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腊月、展览、翡翠、万象更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感受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感受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诗句,引入新课1、出示诗句《元日》,引入春节这个词。2、揭题:在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过年,讲究的是热闹、祥和。这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除夕之夜,家人、朋友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却有所不同。老北京的春节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朗读这篇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课件出示词语,指生读准词语。3、指导部分生字的书写。4、想一想:按照老规矩,那时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留下了怎样
印象?(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祥和……)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以及这些日子的哪些习俗?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三、品读课文1.认真读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2.“除夕真热闹”出示文字: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3.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红火和美丽?(2)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北京小孩儿、南方人、来北京求学的外国人,当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3)除了这里写灯了,还有哪些地方写了?四、小结收获你们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2、搜集春联或有关春节的故事、传说、美味佳肴等,办一期春节手抄报。板书设计6北京的春节热闹喜庆团圆祥和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