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特别是闰土“月下刺猹”的小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然而,细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7课的插图,我们不难发现图和文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首先,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闰土仅是一个十来岁孩子,用手“捏”一柄钢叉,他有那么大的力气吗?再说,月光朦胧,西瓜滚圆,瓜蔓蔓延,一分神钢叉会不会从“捏”中滑脱,再者闰土会不会一心只在猹身上,不留神摔一跤,猹没捉到,却误伤了自己的脚。显然“捏”未免让人有点放心不下!相比之下图中的“握”,特别是“反握”更显得稳当,而且更便于发力。我想大师若尚在人世,老人家也许不会被这样的发问而激怒吧?因为他本人也在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的信中就说到:“猹”字是他根据乡下人所说的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可见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向大师发问,而大师又是那样谦恭地给予解答。其次是:“闰土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尽力”一词可见闰土真是卯足了劲,用上了力。勇敢的小英雄形象也随之跃然纸上。而细观图中的动作不难发现,右脚在前,右手“捏”叉,犹如行走时右胳膊在前、右腿也在前一样,这样动作极不协调,能保证不摔跤就有待商榷,更何谈发力?倘若说闰土是左撇的话,右脚是可以在前,不过图中就应该改左手“捏”钢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