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说课稿授课教师刘云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6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理解“人物心境和乐曲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主动和谐”的教学模式分清实在的事物和联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 四、 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讲课开始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的简介以及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让学生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这样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暗示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引出课题 。(二)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而文章并没有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而这一内容文章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为此,我让学生勾画出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合作学习,初步体会乐曲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播放月色海天的图画,即“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浪涌”。并配以月色海天图画相对应的《月光曲》情景朗读,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舒缓、明快、高昂变化。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音乐、美术、语文三门学科成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从而突破了重点,并让学生分辨了事物和联想。(三)了解人物心境: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贝多芬作曲的根源:夜深人静,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引起同情;遇见知音,非常激动;环境清幽,创作名曲。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憎恶社会的激情,使得贝多芬的心情在变化,而穷兄妹俩,特别是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体会了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她对劳动人民的关心、热爱。(四)强化朗读训练。在教学中,我贯穿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齐读、默读、品读、读句、读层等,通过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受到启迪,以求进一步体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实施起来并没有把它做好,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