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少年闰土课题少年闰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精髓。在教学中,教师遵循着学生的认知、智力与情感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合作探究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积累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并依据“我”与闰土的离别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的小练笔;最后帮助学生透视文章的写作背景,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词,并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畜生、明晃晃、碧绿、郑重、允许”等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少年闰土》,完成课前预习练习。(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点题入文。(用时:5分钟)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出示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2.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1.学生看图片,听老师的讲解,发挥自己的想象。2.和同桌交流自己上网查阅的资料。1.请你试着填一填。鲁迅原名______,字_____,_____人。1918年5月,首次用___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出示自学提纲:(1)自主朗读课文,读准音,认清形,查找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义。(2)不理解的词句作上记号。2.检测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3.小组交流,自己对课文中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1.自主学习课文。2.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收获。(1)自学生字词的过程中,发现难写字:厨、套;多音字:畜。(2)借助字典、词典解决不理解的生字或词语,如:祭祀、值年、郑重、弶、潮汛等。(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与闰土相识、听闰土讲海边趣事、与闰土分别)(4)选取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小组成员听。3.全班交流,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看拼音写词语。cháoxùn()chúfánɡ()zhènɡzhònɡ()yǔnxǔ()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贝壳()地刺去()的经历()地逃走()的圆月()地离去()的西瓜()地觉得3
三、图文结合,初识闰土。(用时:15分钟)(一)回忆探究闰土。1.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插图,请学生欣赏。教师提示: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谈一谈自己的想法。2.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品析作者的描写方法。(二)探究“与闰土相识”部分。1.读中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因素。2.教师小结。1.学生畅谈自己的观察收获。2.(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2)组内探究作者的描写方法,全班交流。(作者在此分别运用了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的方法,笔墨不多,但读来生动,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闰土相识”部分。(1)多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读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小组内交流: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是怎样写的?在表现人物性格时是怎样写的?4.根据原文填空。____的天空中挂着__的圆月,下面是___的沙地,都种着___的西瓜。其间有一个___的少年,项带___,手捏___,向___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5.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其间只知道无端稀奇素不知道如此如许从来不知道希奇其中单知道无缘无故四、随文练笔(用时:5分钟)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2.指导学生练笔。1.选取一个有特点的同学,写写他(或她)。2.读读自己的练笔,让同学猜猜自己写的是谁。6.用几句话描写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学习重点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进行想象表达。1.图中有什么人物,他们正在做什么?2.看了图片,你最想做什么?1.仔细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内容。2.谈谈自己由图片想到了什么?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通过_________的回忆,刻画了一个_________而又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二、品读探究,再识闰土。(用时:25分钟)(一)品读“雪地捕鸟”。1.利用课件辅助学生赏析文中“雪地捕鸟”部分的内容。2.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1.小组合作,交流“雪地捕鸟”。(围绕捕鸟的条件、捕鸟的过程、捕鸟的结果以及作者在描写捕鸟过程时所运用的动词和这些动词的用法这几个方面进行交流。)2.小组合作,交流。(1)认真观察课件图片,认识“獾猪、刺猬、猹、跳鱼儿”。8.佳句赏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1)“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教师小结。(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参与情况、合作交流情况、对内容与写法的把握能力、朗读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表扬或鼓励性总结。)(二)品读“看瓜刺猹”“沙滩拾贝”。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朗读,注意人物的语气。2.利用课件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獾猪、刺猬、猹、跳鱼儿”。3.引导学生谈谈闰土留给自己的印象。4.总结:闰土的心里有着这么多稀奇有趣的事,真让我们羡慕啊!5.指导学生朗读第16自然段,品味作者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我”和往常的朋友们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2)闰土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3)作者在这里运用对比写法是要突出什么样的情感?(三)赏析“离别”。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找出“我”和闰土在分别时的各自表现。2.想象“我”和闰土再次相见时的情景,交流。(2)认真观察图片,结合课前资料,理解“潮汛”。3.全班交流闰土留给自己的象。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6自段。(1)小组内探究:“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与自然界接触少、视野狭小。)(2)全班合作探究:闰土的生活环境。(广泛接触大自然,生活丰富多彩。)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汇报读后收获。(1)“我”急得大哭,闰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别后互赠礼物。(2)独立想象,几年后,“我”和闰土相见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形。(3)全班交流自己的想象。(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线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怎样理解画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给加点的字或词语换一个词,使句子意思不变。(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2)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10.判断对错。(1)课文写的是“我”的回忆。()(2)闰土捕鸟,反映出他的机智勇敢。()(3)从闰土捡贝壳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丰富多彩。()(4)“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此句的两个破折号都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1.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2.布置作业。(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2)继续搜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并进行阅读。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2.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板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