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一课时评课稿本节课完成的是《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这一课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早上听了朱老师的这一节课,整体感觉这节课,发现朱老师在教学中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体现六年级年段教学特点,深刻领会作者的编排意图,进行了恰当的语言文字训练。“一标四化”的教学方向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我从“一标四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来说说我的感受:一、定标(制定目标这一块):本节课朱老师制订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指导“鳞”(正确的应该是“粼”)的写法,“盲”的构字规律,“茵”、“霎”读音;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的高尚情怀。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三个目标的预设,不仅关注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任务(本单元导读中提到: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目标3就体现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其次关注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很有层次性,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关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和期望达到的结果。比如:第二个目标,也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的高尚情怀。】
这一个目标在制定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要求和期望达到的结果要求,对于《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只要求达到“了解”就行了,而对于: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的高尚情怀。关键词“体会”和“感受”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这才是教学的最终归宿。总的来说,三个目标定位准确,表述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也有层次性,对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明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目标):朱老师做到了目标问题化的要求。导入新课后,提出了一个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即:课后习题一提到的;“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在学生质疑和老师追问的基础上,提出这一中心问题,学生很容易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知道这节课该往哪里去的问题。三、落标(怎样完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在这一版块,体现了问题练习化的策略。目标1对于比较容易读错的的字,采用随文指导读或写的方式,落实识字、写字的目标。目标2、3的落实首先采用“读“的策略来实现。读的方式多样,并且每一次都有读的不同要求,层次性特别强,有一定的梯度。具不完全统计,本节课中采用的读的方式有:整体感知读、浏览读、抽生读、齐读、个性体验揣摩读、情感体验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强调某一个词或几个词读等。读的方式非常多,也有层次性,有梯度。比如:在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兄妹俩对话的这一部分,朱
老师采用读的方式就非常多,也有层次,先找同学读,再齐读、自主揣摩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并且在每一次读之前,都强调了读的目的性。可以说这节课老师对读的指导非常到位。体现读的层次性,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前面的读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的,而后面的读是进一步体验感悟前面内容的,层层推进。“读”是这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其次:目标2、3的落实还注重了“说”的训练。比如:开始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说对贝多芬的了解;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说读的体会;说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等等,着意进行“说”的训练。第三、聚焦关键词句,体会感悟。为了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住了“兄妹俩对话这一段(第三自然段)”、“环境描写这一段话(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盲姑娘激动地说这一段”。第四、创设情境。也是落标的一个亮点。如:开课、结尾的视频渲染,资料袋的使用,教师富有激情、有感染力语言、入情入境的引导,穿越时空的假设,丰富的课堂评价语言,都为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好了铺垫。另外,学习语文积累也很重要,所以这节课老师不仅落实了本节课教学目标,还落实了积累、倾听等这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比如:课前的背诵朗读精彩片段,播放视频让学生认真倾听。四、测标。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读的训练,一次又一次的说的训练,学生读出了人物的情感,说出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读的很好,说的也很好,也就完成了测标。
值得商讨的地方:1、开课把音乐和朗诵同步走,我觉得不太妥当。干扰了学生对《月光曲》的体验。2、面对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还没有落实,其实也可以及时总结本节内容,提出下节课的问题,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积极性。改进的策略:1、开课只放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月光曲》,直接导入新课。2、结尾部分还没有处理完就下课了,可以直接提出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嘎然而止,余味无穷,也是收课的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