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重难点解析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借着清幽的月光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艺术的魅力”。这篇课文是第八组的第二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月光曲的意境美,从而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作用。教学目标重点学习第九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月光曲的意境美.教学重点从第九自然段找出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相结合的作用。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月光曲》的意境,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展开想象。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音乐的圣殿,用心灵倾听,乘着音乐的翅膀,用想象把音符变成文字,将旋律转化成画面。1、播放课件《月光曲》,请学生静静地欣赏,然后交流听音乐所想象到的情景。2、思考: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描绘出《月光曲》的意境(第九自然段)【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为“艺术的魅力”,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一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二是乘着音乐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中,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想象的画面,让音乐与语言没有界限,把音乐的感受与语言的发展结合起来,避免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使语文学科产生错位,甚至丢失自我。二、分析内容,体会联想的作用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用“”画出文中实在事物。(2)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3)如果把联想的部分取掉,文章会变得怎么样?【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启发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三、品读揣摩,入画悟情1、教师范读,想象画面学生听师朗读并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2、根据描述,展示画面(1)四人为小组动手画一画所描述的画面.(2)反馈交流,教师相机出示三幅画面。(出示课件)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风卷巨浪波涛汹涌3、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月光曲》的曲调。(出示课件)(1)反馈交流(2)思考练习,出示课件(3)教师相机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轻柔舒缓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刚健明快风卷巨浪波涛汹涌————高昂激荡小结:首先用优美、抒情的语气;接着语速略快;最后语调激昂,语速更快。【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体会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幻着学习的深入,让语言与音乐在高层面上相通相谐,应当是本文最大的优势,而连接二者的桥梁就是自由的想象,通过丰富而自由地想象,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进而把画面转化为旋律,这是艺术的提升,是语言的提升。四、配乐朗读,体会悟情1、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同桌齐读、小组齐读以及个人读第九自然段,并选出最佳朗读同桌、小组以及能手,并说出为什么?2、集体朗读,读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理解。【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引导朗读的感情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光曲》的美妙,朗读的语调应该是柔和、抒情的,只有部分地方,如描写起风浪涌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节奏应快些。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引导学生读出乐曲的优美,人物的感情来。四、小结今天,我们体会了在记事中加入联想的表达方法,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能使我们的文章更深刻、感人。我们也学习了以朗读的形式感受《月光曲》的美妙。五、布置作业用一段话写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并展开联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话”的求知空间,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立足文本,超越课堂,每一节课我们都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把搜集或查阅资料看作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有惊喜,更有收获……只有这样,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轻柔舒缓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刚健明快风卷巨浪波涛汹涌————高昂激荡【设计意图】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渗透了文章的内涵.,让学生清晰地记得这节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