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梭罗《寂寞》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五课、梭罗《寂寞》

ID:969228

大小:58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寂寞美·梭罗 寂寞梭罗是19世纪最广为人知的美国作家之一。一八四五年七月,二十八岁的亨利·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畔林地上的木屋,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身体力行他的“简单生活”哲学。他在木屋中住了二十六个月,完成了《瓦尔登湖》初稿的大部分。这部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的不朽著作,使美国文学自然主义的先驱人物梭罗的名字为世人所熟悉,并且永远怀念。由于这部作品,后人已经把他和瓦尔登湖紧密连结在一起。1985年在《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位居榜首。如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评价:一百五十年常销不衰的绿色心灵 圣经,它与《圣经》等同时被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 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你是怎么看待的?思考 梭罗研究专家哈丁:《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 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写作背景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森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什么才是快乐?梭罗认为寂寞才是快乐。向宁静靠近的最好方法是寂寞。寂寞是最好的伴儿,因为寂寞帮助你思考,引导你去认识自己。也许只有在寂寞中,人心才能宁静下来;只有宁静下来了,人才会去思考自己;而只有思考了,他才可能认识自己。你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吗?能就让我们共同来感悟梭罗笔下的《寂寞》(板书)。去感受与大自然融合的惬意,用心去思考…… 译序:“《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享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徐迟 易读错,请注意涟漪yī摇曳yè臭鼬yòu蓊郁wěng鳘鱼mǐn忧悒yì酢cù浆草 宁静——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牛蛙鸣叫夜鹰歌唱杨树摇曳晚风吹拂微波荡漾生灵安适 1.作者写牛蛙夜鹰赤杨和白杨等生物,一种平缓亲密之情融于其中,究竟原因是什么?作者把自己看成了大自然的一分子,看成了瓦尔登湖的一员,看成了动植物的亲密伴侣。 邻居在一英里外看不到房子地平线被森林包围起来离新英格兰也像离亚洲和非洲一样遥远没有一个人经过我的房子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人或最后一个人春天,人们垂钓只能钩到黑暗而已寂寞——跟生活在大草原一样 2.在强调我居住的地方的寂寞境界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寂寞?从我周围的空间大邻居的遥远和渔人偶尔来钓鱼三个方面。3.“在这里离新英格兰也像离亚洲和非洲一样遥远”这句话有何作用?进一步说明我的“寂寞”,我拥有自己的小世界,是作者内心愿望的一种流露。 我的地平线全给森林包围起来......我有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作者用诗一样质朴自然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以及自然带给自己的感受,在作者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完美,森林、草原、日月、星星,这些常见的景物仿佛都活过来,具有了神奇的吸引力。 4.为什么作者说“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作者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且并不用一种短视的,着眼于眼前利益的目光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切。自然中任何事情都有其好的一面,作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当这些思想占据我的时候,温和的雨丝飘洒下来,......从此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邻居这回事。解说——作者把雨声——这大自然的音响比作自然的恩赐和关爱,这自然的音乐如此美妙动听,寂寞早已不知去向,作者用心体悟自然的一切音色,作者或许把自己融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下,有的只是熟悉、甜蜜、关爱、兴奋。 怎么理解“最接近万物的乃是创造一切的一股力量”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而梭罗不是“泯灭差别”,而是“创造审美”,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以非功利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 怎么理解梭罗的“德”呢?这是作者的世界观、自然观;人与自然是应该是平等的;人是自然的一员;世界应是纯洁干净的。 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解说——这个排比句增强了语势,而且将自己看成了大自然的普通的一员,消除了自己作为人类的优越感,这是对大自然的爱,也是对自然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追求,更是对自然的尊重。 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解说——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甚至说是相通的,当作者带着一颗虔诚敏感的心灵去感悟体察自然时,自然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在身边!自然是有生命的,更有着人类特有的情感。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如此密切而微妙:人是自然之子,人来于大地,归于大地。 他独居的目的,是证明人离开多余的物质条件,照样能活得充实、快乐。真理往往要用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吸引足够的注意,因为真理在它的那个时代往往是超前的,不被人接受的,为了引起足够的影响,梭罗不得不做过一点。 在梭罗看来,向宁静靠近的最好方法是寂寞。寂寞是最好的伴儿,因为寂寞帮助你思考,引导你去认识自己。也许只有在寂寞中,人心才能宁静下来;只有宁静下来了,人才会去思考自己;而只有思考了,他才可能认识自己。 远离城市             自然为伴    寂寞       不寂寞 (他人)    (自己) 交往人少             偶客拜访     热爱自然    融入自然 享受着友爱承受着甜蜜、恩惠融合着土地不寂寞寂寞(周围环境)(自己心灵)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总结:倾听着故事和寓言相伴着同类 思考以下问题寂寞“”是指谁的寂寞?为什么远离社会生活的梭罗没有感觉到孤独和寂寞?梭罗在文中写到了两种寂寞:一种是平常所说的寂寞,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并不寂寞,而大自然是寂寞的。这是梭罗基于人与大自然的平等关系的认识得到的感受。文中,寂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寂寞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的境界,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 内容解析梭罗真的“寂寞”吗?他认为自己“并不寂寞”: 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并不比一朵毛蕊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 有这么多的自然事物与他相伴,他感到找到了“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最鼓舞人的伴侣”。因此,世人看来孤独寂寞的事,梭罗却认为“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是“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的事情。于是,他明确地宣告“我爱孤独”,“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再说,“寂寞”是一种心理状态,根本“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于是他认为“德不孤,必有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