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 _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 _2

ID:968911

大小:1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蔡元培认为: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因此,我对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先试后导式学习是指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运用情感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去尝试学习,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然后就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互动,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一、自学存疑,强调学生自学、自悟、自得现代教学思想认为: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能,对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成功充满信心。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实践、依靠自己的劳动,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现知识。如:学习谈《水浒传》这一段,我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找出最值得研究的词语或句子,通过独立思考或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研读,然后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种探究学习,既有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群体的讨论切磋,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二、质疑答题,强调教师的点拨、点破、点化 质疑能问,已知知识大半。对于学生学习探索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启发、思维互补,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尝试实践取得成功。在教学谈‘碰壁’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先同桌商量一下,解决不了的,再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讨论。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发扬协作学习的精神,做到思维互补。而在学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时,教师就需要及时地加以点拨,点拨不够,还需点破、点化。《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中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启发和点拨。这里我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鲁迅面对白色恐怖坚持斗争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说这句话的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还有,在学了谈《水浒传》这个故事后,学生只懂得鲁迅对侄女的关心和爱护,还不能完全理解他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和帮助,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出示补充介绍鲁迅关心帮助广大青少年的图片和解说,使学生能充分感悟鲁迅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品格。三、激疑拓展,强调求实、求活、求新激疑拓展强调的就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创造的成功。在本课结束前,我设计了一个启发学生想象的拓展训练:假如你现在在万国殡仪馆里,你想对鲁迅说些什么?让学生给鲁迅写幅挽联或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为通过前面两个故事的学习,教师对一些必要的课外资料的补充介绍,学生对鲁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鲁迅的敬佩之情也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而越来越深厚,情到深处不吐不快,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被又一次激活。他们在想象的过程中进行着创造性思维,体验着创造成功后的喜悦。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学生语文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显然,传统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测验方式已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育特点。首先,现实中单调片面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误解:考高分的学生是好学生;班级平均分高的教师是好教师;升学率高的学校是好学校。量化的分数成了主宰命运的上帝,成了区分好与不好的标准。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的负面影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变成了为考试做准备,而不是为学生生活做准备。其次,传统语文测验方式只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运用,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进行简单评定,忽视了语文素养的丰富内涵。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1]可见,简单沿用传统评价方式可能会使语文素养中许多有价值的内涵得不到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趋于片面简单化,长此以往将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传统测验方式只能静止地看到学生的表面现状,却无法深入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及预测学生的学习潜力,只根据几次不同质的测验也无法动态地分析学生进步、稳定还是退步。第四,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到了这个阶段自我评价已相当谨慎,且愿意讲出自己的不足。然而,传统的测验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只是扮演一个被告的角色,仅仅受测者。因此,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构建一个符合语文教育发展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先进的学生评价理论,对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展趋势的评价。进行全面、客观、综合、动态的分析评价。其中语文综合素质包括语文读写听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几项内容,发展性评价是指该评价不是一时一次的评价,而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并预见。一、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依据及实施原则 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评价的内容结构上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述:人的发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表现在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内容时,不仅重视语文能力要求,而且更强调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内容评价,对于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不因在目前考试内容中没有具体体现而被忽视。同时,在制定评价目标及作出评价反馈的环节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教师和家长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由教师通过学生日常表现资料的积累分析出每位学生的发展潜力及目前的优势和不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智力倾向,而表现出来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智力,也可能是几种智力;各种智力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轻重之别,每个人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在评价过程中,还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评价建立在多方协商的基础上,从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确定到评价结论的得出,教师都应该与学生甚至是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多方切磋才能保证体现不同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体现在形式上不仅有教师评、学生自评,还有学生互评、家长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也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关于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具有可变性的主张,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多元的特点,并且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过程,强调收集日常资料的重要性。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直接依据是语文教学论及各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此确定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项目为: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前四项采用等级评价,后四项运用质性评价。根据语文教学论以及有关语文素质培养的论述,并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确定阅读评价项目可以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写作项目可分为: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运用表达方式能力、修改文章能力;听话项目分为:听知能力、听评能力;说话项目分为:语音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语音、表情、手势表情达意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