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前热身“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一首关于老北京过春节习俗的歌谣。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课文作者老舍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把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写了出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跟你过春节有哪些不同?词语广角一、看拼音,写词语。áoyèsuànbànjiǎozifěicuìfēnɡzhēnɡ()()()()()biānpàomàiyásìmiàoɡuànɡjiēzhēnzi()()()()()二、比一比,再组词。醋()熬()饺()询()腊()傲()较()循()
宵()饯()筝()眨()销()践()挣()泛()三、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2.旬年时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导学案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2.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3.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的味道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2)年的味道是()的味道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3)年的味道是()的味道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4.朗读课文,体现“除夕真热闹”。五、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六、领悟表达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七、拓展总结,布置作业拓展园地一、春节的由来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二、春联1.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2.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3.人顺家和福星照心想事成鸿运门4.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5.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三、关于春节的诗句元日守岁王安石李世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共欢新故乡,迎送一宵中。
1.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