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分析:《少年闰土》是人教课标实验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初识鲁迅”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鲁迅先生所写。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醴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力目标:1、通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2、引导学生在品读关键的句段中体会人物特点,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冃标:1、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2、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了,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了,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上册后半学段,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鲁
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还有,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学生查资料。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复习引入。1、齐读课题2、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看瓜刺独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沙地观鱼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字里行间,同闰土一起去感受那份乡间往事的乐趣。【设计意图:对课文进行整体回顾,温故知新。简洁、明了的板书,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主线,使学生自然进入语文课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提出问题,明确目标。阅读提示:默读课文,从四件事中,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抓住里面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体会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学习要求,走进这几个精彩有趣的画面。【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口于问题和质疑。“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学生汇报,随机点拨。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学生汇报,教师着重点拨:(1)雪地捕鸟:闰土是个捕鸟高手。①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桃谷、一拉”等词语中可以看出闰土经验丰富。②看图:这些鸟你见过哪几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③朗读指导:读出趣味来,表现闰土的自豪感。(想像:闰土在讲这
件事时带着怎样的神情?)(2)看瓜刺醴:闰土很机智、勇敢。“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轻轻的走去”“有胡叉呢,——油一般的滑”(体会、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①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圈出闰土刺独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②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轻轻的走去”请大家轻轻的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耍把麓吓跑了。指名读。声音太大,会把独吓跑,谁再读?这次好多了,但捏字,读的还不够轻。比较句子:捏换成拿可以吗?(不可以,捏的动作很小很轻,动作大了,独就跑了。鲁迅学生用词是多么巧妙啊!)再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一轻轻的走去”替闰土担心啊,接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一轻轻的走去”③虽然独会咬人,而且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他是多么机智勇敢啊!同桌练习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一人读闰土的语言,一人读我的语言。④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那看瓜刺醴的形象却深深印在我脑海中。齐读第一段。读了这段,你感受到了什么?色彩美:深蓝,金黄,碧绿(看图)美美的读读这句话。勇敢:尽力的刺去。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句话。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一分钟背诵。生看图试背诵第一段。【设计意图:读书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方法,课上充分发挥学生朗读的作用,以读代讲,体会人物形象。授之以渔,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加深理解闰土的特点。】(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
师过渡:无论是在夏夜的看瓜刺樓,还是大雪纷飞的雪地捕鸟,这些希奇的事都让我们感受到那无穷的童趣,现在让我们赤着脚跟着闰土一起到海边拾贝売,看跳鱼吧。让我们用读书声去感受这份快乐!(配乐读)指名读(两人)师问:从这两件事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呢?见多识广引导生看图:鬼见怕,观音手,跳鱼【设计意图:采用了有详有略的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学时间,在配乐朗读中感受闰土的形象。】(4)点拨难点,学习第16自然段。师:(指着板书)同学们看,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再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听了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指名读16自然段。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和我往常的朋友都不知道,请看句子。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当闰土在海边拾贝壳,看跳鱼儿时,他们都和我一样不知道()。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不知道()。闰土在看瓜刺独时,他们都和我一样不知道()o师:他们和我为什么不知道这些事呢?这是因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出示句子读了这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出示课件:“四角的天空”师:同学们,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啊,你们一起看吧,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啊!大家抬头看到这样“四角”的天空,你会想到哪一个词?(井底之蛙、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等)师:是啊,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呢?师引导想像: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O师:当闰土在海边的拾贝的时候,我O师:当闰土在看瓜刺的时候,
我师:当闰土看跳鱼儿的时候师:是啊,孩子们,想想,“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多么狭窄,我们多像一只只井底之蛙啊!我多么想跟闰土一起去做这样的希奇事啊!师:读到这里,你们觉得四角的天空还仅仅是指那小小的一片天空吗?它还指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少年鲁迅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感情。【设计意图:理解难点句子,采用了教师引导,进行细节设计,引导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说岀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5)训练写作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对好朋友最后还是要分别了。请同学们想象,临走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看看这幅图,写一写他们离别时的场景。①学生习作,教师指导。②师生交流。【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及时的小练笔,不仅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够体会作者和闰土依依不舍之情。】(6)拓展阅读三十年后,他俩又见面了,不过中年的闰土改变太大了,阅读同步材料81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兴趣的话,请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设计意图:把阅读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四、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少年闰土已经深深刻在了你的脑海中,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时重点抓住了哪些描写方法?希望我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加以运用。板书设计: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看瓜刺麓机智勇敢敬佩海边拾贝见多识广向往看跳鱼儿知识丰富教学反思:《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反思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如下几个特点:1、研读文本,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这节课,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还课堂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灵活处理汇报方式。在交流中,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丰富课文的内容,以较短的时间在整体上感知了教学内容,凸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一一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2、教师点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壁,教师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会对疑难豁然开窍,教学也由局部向整体推进。本文有个难点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硬邦邦地要孩子们从字面上理解,我想有点难,于是我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理解。当闰土看瓜刺樓、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干什么?孩子们发挥口己的想象,有的说“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说“我”可能在读四书五经,还有的说“我”可能在背古诗……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再对比一下闰土和“我”的生活,学生就自然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只看得见“四角的天空”了。在理解中又一次凸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领悟少爷们的心声,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3、课堂练笔,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练笔实践于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习惯、个性、思维、人格等在想象、交流中得以真实的再现,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学生在汇报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了口语表达的组织能力。但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我应大胆“放手”,先引导学生归纳学法,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此外,我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要加强。这与我本身的文学修养息息相关,应活到老,学到老。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探究是主动学习的核心,今后,我将继续以这个主题来指导我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口主学习,自主发展,真正做到“给孩子一个探究的空间”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