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执教者:忻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覃巧环
横批上联下联
横批上联下联
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北京的春节
思考合作: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2、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3、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表。
时间给你的印象风俗习惯详写、略写北京的春节——独特的传统习俗与文化腊八腊月初九到二十二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初六元宵正月十九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详写忙碌买杂拌、爆竹、玩意、年货略写忙碌过小年、放鞭炮、吃糖略写热闹大扫除、准备充足食物略写忙碌做年糕、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详写热闹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详写悠闲、快乐铺户开门略写悠闲看花灯、吃元宵详写热闹结束略写不舍
品读课文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深入读一读,勾画出你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4.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课文表达特色:1.详略得当(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2.以时间为顺序;3.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每部分都以表示( )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这种结构安排的好处是(时间)。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者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北京()的民风民俗。全文按照()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北京的春节从()开始,直到()才结束。其中详写了()、()、()、()、这四天的情景。春节时间腊月初旬正月十九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小练笔:1、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2、选择和春节有关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