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板桥小学张艳学习目标:1.会写“醋、榛”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初旬、展览、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春节是一个温暖的节日,我们刚过完春节,那么老北京的春节一定充满着浓浓的北京特色。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团圆的节日。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来读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自己预习时候圈画住的生字新词读准了,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停留多读几遍,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1.整体感知。说说老舍写北京的春节抓住了几个点展开的?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三、再读课文,找出带有京味的词语1.有的从食品中体现京味,有的从入眼的条件中体现京味,有的从入耳的声响中体现出京味,有的从气味中体现出京味......(课件展示词语)2.老舍先生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元宵节上,所以这节课着重讲元宵节(11、12自然段)3.强调详略得当的写法。曹禺先生曾经说过:老舍先生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句句感动人心,这就是美不胜收之处。五、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4、指导朗读师:各种各样的花灯,加上五彩斑斓的花炮,加上香甜美味的元宵,令人陶醉,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先自己练习读读。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6.师:读了这一段我们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红火而美丽,那么在写法上你有没有发现呢? 总――分――总四.布置作业1、小练笔当时候,当时候,纱灯里的小铃就叮叮地响,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2、作业学了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了其他地区或一些少数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