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说课稿资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资料

ID:970419

大小:2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三小 孙蕾一、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这是本组教材的主题性内容。本课介绍的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习俗,再加上老舍先生通俗明白、幽默诙谐的语言,我想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是比较容易的,一读便知。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了对文章写法的学习上,体会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生动表达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齐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分男女生读等形式,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文学习具有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俗习惯,激发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将所学写法运用到写作中去。三、教学过程为了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紧扣新课标和教材,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了解作者,导入课题。回忆已学或课外阅读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语言特点。老舍先生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会怎样描写北京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呢?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导入新课,并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读课题。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者的语言特点有一个较清晰的回顾,并加深了对作者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写法做了铺垫。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接着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教学二十韵》)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从腊八写到了正月十九,时间跨度很长。在这一环节中,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揣摩出文章的表达顺序,感受文章清晰的脉络。然后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老北京人在这些天中都做了什么,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并说说作者详细写了哪几天的事。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头脑里构建了北京春节的整体框架,为下一步走进文本,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春节的热闹与喜庆,奠定了基础。3、深入读文,感受民俗。本文有详有略,非常明晰。作者不但详写了四个有特色的日子: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而且每个日子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腊八主要写了“吃”,除夕体现了“忙”,正月初一重点写“逛”,正月十五详写了“灯”。于是,我的教学也有了详略之分,在此主要抓住了四个日子进行教学,其中重点学习了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两部分,而学习正月十五这一部分时又重点学习了描写灯的部分。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如何突破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潜心会文呢?我设计了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问题,即:在作者详写的四天中,你最想经历哪天呢?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择最喜欢的一天细读文本,走进课文描述的场景,边读边画出印象最深的地方,并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批注,然后课堂交流所得。在交流时,按照学生发言的先后顺序来学习,重点学习描写除夕和元宵节的段落。老舍先生语言简练,即使是详写的内容,也是异常精练,没有太多的描绘。比如写除夕的这一部分,一句话一个场景,没有丝毫的铺陈。一句话没有什么味道,但是把这些话放在一起却能感觉到除夕的热闹。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加以想象,一下子把除夕的热闹景象展现了出来。在这个环节上,我还分层次地对除夕的景象进行了细致分解,分解到家家、人人、户户、处处、时时等情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除夕的热闹、喜庆、繁忙。 描写元宵节中灯的两处句子,虽然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写出了灯数量多、种类多的特点。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灯的句子,自由读句子比较表达方式的不同,再师生合作读,感受灯的数量多、种类多。接着我让学生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元宵节的红火与热闹,并指导学生读出节日的热闹。描写除夕的段落采用了总分的段式,描写正月十五的部分则采用了总分总的段式。教学中我利用小结的方式,为学生引读每段的总起句及总结句,使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老舍先生的写法。这一环节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加深对民俗的了解,对语言的感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课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落实了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4、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段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包括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学习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对写法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问学生: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为什么老舍先生只详细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呢?让学生感受老舍先生写作详略得当,语言精练,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一设计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5、激发兴趣,以读促说。为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我设计了这一说话环节:课文描写了老北京的小孩子们在春节里的快乐生活,你们在今年的春节里也一定会有印象深刻的事,能把你的美好回忆与大家分享吗?因为是经历过的事,春节刚过不久,所以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达到了课堂读与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迁移拓展,学以致用。学习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好地帮助自己提高习作水平,为达到迁移写法的目的,在本课的结尾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学习文章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我们驻马店的春节。使教学达到读与写、与思的结合。文后有两篇阅读链接,同是写春节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可以利用这两篇文章与本文进行写法上的比较,既能扩展学生的节日习俗信息,又能学习不同的写法,指导自己的写作,达到语文课听、说、读、写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完本节课,我思想上有收获,有触动,也有遗憾,更有动力。如何真正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深深思考和努力探索的。走在语文的路上,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让孩子诗意地栖息在语文的田园,让孩子喜欢语文,享受语文,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纵观自己的教学仍存在着太多不足,还望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