、2、3、4、5,好,谁能背出三个画面呢?女中豪杰,男子也不落后,机会留给这个女生,好吧?生:背诵(不太熟练)。师:太了不起了,一分钟能背下来真不简单。如果我要再给你一分钟,你是不是就能背下来了。生:是。师:咱这样,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展示了,相信大家一定能。师:接下来,我们看盲姑娘联想的句子,还是第九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来。(生边读边画)师:我就不提问了,你们都读盲姑娘联想的句子,我听听。(生齐读)师:咱们来看,第9自然段都被横线慢慢地包围了,你们说,这些都是什么呢?生:想象出来的画面。师:(板书:联想),赶快批到你的书上。读读没画线的句子。(生读)师:没几句话,这些都是能用眼睛?生:看到的。师:或者能用耳朵? 生:听到的。师:我们把能用眼睛看到的(比如鸟儿在飞),耳朵能听到的(比如机器在轰鸣),叫做实在事物(实在事物)。这是写作方法表现的形式。如果我们在写实在事物时候,不用联想,效果会怎样呢?师:我们来对比一下: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觉得音乐好听极了,盲姑娘同样也觉得好听极了。这样写,你认为怎么样?生:不好。师:怎么不好?生:单调、简略……师:如果加上联想,能让文章变得怎样?生:生动、形象……师:表达的内容比较丰富,这就是联想的好处,以后我们写作的时候,写实在事物的话,也可以加上丰富的想象。联想都有标志的,一般会用上好像啊,仿佛啊,似乎等词来引起后面的联想,联想犹如树上的枝叶,实在事物犹如主干,两者都不缺,这棵树就变得枝繁?生:叶茂。师:变得有血有肉。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这种表达方法。十二、10自然段师:来看我们的最后一自然段,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生:陶醉了。师:什么叫陶醉呀?生:被迷住了、沉迷其中了…… 师:是,等他们苏醒过来。苏醒是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在这里是这个意思吗?生:不是?从音乐中回过来。师:从音乐中回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回去之后,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这首曲子---生:记录了下来。师:对呀,《月光曲》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其实,《月光曲》诞生的过程也是贝多芬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咱们倒着来看,这些都是皮鞋匠的什么?生:联想(板书:联想)。师:皮鞋匠的联想源于什么?生:贝多芬的音乐。师:对,联想是基于贝多芬的曲子产生的(板书:曲子)。由于曲子在发生变化,所以皮鞋匠的联想也在---。生:发生变化。师:那曲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生:一分触动、十分感动、万分激动。师:额,因为贝多芬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那贝多芬的情感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生:是因为……师:这首什么呀?是故事的情节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是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文章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衔接得天衣无缝。 师:好了,两个小时终于在煎熬中度过了,你有什么收获吗?给三个同学机会表达,机会永远留给自信的人,生:我知道了《月光曲》是在怎样谱成的。师:恩,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不错,这是你的收获。第二个勇敢的同学。生:我知道了贝多芬一生经历坎坷。师:你应该向贝多芬学习什么?生:学习他的坚强。……师:有收获,这节课你一定不是痛苦的,如果你愉快地话就对我笑一笑。(学生小声笑了)师:如果你心情超愉悦的话就狂笑一下吧!(学生乐开怀)师:好,下课。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