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2)

ID:970745

大小:3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教学目标】:1、品析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够浓郁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老舍的语言特点。【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诗(出示元旦、生齐读),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师:一首元旦道出了新年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景象,诗中的元旦,指的就是“春节”。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生齐读,再次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二、品读语言文字: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在作家笔下的春节给你留下的印象吗?生:记得。2.好,别急,老师先来听写你们几个充满年味的词语。(拿出纸笔)。师: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腊八这天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家家都要熬腊八粥,除此之外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时,这蒜泡得色如翡翠,这才够味。腊八一过,我们就要购买年货了。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吃的有榛子、栗子、麦芽糖。第二件大事莫过于玩了,玩的有爆竹、风筝、鞭炮,这么多的习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几十年来沉淀下来的,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要到寺院去祈福, 还要逛庙会,春节一直要到正月十九残灯末庙时,才算结束了。这个年过得可真够长的。师:同学们,在听写词语的过程中,我们一同沉浸在了过年的氛围之中了,现在请你对照词语检查自己写得正确与否,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检查词语)3.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就走进了北京的春节,打开书回忆一下,围绕北京的春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师总结方法:同学们掌握了文中的重点词语,对我们概括主要内容也是很有用的,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4.再回忆一下,在课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些节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生交流),交流重点描写了哪些节日。生:四个节日:(腊八、除夕、初一、十五)5.师:作者描写这四个节日时,内容生动、具体,这就是文中详写的部分,而其它的内容,作者描写的笔触简单明了,这就是文中略写的部分。师:想去看看北京人是如何过这些节日的吗?(生:想)师:刚才我们一同从画面中走进了生活,现在我们再从画面走进文字中,去感受北京春节留给我们的别样滋味。此时此刻,你最想走进哪个节日。(生:除夕)6.出示提纲:出示:①.认真读课文,透过文中的语言文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在旁边批注出自己的感受。②.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想想作者是如何表达除夕这一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汇报。学习除夕:A.透过除夕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交流(可以联系看书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生:对联、穿新衣……师指导:你现在是以读课文的形式在告诉我你看到的,老师想让你谈画面。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生:热闹、喜庆……师:你很会读书,也很会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除夕这一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浸润着中国红的元素,这就是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B.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的内容,你会用哪句话?生:除夕直热闹。师:这句话在全段中属于一句(中心句)它与这段其它描写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 师: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段文字,你觉得还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写出了除夕的民俗特点。师:回归生活去思考。(家家……不绝)你还读懂了什么?生:从家家一词会看到是所有的人。师:所有的人指哪些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生病的、卖菜的……师:从中我们也会发现作者用词表达准确。师:再来品一品这段文字,……各色的手画。(生交流)从中还读出了什么?师:是啊,除夕真热闹。出示:家家赶做年菜……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出示:鞭炮声落络不绝。师: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师小结:从作者的笔触中,你发现作者是如何表达出除夕的热闹呢?生:联系生活实际,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融入文中……师:好一个热闹,从字里行间渗透着热闹,现在就让我们读出这热闹吧!引读:①.这是一种红红火火的热闹。出示:家家赶做年菜……各色的年画……②.男生读:这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出示读:家家灯火通明……不绝。③.女生读:这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出示读:在外边工作的人……团圆饭。④.这一夜,人们都在为全家人祈福。(齐读)出示: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守岁。回忆学习方法:刚才我们一同通过品读语言文字的方法来想象画面,在品析词句中我们感受到了除夕的那份热闹。学习了作者总分句式的表达方法,并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切身感受,将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一生动的进行了描写。现在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去写一写你身边的热闹,如学校、饭店、游乐园……出示小练笔:写写自己身边的热闹评价:学习就是这样,不以致用,这才有所收获。三、合作学习:师:北京的春节不仅仅是除夕热闹,其它节日中也藏着许多热闹、喜庆、团圆,现在我们就走进腊八、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出示:学习小助手。调控:我看到某某组的先分工了,合作得很有序……交流汇报:现在我们就请每个组的小老师,展示一下他们集体的智慧。要求:他在说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可以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生交流) 学习腊八:北京人在腊八节这天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呢?生: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师:为什么要熬腊八粥呢?生:天气冷、驱寒。(结合资料说)师小结:(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由于腊八粥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是佛教施斋供品,故又称“佛粥”“福德粥”,早在宋代就已出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看来这腊八粥里也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师:刚才还说到吃粥驱寒的问题,老师就想问了:文中哪个句子让我们知道了腊八这天很冷呢?生: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师:这是个什么句?生:俗语。师:在文中引用俗语有什么好处?生:使文章意思通俗易懂……师小结:在文中引用俗语,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显得通俗易懂,这也成了作家老舍先生文章中的一大语言特色了!板书:语言特色,通俗易懂。师:透过语言文字,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面。生:看到了粥是用什么做的。出示;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这不是粥……展览会。看到眼前的这碗美味腊八粥,你的心情如何?生交流。师: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喜悦传达给我们的呢?生:比喻,将粥比作了农业展览会。师小结: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形象生动的描写,这就是老舍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师:除了在腊八这天喝腊八粥外,还要做什么呢?生:泡腊八蒜。出示句子: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多吃几个饺子。师:谈谈此时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生交流。师小结:是的,腊八蒜即好吃又好看,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馆子。作者把腊八蒜写得如何?生:形象、生动,让人浮想连翩,垂涎三尺。比喻方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锦上添花,就使通俗的叙述变得活灵活现。学习正月初一:师:腊八有腊八的情趣,除夕有除夕的味道,而正月初一这天却与其它光景截然不同,谁来说一说。(初一组代表交流) 生:初一时人们忙些什么?出示句子:初一这天男人们……女人……小孩子们……师: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热闹、团圆、喜庆……师:作者又是怎样将正月初一的截然不同表达出来的呢?生交流方法:例举典型事例……师:此时此刻,老北京春节的神秘面纱已经轻轻撩起来了。学习正月十五:师:转眼间,正月十五到了,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开始了,元宵组的小老师来讲一讲,北京人又是怎样过元宵节的?生交流。出示:元宵这天,北京人要观花灯、吃元宵……,生交流感受。生:处处、几百盏、有的……有的……有的……体现了灯的数量多,各形各色……师:此时此刻,你眼前又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民俗风情画?生交流: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灯笼……师引读:年啊!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灯挂满了大街小巷。读:整条大街……故事。引读:即使不跑到街上去玩耍,在家中玩的也有声有光。读:家中有……叮叮地响。师小结:我们已与作者一同沉浸在这老北京的民俗文化之中,所见所感也是那么的津津乐道。师:作者是如何表达元宵的民俗文化的呢?生:运用了想象、排比,重点描写了灯。师: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齐读最后一段。四、总结全文:师小结:在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的春节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浓浓的中国年的味道,全文以时为序,整篇采用了详略的处理,并结合了部分句式,比喻、排比、想象,以及典型的事例,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老舍的语言特色也堪称一绝!五、布置作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然而不同作家笔下所描写的民俗文化情趣也不相同。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与北京的春节从内容、写法上进行对比,运用详略的写作方法写写自己家乡春节的习俗特点。 板书:北京的春节腊八                    详略得当腊月二十三 热闹 除夕           喜庆      语言通俗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专家指导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双塔北路小学张晶晶2013年03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