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年级:六学科语文课题26月光曲课型准备课备课人:韦美英彭美香曾玉玲吴冬萍莫柳娜汤素永邓金梅覃香花覃继红石小艾学科组长:韦美英主备人:彭美香使用时间:2013年12月日星期【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清幽、陌生、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第九自然段。【学习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导入新课1倾听(全班)2汇报交流(个人)1、板书“月光曲”,问:同学们,你能结合课文注释说说题目的意吗?2、关于贝多芬贝多芬简介10
课前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和大家说一说。3、我们的课文后面也有一个关于贝多芬的资料袋,请同学们读一读,加深对贝多芬的认识与了解。4、贝多芬曾经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贝多芬和一对穷兄妹俩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你最想知道什么?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和创作乐曲为生。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隐忍着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乐九部,其中第三、第五、第六部又称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再加上第九部合唱交响曲,都是享有盛名的交响乐作品。除此而外,他还有《悲怆》等32部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弦乐四重奏曲及《庄严的弥撒曲》等众多作品。 《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一、揭题导入:1、第25课《伯牙绝弦》,讲述了一个真知己的境界。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德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学习一个关于他创作乐曲的故事。板书课题。2、结合注释,了解题意。3、引出音乐家贝多芬,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读课后资料袋加深对贝多芬的认识与了解。4、利用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引出对课文的学习。10
5、齐读课题,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预设: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二、初读,整体感知:1、词语意思“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谱写——写作乐曲。幽静——偏僻,清静。断断续续——时断时续,课文中指琴声不连贯。纯熟——功夫深,技术熟练、水天相接——水和天连在一起。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霎时间——极短的时间。恬静——很安静;宁静。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之中。苏醒——昏迷后醒过来。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美妙——美好,奇妙。波涛汹涌——形容水流翻腾激荡的样子。2、词义辨析清幽、幽静:10
都有幽雅、美和静的含义。“清幽”的“清”,有“亮、清朗”的意思。课文中指月光那么亮,那么美,也给人宁静的感觉。而“幽静”则没有这样的意思。生疏、陌生:都是形容词,都含有“不熟悉”的意思。“陌生”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初次接触而不认识,不熟悉。“生疏”指对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接触过,因时隔久远而又不熟悉了。此外,“生疏”可指情意疏远或感情淡薄,“陌生”不能。3、近义词幽静(宁静)清秀(秀丽)纯熟(熟练)恬静(安静)陶醉(沉醉)4、反义词幽静微弱陌生苏醒纯熟断断续续5、多音字组词:曲散卷6、强调读音的字:茵(yin)券(quan)霎(sha)7、课文主要内容10
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8、课文分段及段意第一段(1):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第二段(2-3):讲贝多芬在茅屋外听见琴声。第三段(4-7):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第四段(8-10):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9、结合刚才的初读和课前预习,第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总的介绍)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2——10自然段)写弹《月光曲》的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9自然段)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4三、课堂小结二、明确目标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三、自学1.自学(个人)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加以理解。(个人)3同桌之间互读生字,互相正音。(双人)4、同桌互相交流补充完成任务2、35自学任务4(个人)1.出示自学任务单:①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画出生字、新词,加以理解。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动笔为课文分段,理清文章脉络。④找出文中描写月光曲的段落认真读,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四、交流自学情况(1)同桌交流自学中自己已经学懂的问题。(双人)(2)A类生帮扶B、C类生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小组)(3)A类生把仍未解决的题板书在黑板上,C类生板词语的解释。(小组)巡回指导五、小组展示1、小组长组织本组员学习,并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小组)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问题展示。(小组)巡回指导六、检测完成《同步练习》中的字词题。(个人)个别指导七、小结倾听(全班)口述教后反思:10
兴宾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年级:六学科语文课题26《月光曲》课型展示课备课人:韦美英彭美香曾玉玲吴冬萍莫柳娜汤素永邓金梅覃香花覃继红石小艾学科组长:韦美英主备人:彭美香使用时间:2013年12月日星期【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美。2、准确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学习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中的感情变化。2、难点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导入倾听、交流(全班)讲述通过上节课的读书,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节课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一、复习旧知1.听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走进文本,品悟美(一)领略人格美《月光曲》一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教学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10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写实与联想两者结合的作用。的心灵美,使学生受到人格力量的陶冶。这一环节重点品读以下句子:句子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小姑娘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曲子、喜欢音乐、对音乐的追求、音乐的痴迷、音乐的热爱)句子2: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从盲姑娘哥哥的话中你又有什么感受?你会到什么?(体会到了哥哥内心的内疚、无奈、悲伤及对妹妹的怜惜。)句子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这3句话,侧重语意的领会。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体会兄妹俩手足情深、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感人之情,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体会贝多芬的感情变化(被兄妹两地深深感动了),进而体会到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句子4、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10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贝多芬觉得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真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小结:子期从伯牙的琴声里听出了高山听出了流水,盲姑娘从贝多芬的琴声里听出了感情听出了贝多芬自己,真是知音啊!伯牙摔琴谢知音,贝多芬再弹一曲也是为知音。这就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之源)(二)感受意境美句子: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小结:这如梦似幻的情景就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灵感来源。)(三)感受文之美《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本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让学生在朗诵中领略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小结:此时,即使我们没亲耳聆《月光曲》,也能通过充溢着优美意境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10
这就是联想的作用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表达情感更深刻。)(四)品味艺术美。《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课文中,美妙的琴声让兄妹俩深深“陶醉”,“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这些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从而切身体会音乐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二、拓展训练1.每周一,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联想到了什么?2.当你听到《文明在哪里》这首歌时,你联想到了身边的什么?板书设计: 月光曲贝多芬 听谈话——感动 传说 弹曲子——激动 热爱音乐 即兴演奏——激情澎湃 同情穷苦人 记录曲子二、明确目标读目标(全班)出示目标三、分配任务选择展示任务(小组)出示任务:1.品质美2.乐曲美学法指导:快速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品一品,写上自己的体会。点拨:各组自选的展示内容可以相同。根据学生选的内容作指导。四、展示准备准备展示(小组)到各组指导学生,做展示前的学情调查。五、大展示展示、补充、质疑。(全班)点拨、追问追问1、贝多芬从这段对话中听出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我们再读读贝多芬的名言你体会的了什么?追问2、听到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吧?”句子中的两个“您”读法一样吗?贝多芬心中又有什么感慨?他的心情又是如何的?追问3、有了创作的激情,又是什么给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呢?追问4、通过品读第九自然段,你对穷兄妹及贝多芬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还可以从文中什么地方可看出六、拓展1、交流读后的感受(全班)出示任务单:仿照第九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七、小结倾听(全班)讲述九、检测完成《同步练习》的作业相机指导教后反思: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