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ID:969227

大小:42.1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1课时【教材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在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明了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教学本课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使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还可在理解整首诗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两类不同的人,他们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同,从中感受到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这首诗意蕴深厚,但教学时注意不要把本首诗的主题过分拔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加深对鲁迅的了解的同时真切感悟到做人的真谛。【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课前准备】布置任务:学生结合“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搜集、整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资料,为课堂学习作好充分准备。8/8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是鲁迅逝世9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写下的纪念鲁迅的文章。在鲁迅逝世13周年时,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臧克家是怎样纪念鲁迅的。(板书: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2.作者介绍。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代表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古树的花朵》《凯旋》。3.创作背景。我和鲁迅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臧克家文集第12卷》设计意图:通过已学课文自然引入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创作背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随文识字)xiǔ不朽(2)学生自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2.思考:诗歌标题“有的人”是什么意思?“有的人”的人生观有什么不同?8/8 预设:“有的人”指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一种是像鲁迅那样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3.梳理诗歌的结构。预设:第1节写了有哪两种人,第2-4节写了这两种人的不同人生观,第5-7节写了这两种人的不同结局。设计意图:在自读中掌握诗歌大意及结构。借助读诗,使学生感悟“有的人”其实指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过渡: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看看吧!三、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朗读诗歌,说说两种人的不同之处,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2.探究方法(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内交流。(2)对比朗读对应的两节,结合补充资料,说说两种人的区别,重点体会鲁迅的人物形象。(3)组内交流第1节中“活”与“死”的不同含义。(4)选派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学生再次朗读,体会鲁迅精神。3.探究活动Ø自由朗读诗歌,说发现。引导: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点拨:从每节诗歌描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爱憎情感等角度思考。预设1:每一节都写到两种人,每一节都是两种人的对比。(板书:对比)8/8 预设2:诗中小节之间的内容是相对应的:第2节和第5节;第3节和第6节;第4节和第7节。Ø对比朗读对应的两节,感受两种人的区别。(1)学习第2节和第5节。①引导学生用两种形式朗读。竖着读:读完第2节,再读第5节。横着读:读完一类人,再读另一类人。第2节第5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人民把他摔垮;有的人给人民作牛马的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②学生说说两种人的区别。有的人:作威作福。有的人: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③补充资料,加深学生的感受。m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m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鲁迅《野草》m回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为黄包车夫包扎的情景。(2)用同样的方法分组学习第3节与第6节,第4节与第7节。①学生交流第3节与第6节。第3节第6节8/8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的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补充资料:m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m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题辞》节选点拨:臧克家在诗中写的“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取材于鲁迅的《野草》。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②学生交流第4节与第7节。第4节第7节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的下场可以看到;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小结: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人民憎恶他;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人民爱戴他。Ø学习第1节,交流“活”与“死”的不同含义。引导:两个“活”字和“死”字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8 预设1: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预设2: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点拨:第一处指人活着,但是精神死了。第二处指人死了,但是精神永存。(板书:死活精神永存)引导:怎样的人虽死犹生?仅仅是鲁迅吗?预设: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虽死犹生,鲁迅是千千万万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中的一个。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臧克家还这样评价鲁迅:“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Ø朗读赞精神。(1)播放情境课文(跟读视频),学生跟读。(2)读名言总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总结:鲁迅先生关爱劳动人民,与反动派不懈地进行斗争。他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虽然他离开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3)再读诗歌。设计意图:通过两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两种人的不同之处,学习诗歌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材料的补充阅读,结合学过的课文,再次深入感受鲁迅的形象。通过交流关键词的含义,再次体会鲁迅的精神。四、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这首诗8/8 通篇采用对比的表现方法,以凝练的语言,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讴歌鲁迅的同时,启迪我们向鲁迅学习,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希望同学们能够将鲁迅精神发扬光大。五、拓展延伸过渡:诗人臧克家并没有见过鲁迅,却对他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默读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节选,思考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节选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但世间又有一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是并要孙子曾孙都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一个问题;而我是愿意平和的人,所以对于这问题,现在不能解答。鲁迅1919年10月引导:思考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预设: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鲁迅是个为他人着想,即使去世了还留在人民心中的人。读了鲁迅的话,我们知道他还是一个为了后代能更好地活而愿意肩住黑暗的闸门,牺牲自己的人。六、布置作业收集有关鲁迅的名言、故事、著作等,办一期以纪念鲁迅为主题的手抄报。【板书设计】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8/8 有的人死——活对比精神永存8/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