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北京的春节
作者简介(2分钟阅读):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等职。一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大多取自城市下层市民生活,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行文幽默风趣,用语机智俏皮。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
学习目标(1分钟阅读):1、会写“旬、熬”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等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相信咱们六(1)班的同学都能顺利达标
xunaosuancujiaofeiban旬熬蒜醋饺翡拌Zhenlizhengbianmaisiguang榛栗筝鞭麦寺逛
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思考1、作者是以什么为记述线索的?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
填写表格: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熬、泡、购买、过等灯通宵、炮声不绝、吃、守男拜年、女待客、小孩逛庙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结束:小孩上学、大人忙活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重点写了高潮和开始即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线索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4自然段):描述北京市民在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准备过春节的情况。第二部分(5--6自然段):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放鞭炮、吃糖、大扫除、购买年货。第三部分(7自然段):描述北京市民过除夕时的热闹情景。第四部分(8--10自然段):描写正月初一热闹的情景。第五部分(11--12自然段):描写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第六部分(13自然段):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课文中孩子们是怎样准备过春节的呢?小孩们买杂拌、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吃糖等。
谈一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家乡的春节习俗。
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你是怎么过春节的。可以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日子来写,也可以写整个春节。
课外拓展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