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光曲实用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26.月光曲实用课件

ID:966588

大小:5.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6、月光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你知道他是谁吗?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钢琴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他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大成,开浪漫派先河,对欧洲音乐艺术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终年57岁。 学习生字新词莱茵河入场券盲姑娘幽静蜡烛陌生微波粼粼波涛汹涌yōulínquànlàxiōngmángmòLáiyīn眼睛瞎xiā 一缕lǚ恬静记录tiánlù琴键jiàn学习生字新词霎shà 传{chuánzhuàn弹{tándàn传说传单传记弹琴子弹弹弓多音字组词弹棉花 幽静蜡烛谱写失明洒满纯熟清幽琴键微弱陶醉苏醒飞奔记录恬静皮鞋匠莱茵河陌生人盲姑娘霎时间断断续续微波粼粼水天相接波涛汹涌 近义词清秀——纯熟——恬静——陶醉——霎时间—幽静——微弱——陌生——纯熟——断断续续—反义词秀气熟练安静沉醉一刹那喧闹强烈熟悉生疏连绵不断 词语注释:幽静:优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一瞬间。莱茵河: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全长1320千米。恬静:安静、宁静。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和天连接在一起。波涛汹涌:形容大浪猛烈地向上涌。断断续续:一会儿中断,一会儿继续。 词语注释:谱写:写作(乐曲)等。入场券:指进入某些活动场所的凭证。清秀:美丽而不俗气。苏醒:昏迷后醒过来。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比喻处于美好的境界中。 恬静——安静-----幽静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不同的是,“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安静”除了表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的干扰。“幽静”表示在一个比较偏僻,大的环境里,显出的那份寂静。(1)夜深了,周围()极了,一切都在沉睡中。(2)姑娘那()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3)老人家就喜欢住在远离嘈杂,()的地方。安静恬静 幽静——清幽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不同的是,“幽静”是优雅寂静,“静”有安静的意思;“清幽”是秀丽而幽静,“清”含有秀丽的意思。(1)春天的樱花公园,()的林中小道上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2)这片树林远离大路,树木茂盛,显得很()。清幽幽静 苏醒——觉醒这两个词都指醒过来,结束了原来好像睡着一样的糊涂状态。但“觉醒”指觉悟,用在思想上,表示认识问题从不清楚到清楚;“苏醒”原来的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指人失去知觉后得到恢复。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用来描写出神后的清醒。(1)在巨大的教育攻势下,他终于()了,向人民政府交待自己的罪行。(2)他刚()过来,就忙问:“那些书受损失吗?”。觉醒苏醒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完成导学练案147页第三题-自读自悟。小组讨论: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按“总起---传说”的写作顺序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课文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总起句,说月光曲是这样谱写的。传说月光曲的谱成的经过。 月光曲谱成的经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又分为三层: 课文部分第一层:(第2--3自然段)第二层:(第4--7自然段)第三层:(第8--10自然段)写贝多芬在茅屋外面听到琴声和一对兄妹的谈话。写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写贝多芬弹奏并记录《月光曲》。 思考:1.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介绍贝多芬,引出《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是全文的总起句。 2.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3.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4.他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 1、“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3、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用——画下来。4、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1、“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多芬的曲子,但弹得很不熟练;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这样就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1、贝多芬在小路上散步时听到了什么?2、随便说说指的是哪一句话?她真的只是随便说说吗?为什么要对哥哥这么说? 我认为妹妹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意思?A、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我根本就不想听音乐会。B、哥哥你不要伤心,这音乐会对我来说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C、妹妹在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着急,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选择:C 1.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2.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3.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方式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呢?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第一个“您”是表示猜想。第二个“您”就很肯定。1、“多纯熟”“多深”是指的什么?“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2、句子中两个“您”各指什么?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也感受到了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心潮澎湃,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竟然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正因为遇到了知音,也出于对她的同情、尊重和理解,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 1、贝多芬一共弹了几首曲子?分别是什么?2、文章中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一首曲子的?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二首曲子的?3、盲姑娘知道为她演奏的人是贝多芬吗?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两个句子中的“刚才”分别指什么时候?第1句中的“刚才”指的是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断断续续弹得曲子。第2句中的“刚才”指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的第二首曲子。 3、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什么?“您,您……”表达了盲姑娘怎样的感情?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她从琴声中体会出演奏者的“感情多深”,从“纯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者就是贝多芬。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答:因为贝多芬听到茅屋里传出自己的钢琴曲,又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后,他为他们生活在穷苦生活中,仍热爱音乐、追求艺术所感动,所以他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当弹完一曲后,看到盲姑娘这么热爱音乐、懂音乐,并且还拥有着善解人意的心地和真挚的感情,更让他激动。面对纯洁、善良、酷爱音乐的盲姑娘,贝多芬思绪万千,心情激荡,所以贝多芬决定再给她弹一曲。课后问题 1、“清幽”是什么意思?“清幽”的意思是:秀丽、幽静。2、这句话是实写还是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实写。从“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个句子看出来。3、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我们体会到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俩带来了什么呢?《月光曲》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呢?(请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出来。)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为什么听着贝多芬弹的乐曲能让兄妹俩联想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这说明了什么?(乐曲太美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二、阅读第九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请用“﹏”画出文中写实的部分。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惊涛拍岸)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景象?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 写实的:文中第8段全是写实的句子。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第9段里的写实句子。) 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的景象: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下面的图形顺序。()()()312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1、舒缓———明快————高昂2、明快———高昂————舒缓3、高昂———明快————舒缓1 课后问题2、默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再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答:皮鞋匠兄妹听着琴声,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那洒遍银光的微波粼粼的海面的清幽景象,仿佛是穷兄妹俩淳朴、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那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的明月,发出了清幽的月光,仿佛在歌颂、赞美穷兄妹俩的聪慧和美好的心灵。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贝多芬在替兄妹俩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抗议,为兄妹俩鸣不平。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勤奋好学,可是,就是因为她贫穷所以没钱去听音乐会,更不能到音乐院校去学习,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引起了贝多芬的联想,都体现在了这首《月光曲》中。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地脸上。”“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从这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教你写法:本课既写了故事中的人物所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又写了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本文就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富有生气。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所存储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但是任何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由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的。 这美妙的音乐让你陶醉了吗?下面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曲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