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文学常识: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整体感知:1、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答: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2、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6段):过年前的准备。第二部分(7-12段):过年时热闹的情景。第1层(7段)除夕(详写)。第2层(8-9段):正月初一(详写)。第3层(10段)初六第4层(11-12段)元宵节(详写)第三部分(13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 )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这种结构安排的好处是(自然流畅、脉络清晰)3、详略得当答:详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农业展览会”比喻。除夕:各种习俗,突出“真热闹”。元旦:有点有面,突出小孩子们逛庙会。正月十五:四个“有的”,排比,突出“红火而美丽”,“美好而快乐”。4、结构紧凑,衔接自然,前后呼应。答:过渡:“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真热闹”、“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又”字让人不由得回想起之前的高潮。前后呼应:“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4、本文语言的“京味儿”?答:鲜明的口语色彩和地域色彩,质朴平实,亲切。4
1、句子赏析: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比喻”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答:第一句话表现“除夕真热闹”。“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表现人们多么重视,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③.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答: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又”字让人不由得回想起之前的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答:这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课后习题:一、阅读课文,想一想北京春节的“热闹”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找出具体语句加以分析。答: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北京春节的“热闹”。掀起三次高潮,“腊七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们忙着买杂拌儿、爆竹和各种玩意儿,大人们要预备年货。小年:过春节的‘彩排’。吃糖,“大家更忙”,一个“更”4
字,凸显出过年前准备的忙乱。除夕: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全景式的描写,表现各种习俗。元旦:这是第二个高潮。文中既有对全景的概述,又对男人、女人的活动,尤其是小孩子逛庙会做了细致描写。初六:“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热闹的持续。元宵:“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热闹气氛达至顶峰,“处处”“整条街”,四个连续“有的”形成的排比,小孩们“有声有光地玩耍”等语句,春节最热闹的时候。二、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答:本文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于最能表现老北京独特习俗的内容作者进行了详写。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日。在详写部分中,突出描写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如腊八,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除夕,穿新衣、贴对联、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元旦,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赏灯,吃元宵。其他日子里,如采买西、打扫屋子等略写。整篇文章完整流畅。四、朗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上妙在何处?)答:比喻(暗喻),把腊八粥比喻为“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生动形象地表现腊八粥中的食材非常丰富。“不是……而是…”的句式,强化了腊八粥所带来的富足美好的感受。2。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加点词语都是口语词,如果换成意思相近的书面语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零七八碎儿”意思就是零零碎碎,“玩意儿”指玩具。口语,表现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也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果改用普通话中的一般词语,则缺少了这种“京味儿”。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