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与《麦克白》的命运观的比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俄狄浦斯王》与《麦克白》的命运观的比较

ID:969512

大小:4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选择与逃避——《麦克白》和《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文学院08级1班秦玉琴摘要: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代表作,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同样表现了深沉的悲剧命运。本文试从自我选择命运与逃避反抗命运的角度来分析在命运操作下人的意志和力量。通过分析麦克白和俄狄浦斯两人在面对命运的捉弄时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自身心理状态的不同来说明人的命运不是完全由神来支配,并讨论不同时空下作者的创造主题。关键词:俄狄浦斯麦克白命运悲剧命运观Abstract:Sophocles'sfamouskingOedipustakenisthemasterpieceofGreektragedybyAristotlecalleddrama,themodel.TragedyMacbethisShakespeare'sgreatesttragedies,alsoshoweddeeptragicfate.Thispapertriestoselfchoicedestinyandescapethefateoftheperspectiveofresistanceindestinyoperationofourwillandstrength.ThroughtheanalysisofMacbethandOedipustwointhefaceofatwistoffateofdifferentattitudeandtheirpsychologicalstateofdifferentforthedestinyisnotentirelybyreferencetodominategod,anddiscussthethemeoftheauthor'screationinthedifferenttimeandspace.Keywords:Oedipus,Macbeth,destinytragedy,destinyview悲剧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类型之一。它源于古希腊,由酒神祭祀仪式中的酒神颂演变而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是对有一定长度的事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称为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任何命运的冲突”。由于古希腊悲剧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及困惑为主题,因此又被称为命运悲剧。命运悲剧在经过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发展之后,由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再到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实现了由神性向人性的转变。而命运这一说不尽的话题也不仅仅存在于古希腊戏剧中,在往后的许多悲剧中也含有命运这样严肃的话题。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就都隐藏着关于命运的思索。虽然在这两部悲剧中命运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却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主人公的生活。一、被预言玩弄得俄狄浦斯和麦克白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两部相隔千年的作品。他们一个处于拥有多神信仰的古希腊时期,一个产生于反对宗教迷信的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但却产生了两个同样被预言、被命运玩弄的可怜人,都是由预言开始的悲剧。 俄狄浦斯本是忒拜城王拉伊奥斯的儿子,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阿波罗就预言他将会弑父娶母,因此,为了逃避这个悲剧,拉伊奥斯将刚出生的俄狄浦斯抛弃了。仆人不忍,就将他送给了牧羊人,牧羊人又把他交给了柯林斯国王,于是俄狄浦斯成了柯林斯国王夫妇的养子。在他长大后,他又从阿波罗神庙得到神示,知道自己会弑父娶母,未了逃避这个预言,他离开了父母。可他却在十字路口为了自保杀死了拉伊奥斯,并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当上了忒拜城的国王,娶了前国王的妻子即他的亲身母亲。最终弑父娶母的预言应验了,俄狄浦斯知道真相后羞怒不已,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流放荒野。同样的预言也出现在了《麦克白》中。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得胜归来,在荒原遇到了三个女巫,她们提出了三个预言:麦克白会成为苏格兰国王;但他没有子嗣能继承王位;班柯的后代将为王。就在这时国王邓肯的信差来了,宣布原国王因叛国罪被处死,令麦克白继任。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实现了。在内心权利欲望的驱使下,麦克白杀害了国王邓肯,害死了好友班柯,并为巩固自己的王位最终成了一个冷酷残暴的君王,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众叛亲离之下,他不知反省,仍想着女巫的预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妇人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永远不会被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森林会冲着向邓西嫩的高山移动”。就是这样的预言,让麦克白迷失了本性。每个人都是妇人所生,森林也不可能会移动,这让麦克白有恃无恐,但最终森林却移动了,麦克白也被剖腹生下的麦克德夫所杀。凭麦克白的军事才华,若不被预言所惑,也许能打败马尔康和英国军队,但他对预言深信不疑。最终预言一一应验了。不同时空下的两部作品,都是预言造成的悲剧。俄狄浦斯竭力的逃避命运的诅咒,但逃避是终点却是命运设定好的结局。麦克白深信女巫的预言,并完全按照预言所示的方向前进,最终却被命运捉弄,成为了预言的牺牲品。虽然两者对待命运的态度不同,却有一个相同的结局,即最终都我完全被预言掌控,成为预言的牺牲品。二、对待命运的不同态度(一)勇于反抗命运的俄狄浦斯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是希腊命运悲剧的代表作,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同时也是古希腊命运悲剧中以人的意志反抗神的意志的典范,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作品。剧作中的人物从一开始就在反抗或者说在逃避着命运。拉伊俄斯为了逃避被子杀害的命运而将儿子抛弃,俄狄浦斯为了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而出走。然而,他们一步步反抗命运之路却将他们送入命运的罗网中。俄狄浦斯的悲剧最震撼人心之处就在于他费尽心力的逃避的终点竟是命运安排好的结局。而在揭开谜底之前所享有的一切幸福、美好、荣誉都只是过眼云烟,当一切假象被打破之后,留下来的就是恍然大悟之后的痛苦。在《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俄狄浦斯本身是无辜的,他的命运在他未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安排了。虽然在他得知自己的命运之后拼命的反抗、逃避,但仍无济于事。俄狄浦斯虽最终犯下了杀父娶母的大罪,但看完整部剧作之后,我们却并不觉得他是一个罪人,相反的,我们会对他寄予无限的同情与怜悯。在他的一生中,他从未因为私心而做过什么损人利己的事,即使是杀害老国王,也完全是出于自卫。因破解斯芬克斯之谜,拯救忒拜城,而迎娶王后,并与她生下了两男两女,一切都是那样的光荣与幸福。然后为祛除瘟疫而寻找凶手,并最终发现凶手就是自己。于是这个为反抗而决意抗争的青年也不幸的落入了命运的圈套。最后是他“成了不应该生他的母亲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最终成为与命运抗争的无辜的牺牲品。在这中间,俄狄浦斯之所以陷入悲惨的命运,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的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以及他身边的人也都在竭力逃避这个命运。虽然他们逃避的结果只是促使自己深陷命运的漩涡。但他们的这种反抗命运的精神却是值得赞扬的,这说明人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不再完全的迷信神的意志,并敢于同神的意志作斗争 (二)选择迎合命运的麦克白《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它是一部命运悲剧也是一部性格悲剧。是什么使一个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是命运的驱使还是权力的诱惑?赫士列特认为,麦克白“是让妻子的怂恿和预言的告知给引诱得犯罪的”;布鲁克斯认为,“推动麦克白谋杀邓肯的是女巫的预言”。不可否认的,女巫和麦克白夫人的蛊惑和引诱是导致麦克白弑君的直接原因,但却不是决定因素,她们只是促使麦克白犯罪的外部原因其中取决定作用的还是麦克白本身。他本身对权力的极强的欲望,女巫的预言只是使他的这种欲望更加的膨胀。女巫的预言只是向麦克白表明了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抵制诱惑还是屈从诱惑取决于麦克白本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我们把女巫的两次预言当做是命运的话,那么究竟是顺从命运还是反抗命运则取决于麦克白本身。在整个故事中,麦克白其实是有选择的顺应命运的,他相信并选择顺应命运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并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发生。女巫预言他将要当上国王,所以当国王邓肯宣布将由他的儿子马尔康继承王位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一块横在我的前途上的阶石,我必须跳过这块阶石,否则就要颠仆在它的上面”。于是为了能让自己当上国王,他谋杀了邓肯,顺利的成为了苏格兰国王。从这里看,与其说是命运使麦克白成为了国王,不如说是命运给了他弑君篡位的借口。他打着顺应命运的旗号以掩饰自己对权力的极度热衷。而且是他实现命运当上国王之后,他想到女巫的第三个预言“班柯的后代将会为王”。于是,为了使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顺利的登上王位,他设计杀害班柯父子,所幸班柯的儿子在混乱中逃走了。所以,麦克白虽然迷信命运,但同时也认为命运并不是不可逆转的。为了不让女巫的第三个预言实现,他不惜杀害班柯父子,希望通过自己人为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因此,麦克白其实只是选择了命运中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去实现而拒绝接受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与俄狄浦斯不同的是,麦克白选择的是既服从命运的某些安排又试图扭转命运,而俄狄浦斯却始终不曾向命运屈服,由始至终都在反抗命运,虽然最终他们都落入了命运的罗网。从《俄狄浦斯王》到《麦克白》我们可以看出,在命运面前,人的力量是在不断的壮大的。从人在命运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到可以选择命运并试图改变命运,这是人的意志在不断加强的表现。麦克白的命运不是真正的命运之神的命运,它只是三个女巫洒下的一个恶魔的种子,是它催生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唤醒了麦克白心中的恶魔,使他深陷欲望的漩涡,并在野心的驱使下越走越远。在这里,并不是命运在操控着麦克白,而是麦克白自己用命运当外衣,把自己越裹越紧,终于窒息而亡。三、不同的主题《俄狄浦斯王》和《麦克白》都是以预言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的,无论是选择迎合命运还是反抗命运,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命运对于悲剧,人始终是占主体地位的。但在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中我们又清楚的看到了一个矛盾,那就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与时代不相符的宗教观念。 俄狄浦斯生活在一个多神信仰的古希腊时代,在当时人们对神是怀着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的。在一个被众神所围绕的时代中,人的意志显得微不足道,人们认为一切都是由神来决定的,充满的深沉的宿命论思想。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无比推崇神的时代,索福克勒斯却创作出了一个敢于挑战命运,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俄狄浦斯。而在麦克白生活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所倡导的是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民主。生活在这样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的莎士比亚却创作出了一个轻信预言,因被预言所惑而倒行逆施的麦克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创作了这样的作品呢?古希腊悲剧发展到索福克勒斯时期是由神性向人性转变的时期,由世界完全由神支配转变到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识,并可以利用它来改变某些东西,反应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拯救忒拜城,并使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都体现了人的力量。但在忒拜城发生瘟疫时,当人们都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又只能求助于神示。并按照神示找到了替罪羊俄狄浦斯,他弑父娶母,违背了伦理道德,破坏了社会和谐,所以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虽然整部作品由始至终都贯穿着预言,看似所有的人都被预言所操作,但俄狄浦斯本身的反抗精神却预示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学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这是一个开始的标志。在文艺复兴时代,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渴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体现自己的人间乐园。人文主义者肯定人的世俗欲望,强调人的个体解放,重视人的个人价值。“在文艺复兴时代肯定自己就意味着统治别人,有野心的人都爱垂涎王冠”。人的这种强烈要求肯定自己证明自己的欲望表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就是麦克白这一形象。麦克白生活在“美即是丑,恶即是美”的混乱社会中,人性被充斥着欲望的邪恶社会摧残着,日益腐蚀着。人性本就脆弱,在这样一个邪恶的社会中,人如果想保有原本的赤子之心就要不断的和周围的一切做斗争,并在这种残酷的斗争中挣扎。在不断的斗争与挣扎中,人性也会逐步丧失,最终泯灭初衷,在那个颠倒理性、善恶不分的邪恶世界中走向毁灭。麦克白本可以充分利用他高贵、勇敢的一面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但他却被社会上充斥的权利欲望和邪恶势力所腐蚀,在争夺权利的斗争中走向了毁灭。《麦克白》反映的就是人类自身的本性决定自身命运的现实主义。在人性缺失的时代,处于麦克白当时地位的人也许都会做出和麦克白一样的决定。因此麦克白的悲剧命运并不是由女巫的预言所造成的,而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无论麦克白在回程途中是否会遇到女巫,他都会不可避免的走上弑君篡位的道路。所有,麦克白的悲剧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所以,在《俄狄浦斯王》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人类由蒙昧无知开始走向文明,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而《麦克白》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当今时代人性缺失不满,隐含着作者的控诉与讽刺。三、结语无论是索福克勒斯还是莎士比亚,虽然他们创作的主人公最终都没能逃脱命运的罗网。但由文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命运都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信仰神,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来决定的,但事实证明,任何个人都不能完全决定自己或他人的命运。人的命运是由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的个人努力来决定的。俄狄浦斯没能逃脱命运的罗网,和他的亲生父母抛弃他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他们没有抛弃他,正直善良的俄狄浦斯一定不会做出弑父娶母的事情,一切只是一个误会。 麦克白虽然听信了女巫的预言,但他的良知告诉他不能做弑君篡位的事,然而就在他与良知拉锯着是时候,他的夫人在旁边煽风点火,激发了他内心的权利欲。这两个被命运的捉弄的人,都曾经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人的命运的不应该完全由神的来支配,两部相隔千年的作品,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一个话题,虽然作品在思想观念上有所不同,但对于命运对于人性的探讨使得它们在文学艺术领域拥有同样令人景仰的魅力。注释:①亚里士多德.诗学.陈忠梅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4②莎士比亚.麦克白.朱生豪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65③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03④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61⑤莎士比亚.麦克白.朱生豪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6⑥张建宏.咒语、女巫及斯芬克斯之谜.[J].外国文学研究,2000,4参考文献:[1]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朱生豪.麦克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关少锋.试谈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M].洛阳:河南戏曲艺术出版社,1981[6]勒内•吉拉尔.替罪羊.冯寿农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7]冯寿农.勒内•吉拉尔对俄狄浦斯神话的新解.[J].国外文学,200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