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余艳春教材简析:本课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周哗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作者回忆并记叙了她对伯父的印象最深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教学要求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淡“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教具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4.介绍作者及背景。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⑷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①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②理解词语。殡仪馆:供办理丧事的地方。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冠,读“guān”,帽子。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⑵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五件事)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⑶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①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②指名反馈,全班交流。一、深切的怀念二、谈《水浒传》三、讲“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二、谈读“水浒”三、笑谈“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⑶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⑴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⑵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四、课堂小结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⑴学生自由发言。⑵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品质。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义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新词。2.思考课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