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剧作《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
加入VIP免费下载

曹禺剧作《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

ID:971250

大小:2.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校代码:10052学号:0405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曹禺剧作《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姓名李爽指导教师敬文东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完成日期2009年5月28日 摘要《北京人》在曹禺的创作中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标志着曹禺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许多研究者把《北京人》看作是《雷雨》主题的继续和发展,是对中困旧家庭的又一次抨击。在作品中,一方面,作家通过对于传统的封建家庭制度、封建婚姻制度、士大夫文化的抨击和批判,高扬着反传统的旗帜。同时,在对传统进行批判之后,作家也并没有陷入悲观的绝境,而祭出了“原始向往"和道德力量的旗帜。而另一方面,作家又不知不觉地呈现出向传统凹归的倾向。对于传统的回归体现在作家在不自觉间流露出的对传统生活的向往、对传统人物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对于传统女性审美观的赞赏。因此,即便是被称作“对传统全面反叛和否定"的剧作《北京人》,也仍然客观地表现出作家心理的双重性,即传统与反传统的并存。这种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对并没有使作品的艺术退步,却恰恰成为优势,它把一个丰富复杂的自我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现着包括作家理性与情感的种种矛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从作家的全部剧作来看,《北京人》中传统与反传统的并存也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它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它的出现使作家后来的再次转向不再突兀。本文论述了《北京人》所表现的反传统与传统的并存,并结合作家的童年经历、学习经历及婚姻经历等,进一步剖析了之所以产生双重性的内因。在此基础上,简述了曹禺全部剧作在反传统传统上做出的贡献以及这种双重性一定程度上对作家的人生产生的影响。关键词曹禺,北京人,反传统,传统 ABSTRACT((TheBeijinger))iSoneofCaoYu’SkeyworksandiSconsideredtobehisgreatestmasterpiece.((TheBeijinger))playsakeyrollamongstalltheworksthatCaoYucreateditmarkstheupmostachievementCaoYuhadeverreached.Someresearchersconsider((theBeijinger))asthecontinuityanddevelopmentof((ThunderStorm)),andtakeitasanotherattackagainsttheoldstyleChineseFamily.Inthisplay,ontheonehand,thewriterwaswavingaflagofanti—traditionbycriticizingthefeudalismfamilyrules.feudalismmaritalsystemandfeudalismConfucianculture.Atthesametime.thewriterdidn’tstepintoapessimistimpasseaftercriticizingthetradition,butproposedaflagof“primitiveexpectation”andmoralpower.Ontheotherhandhowever,thewriteruncOnsciOuSIyshowedalsoatendencyofembracingthetraditionwhichiSindicatedinhisprizeofthetraditionallife,hisunderstandingandsympathyoftraditionalfiguresandthetraditionalestheticsofwomen.Hence.eveniftitledasaplay’’betraysanddeniestraditionalculture”,((theBeijinger))actuallyindicatesthedualityofthewriter’Sculturalpsychology,namelytheCO—existingofbothtraditionandanti—tradition.Contradictionbetweentraditionandanti—traditiondoesn’tretrogradethecharmofthisplaythough,itbecomesanadvantagewhichshowcasesthereaderacolorfulself-world,andrevealstheconflictsbetweenthewriter’Sreasonandemotion,andincreasestheplay’Sartistictension.Amongallthewriter’Sworks,((theBeijinger))withtheCO-existingofthetraditionandanti—traditioniSlikeabridgewhichimpliesthewriter’Strendofthefuturecreation.Thistrendmakestheafterwardtransfornqofthewriter’Screationnowonder.ThisessaynotonlydescribestheCO—existingofthetraditionandanti—traditionin((theBeijinger)),butalsogoesbacktothewriter’Schildhoodmemory,educatioanlexperienceaswellashismarriagelife.toanalyzethedeepercausingoftheduality.Basedontheabovestatement,theessayiStryingtoexplainthedistributionofCaoYu’Sworkstothe‘‘traditionandanti.tradition’’progress.andtoshowhowthisdualityinfltlencesthewriter’S1ife.Keyworkds:CaoYu,Beijinger,Anti—tradition,Tradition2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前人及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启发和贡献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和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者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同意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将本人学位论文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资料库送交论文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央民族大学可以将本人学位论文的伞部或者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印手段和汇编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二址日期:年上月上日 引言一一曹禺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北京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北京人》在曹禺的创作中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诸多有关《北京人》的研究文献中,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的概括是最为准确的,他称“《北京人》是曹禺解放前戏剧创作的高峰,无论它的思想还是艺术都标志着曹禺剧作的最高成就。他的创作经过斗争风雨的磨炼,思想更加沉实,艺术也更为成熟了。他不但把他的剧作风格锤炼得更加隽永、含蓄,而且在探索话剧的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使《北京人》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①这一结论己经成为研究界对《北京人》的思想和艺术特质的认识的共识。尽管此后还有颇具创新意义的《家》承继着《雷雨》、《原野》、《北京人》的反封建主题,但那毕竟是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谈不上独立创作,而《艳阳天》、《明朗的天》、《王昭君》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与自己的早年艺术追求有着天壤之别。作家本人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了它在自己创作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因而称“《北京人》是出‘关门戏’。@”③然而,《北京人》却是伴随着不同意见而诞生的。田本相告诉我们:“在曹禺的剧作中,恐怕再没有比《北京人》受到误解的批评更多了。这些误解的批评意见涉及对作家创作思想、艺术风格、基调的准确理解和评价。有些意见在抗战期I、日J就有影响,而在全国解放后还在若干文学史著作中流传着。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北京人》的创作与时代精神的①④田本相.曹禺剧作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这是曹禺在1956年夏大接待《北京人》的导演蔡琪时说过的一句话。见蔡城:《导演记》,《人民戏剧》,1980年第5期.③李锡龙.徘徊丁幽暗与澄明之境~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4 不符。当曾禺在刚刚创作了反映抗战生活的《蜕变》之后,一下子又同到他丌始话剧创作时的封建大家庭的旧题材的时候;当郭沫若连续写出了《屈原》、《虎符》、《高渐离》等“战国史剧”,阳翰笙、欧阳予倩、陈白尘等分别写出了《天国春秋》、《忠王李秀成》、《大渡河》等“太平天国史剧”等一大批借古讽今的醒世之作的时候:当大家都盼望着曾给中困话剧带来殊荣的剧坛高手营禺,能更深刻更尖锐地揭示出社会现实的根本矛盾的时候,盼来的却是一部与抗战现实几乎无关的作品,其失望之情可想而知。因此,人们将《北京人》看成是作者“于失望之余,悲哀心情的表现”,批评他“转换了方向”,‘“唱起了他悲哀的旧调”等等,既可看作是时代的要求,也可以看作是时代的局限。。当时,乃至在那以后的几十年罩,人们很难清楚地认识到,《北京人》以及这前后出现的《四世同掌》、《憩园》、《寒夜》和《呼兰河传》等作品,同样是对现实生活的历史反思,是对传统的又一次剖析和批判。即使当时有人认识到了作品的这种批判意识,也无法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因此,人们对《北京人》的真正认识,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4‘丌始的。固然而,作为出生于封建家庭、成长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曹禺的身上仍然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共存。即便是被称作“对传统全面反叛和否定”的剧作《北京人》,也仍然客观地表现出作家心理的双重性,即反传统与传统的并存。人生与艺术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王国维曾在《人问词话》中引述过尼采的一句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④。这以“血”书写的方式要求作家在写作中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贯注到作品之中。锄《北京人》之所以产生这种传统与反传统的并存,也源于曹禺的童年记忆及其生活婚姻和学习经历。由此,作家早年间的经历就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其戏剧的一个切入点。从作品的思想性来看,对于反传统的告别对于一个试图冲决传统的作家C国http://www.ruiwen.com/news/40258.htm,2008—09—26.@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5.④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从纯粹艺术角度看,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并没有使作家的艺术退步,却恰恰成为优势。正是这种矛盾,使作家的艺术走向了成熟,它把一个丰富复杂的自我世界呈现在读者面}j{f,展现着包括作家理性与情感的种种矛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作晶的艺术张力,②作品也萨因这样的矛盾性才更显丰厚。以至一向立论至严的夏志清先生也赞赏:“作家的思想虽常为其所处时代潮流所影响,但不失为一个严肃的剧作家⋯⋯《北京人》用了一人猿来做进化的象征,是一败笔。但除此而外,《北京入》可说是作家最成功的剧本,因为在描写曾文清这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人怎样为垂死的贵族挣脱传统束缚时,曹禺显露了一种作家应有的道德同情心。③”④传统与反传统的并存也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它意味着作家在宣告了曾家这个传统的封建士大夫家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向过去的“反传统”立场告别。它的出现使作家后来的再次转向不再突了C。它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换言之,作家此后的创作都可以在《北京人》中找到前兆性的趋势,它是对其创作转向的一种预言。因此,可以说,作品对于反传统与这一告别的姿念无疑是优美的——作品的卓绝的艺术品质毕竟为他的写作生涯建立了一座丰碑⑤。∞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㈣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刨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日.大学出版社,2005.吲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6 第一章徘徊在反传统与传统之间第一节对于传统的否定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根本的主题就是反封建,故而作家们在情节设置上都力图体现这一时代主题。①曹禺在《曹禺选集·后记》中说的:“写《北京人》时,我的诅咒比较明确些了,那种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是早晚要进棺材的!他们在争抢着寿木。而这个人世,需要更新的血液和生命。"固《北京人》的许多研究者把它看作是《雷雨》主题的继续和发展,是对传统的又一次抨击。㈣更有人说:“《北京人》以其深刻的反封建主题,占据了革命文艺的一席地位,在现代文学史上闪烁出不可磨灭的光辉。”∽沿着这一思路,很容易在作品中找到相对应的意象,“曾家的婴)Ltf]仿佛生下来就该长满了胡须,迈着四方步的”@。具体从作品中来看,作家又主要是从否定传统的封建家庭制度、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士大夫文化三个方面完成了对于传统的否定。传统封建家族制度的三个基本组织原则是:尊卑男女老幼。它要求人们忠实于自己的角色,保持家庭、社会的稳态、常态。@《北京人》描写的正是一个沉于泥淖的腐朽老式大家庭的衰败情形。曾家祖先是前清声势显赫的官僚,诗礼传家是曾家传统。一方面,三代同堂,老有所养,孙已娶妻,父父子子,上严下从,书香缭绕,秩序井然。可是另一方面,到了曾皓这一代,家道已经日趋衰落。回在曾家,曾皓、曾思懿是这种“不要动”封建家族制度和人生哲学的信奉者和维护者。@∞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吲曹禺.《曹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425.@朱栋霖.论((-IL京人》.文学评论,1980(3).w朱月瑾.《北京人》的戏剧冲突与艺术手法.南京大学学报,1979(3).呵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l期:85’89.@必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两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 曾皓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和缩影,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他是曾家风雨飘摇中的一尊残破的偶像。从自仃的门庭若市、香火不断已经过去,在他的手里,是一个凋零哀败、内外交困、债客盈门的今天,他感到了贫困对自己这个士大夫家庭中家长地位的威胁。①与《雷雨》中一家之主周朴园的权威地位不能相提并论,但他仍然“以诗礼为不可更改的信条”,所以,“往往故意夸张他在家罩当家长的威严”,“注意浮面上的繁文缛礼,以为这是士大夫门第必不可少的家教,往往故意夸张他在家里当家长的威严,挣扎着想继续做家族文化体系中父性权威的代表者。”他自己“一直在家里享用祖上的遗产,过了几十年的舒适日子”,自身没有“治生的本领,”未能为儿女做出一个力求上进的好榜样,却整同“咒骂儿女的不孝无能∞”,处处要显示家族尊长的威仪。他对曾霆的严厉责罚,是要“叫袁家人看看我们曾家的家教⑨”,至于中秋节家宴上的文清叩首辞行,曾霆、瑞贞的鹦鹉学舌,更是被他视为“得意”之事,极有面子之事。他本来已经负债累累,手头拮据,存折上空无一文,却不敢将真相公之于众。他深知,一旦真相败露,曾家最后的温情脉脉的道德面纱将随之撕毁。所以,他必须以假充真,苟延残喘,同无情的现实进行最后的角逐。为了实现重振家声的梦想,他逼文清外出谋事,逼曾霆读书生子,可是,回应他的却是失望。④眼看家运一蹶不振,债主盈门,曾皓召集全家,把自己狠狠斥骂了一番。紧接着这种“自责”的必然结果是“责人”!有“自责”挚底,谅晚辈不敢犯上作乱,曾皓鼓起勇气,把平时桀骜不驯的江泰也责骂了一顿,从而把败坏曾家门庭的责任从自己身上轻轻卸下来,推到“不明事理,不肯上进,不知孝顺,连守成都做不到的儿女@”身上。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地抓住两样东西。一是棺材。他置一家生计于不顾,只自管自地一遍遍为自己的棺材——“漆了十五年的寿木”⑦做打算。活着的时候已是生机黯然,只有精心打算着怎样死及死后的体面,删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僮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02~503.唧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17.剖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94.回千珂黄良柏.论曹禺戏剧人物的民族性格.科教文汇,2008,10月下旬刊:229.U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09.8 让那口漆了一百多道的楠木棺材证实自己的价值。他拼命维护死后占有它的权利,最终却不得不被一种书都没有读过的“暴发户”杜家逼取了去抵债,这最后的溃败显示了传统封建家庭制度不可挽救的没落。∞二就是愫方。为了自己晚年生活舒适安逸,拼命阻止一个三十出头老姑娘出嫁,可他嘴里却这样说。“我是在替你打算!④"显示出传统封建家长制的残酷和自私。出自书香门第,“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熏陶出来的固”曾思懿同样感觉到了“忽喇喇大厦将倾”的危机。作为曾家的实际掌权人,她试图重振纲纪,消除家庭内部四分五裂的状态。她千方百计地暗算愫方,逼走江泰,以交出账本、进尼姑庵来要挟、控制文清,用“规矩”来约束曾霆夫妇,煞费苦心地重建旧的家庭制度。让她引以为豪的是“我们家里什么都不讲究,就讲究这点臭规矩!锄"所以,当瑞贞不肯听她的话喝下安胎药时,她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斥责道:“叫她喝,要她喝,她不听话,你告诉我,看我怎么灌她喝!@’’此时此刻,她要执行的依然是尊卑有序的封建家庭制度。思懿以袁家父女的现代思想、不拘礼节为羞辱,f-J夕l-讨帐斥骂不绝,门罩还在诗礼中装模作样。一会JLntt曾霆罚跪,一会JLDq曾霆、瑞贞向文清跪拜送行,一会儿叫文清向老爷子行辞别之礼,一会儿假惺惺向老爷子敬酒⋯⋯唯有如此,才能得到虚荣心的极大满足。作品在这罩通过屋内的这点“讲究”和屋外讨帐的斥骂:“别丢人!这摆的什么阔气,没有钱,还不和我们一样@”,构成了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有力的嘲讽。曾思懿在曾家确实是聪明能干的,可是,她的煞费苦心却无力挽留曾家末同的到来:丈夫自杀,曾霆夫妇th愿离婚,愫方、瑞贞出去寻找新的人生。众叛亲离的结局有力地证明了:不但传统的士大夫文化造就出来的“一群废物”无力挽救曾家的衰败,即使像曾大奶奶这样坚定拥护传统封建家庭制度的精明强干者,也无法阻止它的毁灭。⑦Ⅲ。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固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48.聊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40.w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67.剞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06.删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23.9 夫妻本是i一命鸟,可惜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很多婚姻并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朝夕相处,同床共枕,但是却无法知道对方的心思。①《北京人》展示出这样三对陌生的夫妻:文清与思懿,文彩与江泰,曾霆与瑞贞。他们的情感不稳定,他们的婚姻也是不幸的。思懿和文清。作家塑造的曾思懿与曾文清是一对阴盛阳衰的夫妻。曾思懿的强悍和曾文清的懦弱形成两个极端,强弱对照中显示出巨大的差异。窖由于作家本人对曾思懿的偏见,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暴露着曾思懿身上的阴险与虚伪,如表面上她恪守妇道,孝顺知理,循规蹈矩,背地早却变着法地折磨丈夫,百般凌辱儿媳,不择手段地虐待公公,巴不得他早点死,好夺取那份幻想中的存款和家庭统治权等等。@曾思懿身上的确存在着贪婪、虚伪、恶毒等种种恶德。然而笔者却从另一方面看到一个在众多的废物中,依然对生活热爱,坚定大胆的中年女性。在多数的阴柔陪衬下,她的刚力突显出来,形成招引憎恨的招牌。坚定的意志、王熙凤式的精明,使曾思懿成为一群没有力度的人之中的砥柱,强撑起涣散的人心,也自觉成为这一群弱者的领袖,她的生存的强势呈现出女性刚强之美。在《北京人》这部剧作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逃避所要追求的东西,还以其他名目为自己丌脱,只有曾思懿,大胆地实践着自己的思想,按着封建社会传授给自己的理论丌辟着生活。在她的镇定、强悍面前,曾文清总是节节败退,退回到自己“无为”的状态中。因此,曾思懿的强盛征服力和曾文清将主体退回到内心的怯弱成为强势和弱势的两端,没有共同点,也没有契合点。这一对夫妻在一起生儿育女,却同床异梦,心路不一。曾思懿会顽强地活下去,而曾文清却轻生,不同的结局也昭示着不同的生命力。曾思懿在沉滞、呆板、庸俗的男权社会中是一棵虽不美丽的仙人掌,却仍然艰辛地积极地踏在她生命的旅程中。而曾文清却避开生活目标,或吟诗作画,或空发议论、附庸风雅,腐朽无用。不同的生活态度结成牢固的隔膜之网横梗在夫妻之间。④江泰与文彩。江泰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泼。喝酒使气,摔碟打碗,拍桌骂人,是家常便饭,曾家主仆都害怕“姑老爷脾气”发作。尽管他不乏干一番事业的雄∞固钟海林.曹禺戏剧主题探索.[硕十学位论文].两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10 心,但他早已丧失了行动的能力,体验小到自身的积极力量,因而种种计划都只能是美妙诱人却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面对病、穷、愁、弱的妻子,江泰不仅没给予同情和爱怜,反而表现出暴躁与无奈,m将无处泼洒脾气和恼羞成怒发泄到妻子身上。然而,就这样一个一事无成且脾气暴躁的江泰,却得到了曾文彩的崇拜。文彩对长辈有孝心,对丈夫有忠心,对后辈有爱心。年轻时颇具美貌,曾经受宠于丈夫,与愫方相比,她更幸运,得到了挚爱,但还不如不结婚。随着自己的貌衰且娘家家势只衰,再加上身体越来越不好,越来越不受宠于丈夫,而且要终日忍受丈夫的怒目狂啸。她因为爱他太深,以至于近乎没有忍耐的底线了,江泰对自己怎样过分,对别人如何狂妄她已无法管制了。这位封建大家庭中的小姐,不但没有领悟到封建婚娴制度的真谛,而且完全被这种制度迷误,最终成为了丈夫的附庸和封建婚姻的殉葬品。曾霆与瑞贞。曾霆和瑞贞是剧中的又一对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年青人。曾霆从小在封建家庭制度的熏陶下,自小就被封建礼教羁绊得紧紧的,成长为一个“小大人”,文弱清秀,苍白瘦肖U,罾任何发自内心的欲望都只能偃伏于长辈的颐气指使之下,从小就被扼杀了生命自然天性,成为一个不愿顺从也不知反抗的软弱可怜的“缺钙者”。在曾霆还是孩子时,就被迫娶了瑞贞。瑞贞十六岁时被送入高门大户曾家,.成为曾老太爷孙子曾霆的妻子,繁缛的礼节,凶恶的婆婆,无感情的婚姻,压得她年轻的qi命无法呼吸,使得她从天真少女顿然变为满腹忧虑的少妇。④作家在《北京人》第一幕罩,说到曾霆和瑞贞结婚太早了,“一般孩子还在幸福地抛篮球、打雪仗,斗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便挑选了一个黄道吉同为他们了却终身大事。④"在染受了传统士大夫文化家长们的安排下,瑞贞和曾霆定亲结婚。作家形容新婚之时的这对新人像“一双临刑的羔羊@”,婚后根本不懂夫妻之道又缺乏感情基础的两人一直少言寡语,感情冷淡,过着形同路人般的婚姻生活,在这个士大夫家庭里“像一对遭人虐待的牲畜㈣’般捱着痛苦的日子。⑦曾霆“每天晚上由书房归来,必须在祖父屋罩背些《昭明文选》、《龙文鞭影》之类的文章,偶尔还要临摹碑帖,对些干涩的聪明对子。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采地回到房里,昏灯下望见那为妻的依然沉默地坐着,他也就一言不发地拉丌了被沉沉睡去∽’。对于这一幅幅传统封建婚姻制度造成的悲剧,剧作家曹禺将笔触探入其中,揭示传统封建婚姻制度对人性、人情的扼杀,扼杀了人的生命力量,使人失去了山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舣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②周引莉.浅析北京人中的两个世界.戏剧文学,2005,11.31’33.唧陈宏.现代家族叙事中的女性群像概念.人文杂j占,2004,6:108’109.㈣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62.删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63.曰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11 个性和行动能力,成为婚姻生活的附庸品。除此之外,对于强调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士大夫文化,作家也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在作家看来,封建士大夫文化忽视人的个体价值,要求人循规蹈矩,守本分,不逾礼,对人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存在进行了肆意地践踏和,}&榨,其结果是扼杀了人的生机与活力,∞使得人的精神日益怯懦萎缩。曾文清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作为家中的长子,曾文清足家族文化的继承者,被赋予了极大的期望。然而生活在“仿佛生来就该长满胡须,迈着四方步@’’的曾家,自然也染受了过度的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传统士大夫文化所熏陶出来的曾文清已经失却了行动的力量,他一半成了精神上的瘫痪。他的生活“一直郁结不舒,如同古井罩的水岛”,一年年忍哀耐痛打发着寂寞的R子,养成了沉滞懒散的个性。他清俊飘逸,谈吐不俗,琴棋书画,茶道养鸽,无一不精。④他半生的生活看似优雅恬淡:春天郊外放风筝,夏天执扇游北海,秋天西山看红叶,冬天霁雪窗下作画,寂寞时赋诗,恬淡时品茗。然而这样的封建士大夫文化却没有使文清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除继承士大夫阶级吟风弄月的皮毛外,别的一无所长,是个不折不扣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旧文人,一个腐朽的士大夫文化殉葬品。@“他喝起茶来要洗手,漱口,焚香,静坐。他舌头不但尝得出这茶的性情,年龄,出身,做法,他还分得清这杯茶用的是山水,江水,井水,雪水还是自来水,烧的是炭火,煤火,或者柴火。茶对我们只是解渴的,可-N他口罩,就会有无数的什么雅啦,俗啦的这些道理,然而这有什么用?他不会种茶,他不会开茶叶公司,不会做出口生意,就会一样,‘喝茶’!喝茶喝得再怎么精,怎么好,还不是喝茶,有什么用?请问,有什么用?”⑥江泰这一席话批评文清,批评传统封建士大夫文化,可谓入①陈建新乇雅萍.家族文化叙事下的人性叩问——试论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戏文,2007,l:76、77.吲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55.㈤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掣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38..,、 木三分。文清品得}_|{茶的味道,却品不出耗子般生活的味道,在痛苦中麻木偷生;分得出茶的工序,却分不出人生的秩序;品得出茶气,却品不出人气,连生存能力都没有,用礼教害己,也用礼教害人。他爱愫方,视她为“空符幽兰。”,却不敢表达内心的情感,只会躲到一边去吟诵陆游的《钗头风》。他梦想着能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可当他走出家门时,却又被外面的风浪吓了回来,在安逸寄生的生活中,他的骨头泡酥了,他的神经麻木了,像养熟了的鸽子一样,他再也飞不动了。他不爱思懿,可又不敢惹她,痛楚地忍受着她的一次次欺辱。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潜在欲望,企求甚至正义感,但他又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某些由文化传统遗传来的,或由社会生活灌输给他的道德观念,努力克制压抑自己,顺应现实的要求。他的动机和效果的南辕北辙,使得他的内心痛苦异常,可他越痛苦,行动上就越发懒惰,“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举步,懒于起床,懒于见人,懒于做任何严重费力的事情和’,懒到了一味委曲求全,敷衍搪塞的地步,以至于要靠大炯来消除自己的忧愁和烦恼。直传统士大夫文化只赋予了他自娱和自我麻醉的能力,却没有赋予他自救的能力。对于不能自救的人来说,离家出走的尝试使他知道在外面的风浪打击下,自己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没有,他是整个封建文化的牺牲品。又回到家中的文清,面对失望的愫方,终于清醒,终于品出了自己耗子般的人生滋味。在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中彻底绝望了,他终于在36岁时第一次主动地为自己做出了人生抉择——自杀。他曾经作为“耗子”般活着,‘但却是作为“人”而死去的,他是在以死抗议封建士大夫文化。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勇敢的行动,可惜他只能走向死而不是生。④由此可见,封建士大夫文化,只能产生像曾文清这样的缺乏生存意志和行动能力的“生命的空壳”⑤和“精神上的瘫痪”⑥者,只能让人处处感到个性被∞囝@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55.@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两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④王K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 压抑、生命被扼杀的苦痛和沉闷,使个体的人无从挣扎、无从逃遁i。受传统士大夫文化压抑的曾霆是一个未老先衰的年青人。曾经在《两厢记》、《红楼梦》的世界罩发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一个讲究礼仪、规范的封建大家庭罩,他侮天过着枯燥乏味的背书、临帖的生活,连走路都要迈着四方步,这种压抑的现实生活使他把《西厢记》、《红楼梦》中的世界看做是一团美丽的谎话,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但学校生活及袁圆的到来使他重新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激活了他的生活理想,这使他变的天真活泼,丌始爱风,爱阳光,爱小动物,爱看人爬树打枣,甚至爱独自走到护城河边放风筝,一股生命的激流在他的心中奔突,但无情的士大夫文化又时常再度把他拉入常人的世界,这使的他的心灵世界长久处于理想与现实,文化和个人的交替中,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发出了我真是想死啊的慨叹,当他得知母亲又怀孕了时,他对文清绝望的看了一眼,半晌,狠而重的说:“哎,生吧!"圆在这一简短的一句话中,已经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他之所以绝望,显然不是害怕未来的弟弟(妹妹)抢走母爱或遗产,而是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已经预感到了尚未降生的小孩的悲剧命运。直士大夫文化熏陶出来的另一个怪胎是江泰。作为曾家姑老爷的江泰,读过二十多年的书,毕竟在国外留学几年,多少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然而他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并没有受到触动,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基本上囿于传统封建士大夫文化的范畴。他因侵吞公款的嫌疑遭受通辑,躲到丈人家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同情愫方和文清,痛恨曾皓和思懿,甚至像杜甫那样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炊颜”。但老北京的优游寄生的生活和他的社会关系,无形地侵蚀着他的灵魂,消磨着他的意志,使他把一生都消耗在吃喝玩乐上。他熟悉老北京所有娱乐场所门径,对几十处风味小吃如数家珍,但是他“不会做菜”,“不会开馆子”,“就会吃,就会吃!”④他了解自己的短处,可又无力冲破束缚。于是深深地陷入内心痛苦之中,不断自怨自艾。@“我们成天在天∞陈建新王雅萍.家族文化叙事下的人性叩问——试论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戏文,2007,1:76’77.固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39.@李扬.论曹禺戏剧的“内向化”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④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39’540.@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14 上计划,而成天在地’F妥协,我们只会叹气,做梦,苦恼,活着只是给有用的人糟蹋粮食,我们是活死人,死人活,活人死!”1他永远处于意志和行动,理想和现实,言语和行动极不协调的矛盾之中。他恨曾家,却又离不丌曾家,极其矛盾的性格,造成他那变态的行动:忽而摔碟子打碗,欺辱病妻出气,忽瓶又痛哭流涕,深表忏悔,忽而酒醉如狂,骂骂咧咧,忽而又极端清醒,出语精辟。毒他这种牢骚满腹,借酒使气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张扬个性和反叛封建家庭,倒是流露出中国士大夫落魄以后的恣情任性,苦闷颠狂。@通过他,作家让我们看到了士大夫文化对于现代灵魂的腐蚀和扭曲。曾皓、曾思懿身上显示了封建家庭制度的保守性与顽固性,文清与思懿,文彩与江泰,曾霆与瑞贞的苦闷婚姻显示了封建婚姻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在曾文清、曾霆和江泰的身上,则更多地表现了传统士大夫文化对人心灵和灵魂的侵蚀性,这种侵蚀性毁灭、消磨着人的生命,使人安于苟活,使人孤独封闭,使人疏远社会,使人生命力R渐萎缩,使人最终沦为传统的奴隶。借着展示这些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机会,作家从传统的封建家族制度、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士大夫文化三个方面对造成人异化、遏制个体生命的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宣布了这样社会的死亡。那么,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才是合理的?@作家自己并没有绝望,反而给他的读者构筑了一个又一个乌托邦世界,让他们在对未来生活向往中分享快乐。他自己说过,“我求的是一点希望,一线光明。人毕竟是要活着的,并且应该幸福地活着。腐肉挖去,新的细胞会生起来。我们要有新的血,新的生命。刚刚冬天过去了,金光射着田野早每一棵临风抖擞的小草,死了的人们为什么不再生起来!我们要的是太阳,是春同,是充满了欢笑的好生活,虽然目前是一片混乱。@”@④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lj版社,1989,538.∞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J“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罗成琰,论曹禺北京人的文化哲理意蕴.中国文学研究,1987,4:127~131.@曹禺:《跋》.见《曹禺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383.@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因此,在对传统进行批判之后的曹禺,并没有陷入悲观的绝境,而足祭出了“原始向往”和道德力量的旗帜。在作家看来,“北京人"象征着曝实强壮的原始力感。北京人有着小山一般的体貌,铁黑的脸,钢轴似的胳膊,“羊H蕈的眉毛下,目光炯炯,肃然可畏,但仔细看来,却带着和穆坦挚的微笑的神色,又叫人觉得和蔼可亲”①,“他约莫有七尺多高,熊腰虎背,大半裸身,披着半个兽皮,浑身上下毛茸茸的。两眼炯炯发光,嵌在深陷的眼眶内,塌鼻子,大嘴,下巴伸出去有如人猿,头发也似人猿一样低低压在黑而浓的粗眉上。深褐色的皮肤下,筋肉一粒一粒突出有如棕色的枣栗。他的巨大的手掌似乎轻轻一扭便可握断了任何敌人的脖颈。他整个是力量,野得可怕的力量,充沛丰满的希望和人类同后无穷的希望,都似在这个人身内藏蓄着。”②富于野性的生命力,是健全的人的标志,同时又是抗拒丑恶现实,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北京人”的真实象征意义,是一种硕大无比坚实强壮的力感化身。他的全部戏剧动作,就是力量的展现。他力量的第一次显示,是将那些到曾家讨债的债主们打得落花流水。第二次显示,是他“一个人象抱起一只老绵羊似地把曾皓举起来舢’送往医院。第三次显示,是砸开被曾思懿紧紧锁住的大门,放愫方瑞贞曾霆出走去奔向新的生活。④相对于充满生命活力和力感的“北京人”来说,无论是自私、绝望的曾皓,尖刻、刁钻的思懿,还是优柔懦弱的文清,善良而倍受压抑的愫方⋯⋯这些不同命运的人,都是不健全的@。作家以“原始北京人”的勇敢有力,反衬出囚禁在传统统治下的现实北京人的空虚、怯懦、卑锁、堕落。@因佩它对田刊E人社会都具有批判力量。在此,作家借用原始“北京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来寄托他对人类未来的希望,对新生活的懂憬与追求,w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31.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20.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75.鲫宋剑华.原始野性的呼唤一《北京人》新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l:60.@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两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费虹.《北京人》象征性艺术形象分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8’30.16 而这,也是人类普遍的、具有永恒意义的追求。“为了把死亡下去的IHT_t:会哩的善良的冤屈的人物指引到那个世界罩去。”,他“在废墟上面创造了一个梦(他自己当然认为是一条出路),使能够不死的人物向那个梦.咀逃生。幻’。袁氏父女从外貌到思想性格都足作为曾氏家族的对立面出现的。他们的出现,代表着自由与自然的原始生活方式和人格力量。受到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人类学学者袁任敢,作为房客,挤进了封建士大夫家庭中来,这件事本身就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反映了现代新文化向传统的挑战。袁任敢与暮气沉沉的曾家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曾家代表的是旧文化,袁家代表的就足新文化。他一出场便与曾家人截然不同,“身材不高,可是红光满面,胸挺腰圆,穿着一身旧黄马裤,泥污的黑马靴,配上一件散领棕色衬衣,活像—删笏蟛砗的工人。④”他向往原始北京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仅自己率性而为,也不用任何家教束缚晚辈,而是听其个性自由发展。作家对他充满赞赏与肯定,“他有一对幽默而聪明的眼睛,眼里时常闪出嘲讽的目光和学者们常有的那种凝神入化得神思。幼,of也的教育在当时可谓独特而进步。他没有尊卑的观念,女儿叫他“老猴”,他叫女儿“小猴”,跟女儿像朋友,对女儿的嬉戏玩耍不仅赞许,还亲自参与。他认为孩子“顽皮点好”,而对曾家的所谓规矩视若无睹,并教育曾霆说:“我的小朋友,一个人可跪不得的,一跪就比旁人矮了一截,那就真不好看了。”这话虽像玩笑,却颇具深意,体现了袁任敢的幽默与智慧。最能表达袁任敢思想的,便是他赞美北京人的那段话⑦:“这是人类的祖先,也是人类的希望。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死,也不怕生,他们整年尽着自己性情,自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没有矛盾,也没有苦恼,吃生肉,喝鲜血,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没有现在这么多吃人的文明,而他们Ⅲ胡风.论曹禺的1:11:京人》.青年文艺(fi:,lt:ll号),1942.吲胡风.关于1:1t:京人》的速写.解放日报,1942—8—12.吲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两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删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18.嘲引莉.浅析北京人中的两个世界.戏剧文学,2005,11.31~33. 是非常快活的。”。显然,这罩也表达了作家本人对社会历史、人类生命本体的认识和评价,他对人类原始时期健康、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足持肯定念度的。袁任敢的智慧还表现在他观察到愫方与文清的感情而自动退出,处理女儿与曾霆的关系非常巧妙,并选择及时离丌曾家这个“是非”之地。曾霆给袁圆写了表白爱意的古诗,袁圆看不懂,袁任敢也假装看不懂,说“那诗古得很”鲁,但又不让女儿再跟曾霆瞎玩了,理由是曾霆快做爸爸了。既阻止了不必要的麻烦,又不露痕迹。@作为袁任敢以“北京人”为蓝本培养出来的孩子袁圆,是新人类的代表,是“北京人”的崇拜者。她在外形及行为方式上都与“北京人”有相似之处。袁圆一出场的声音便是“愉快地”、“笑喊”、“高声大叫”,充满了欢快明朗的色调,和曾文清的沉郁压抑形成鲜明对比。袁圆出场的神情及方式是“雄赳赳”跑进来,“气昂昂地来到门槛上张望”。“整天在家罩翻天覆地,没有一丝儿安闲。时常和男孩们一同玩耍嬉戏。④’’一个天真活泼、率直爽朗的健康女孩形象便矗立眼前。@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袁任敢完全按照人的自然心性培养着自己的女儿,使她远离了传统的“人情事故”,使她生活在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的蕈年世界里,尽情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论身体的发育,十七八岁的女孩没有她这般丰满:论她的心理,则如夏午的雨云,阴晴万变。正哭得伤心,转眼就开怀大笑,笑得高兴时忽然面颊上又挂起可笑的泪珠,活脱脱象一个莫名其妙的娃娃。但她一切都来得自然简单,率直爽朗,无论如何顽皮,绝无一丝不快的造作之感∽’。④特别是袁圆“穿着短袖洋衬衣,胶鞋,男孩子的西式短裤㈣的那副打扮,使得曾家的人竞不知所措。作家同时让曾霆的“十个苍白的几乎透明的手指”与袁圆“粗壮的手腕”进行对比,这也暗示着这样一个内涵:未来理想的北京人生命力是旺盛强悍的。@她没有男女之别想法,脱了衣服和男孩子玩泼水的游戏;她让乡下来的,J啦山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35.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61.删周引莉.浅析北京人中的两个世界.戏剧文学,2005,11.31~33.删曹禺.曹禺文集(第一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67’468.固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唧费虹.《北京人》象征性艺术形象分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8’30..口 儿脱去衣服扮成“北京人”,还发出“一个人为什么要穿那么多衣服呢”-的疑问。她彻底摆脱了旧有文明的文化规范,显示出一派蒙昧的纯真。鲁在知书达理的曾家看来,袁氏父女自然是一对“不吃寻常食物劬’的“古怪的鸟儿@”。然而他们的出现,却为曾家带来了另一个世界的信息。自由光明,无拘无束的世界不仅是作家所赞美的,也是曾文清、愫方、曾霆这些被压抑的心灵所向往的。所以曾文清看到袁圆便露出了少有的笑脸和未泯的童心。就连饱受曾家诗书教育的曾霆也被袁圆的自然天性所吸引,爱恋着袁圆,但袁圆却并不喜欢温顺的“小可怜”曾霆。@他们两个之间曾有过下列意味深长的对话:袁圆后来他就问我:“你大了愿意嫁给哪一个?’’(昂首指着这巨影)是这个样子的“北京人”,还是曾家的孙少爷?曾霆(惶惑,也仰起头来,那“北京人”的影子也转了转身,仿佛低头望着这两个小孩。霆不觉吓了一跳,低声,恐怖地)嫁给这个“北京人”,还是——袁圆(点头)就是他,还是(一手指点着他的心口)你?袁圆我说,(吻了一下那“孤独’’)——你不要生气,我说(直截了当)我要嫁给他,嫁给这个大猩猩!曾霆为,为什么?袁圆(崇拜地)他大,他是条老虎,他一拳能打死一百个人。曾霆(想不到)可,可我——袁圆你呀,(带着轻蔑)你是呀——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66.吲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刚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68.@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19 袁圆(忽有所得)啊,我想起来了,(高兴地拍手)你呀,就是这么一个小耗子!(拍他的肩)小耗子!①毫无疑问,袁氏父女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和作家所塑造的蘩漪、陈白露、花金子等人物形象一脉相承,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切特征,都是远离传统的,与一切传统规范格格不入,他们所膜拜的是人的生命价值,是与传统相对立的肯定生命的人格类型,②他们所代表的正是作家自己的理性选择,是那种“敢爱、敢恨”的自由勇敢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力量。无论是充满力感的“北京人”、还是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袁氏父女,都体现了作家对于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然而,作家所呈现的“原始向往”的实质并不是幼稚地对远古蛮荒时代的凭吊,不是倡导人类返回史初那茹毛饮血的生活,也不是试图返归远古重构伊甸园的神奇幻想。它的精髓乃在倡导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健康自由的生活,是重建完美人格人性的现实理想,是恢复人的自由天性之意。远古人类生活的艺术影像总是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热切向往发生联系的,在艺术世界中对未来理想境界的设计总不如假托一个以往的与人们的某种文化积淀物相关涉的对象来得具体。所以作家艺术家们常常偏爱在远古的神话和历史典籍中寻觅素材来表达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遐想。北京猿人和袁氏父女也是建筑在这个基础上上的虚拟物:一方面艺术地提供了一个生机盎然、清新刚健的理想境界,表达作家心目中充满生机、更合乎人性的生活与人格。另一方面则辛辣地映照了一群生机萎缩、生命退化的现实境界,对照、批判现实生活中挣扎堕落的北京人。@除了对于原始向往之外,还有更好的追求新生的方式吗?在《北京人》中愫①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丰十,1989,558’559.@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t·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赵江滨.《北京人》的诗意与象征集合体的意蕴.涂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四期:52、56.20 芳身上,作家找到了希单所在,那就是用“爱"来获得精神自救。与作家剧中的其他人一样,愫芳也在重压下生存着。她寄人篱下,饱受着别人的冷眼,守着一份无望的爱。。但残酷的人生并未使她产生恨世怨人的极端情绪,相反却在她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爱’的种子。因为她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深深懂得,一个失去了“爱”的人对于“爱”的渴望该有多么强烈!在愫方的观念中,“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并具有创发性质,它意味着希望、行善、尽义务、承担责任以及为了他人的幸福而献身。她对瑞贞说:“看见人家快乐,你不也快乐么?幻’③“谁也猜不出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与哀愁”,然而她却“温厚而慷慨",对人人都付出真诚无私的爱。愫芳面对磨难和屈辱所显示出来的感人的哀静和超常的忍耐力,源于她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为爱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她爱曾文清。只不过这种“爱”的含义是往同的情恋与现实的怜悯双重情感因素的复杂构合,是“博爱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为了施爱,她主动替曾文清承担起伺候老人、关照子女、保管字画、喂养鸽子种种家庭重任,毫无任何怨言地去尽自己所能够尽到的一切义务。为了传播“爱”的福音,她劝导鼓励即将离家出走的瑞贞“在外面还是尽量帮助人吧!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什么可怜的人我们都要帮助,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啊!@’’这种根深蒂固的“爱”念,⑦使她能容忍表嫂的刻毒,吞咽下曾皓的自私,慰抚文清的无能,照应那对“小可怜”。⑥也正是由于心中之“爱”,才使她能够在无休止的忍受中细心地保护着道德的尊严和要求。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她栖身“耗子”世界,却与同类越来越远,隔膜也越来越深,最终使她超越了尘世磨难,获得灵魂上的自由。@正是出于对这种“爱"的执着信仰,使愫芳能够支撑住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走出曾家,也走向她自己。锄当连忍耐难以为继时,愫方以无比决绝的Ⅲ睁㈣华枫.存在的困境与超越的途径——从存在主义美学视野看曹禺前期悲剧.四川戏剧,2008,2:40’42.g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12.姒删宋剑华.原始野性的呼唤——《北京人》新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1:57’61.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75.掣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16.掣黄善明.论《北京人》的悲剧精神.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50’55.21 态度离开了黑暗的洞穴。愫方以凄凄半生,历经漫长的精神磨难,最后带着深深创痛,踏进人的世界。。但是她的离丌足对曾文清的绝望,是她对旌爱对象错误选择的一种内省和检讨,而不是对施爱动机本身的否定。@因此,愫方形象的本质寓意,是作为一种完美人格的道德力量的化身,一种完全有悖于曾家那套虚伪的传统封建道德观念的真『F的人性之美L以仁慈博爱为内在动力的的道德理想。作家通过愫芳这一形象为我们找到了摆脱生存困境的理想化途径。如果说我们的祖先“北京人”那种吃生肉、喝鲜血、尽着自己的性情自由地活着表现的是人类未经文明洗礼前的原始生命力和自然本性,那么,愫芳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在文明进化的道路上、人类依靠由爱而生的力量所能获得的精神世界的坚强。正是凭籍此,人类才能够以人自身的力量来抵御自我发展途中的一切阻力,不失人性,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④袁圆、袁任敢、“北京人”以及正在挣脱束缚的愫方,共同成为了作家笔下的理想。他们各自的象征意义属于单纯性质的,也就是说他们各自性格中值得肯定的因素是单一性的。袁氏父女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的确令人向往,但是纯然的原始野性意识并不可能被已经由人类文明规范化了的现实社会所全盘接纳。“北京人”强健的体魄与雄浑的力感固然会给人们以强烈的情感刺激,然而原始生番绝不会成为现代文明膜拜的偶象,愫方的博爱仁慈无私奉献的精神会深深打动每一个善良人的心,可是她那种一味地忍辱负重的韧性性格也不会真正被现实功利化了的人们所效法。因此,这三组形象如果分开来看,每一组形象都难以单独构成作家理念中的完美人格理想;只有将三组形象组合为一体并形成意义上的合力,才能获得大于整体的完美意义:人类的原始天性、力感与与爱的合一,这才是作家对人类社会历史生命本体的主观设计以及作品客观显示出来的实际效应的有机统一。@总之,《北京人》不仅是对传统封建家族制度、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士大夫文化的批判,更为夺目之处是在于使读者或观众在经历了一种悲剧绝望情绪的内在体验的同时,鼓起希望的风帆去驶向完美生命与健全人格的理想彼岸,去寻找生机盎然的生存状态和健全人格。在这个意义上,《北京人》是一种抗争,一种探寻,是一种对生命的呼喊。劝u黄善明.论《北京人》的悲剧精神.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50’55.∞宋剑华.原始野性的呼唤——《北京人》新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1:57’61.㈤华枫.存在的凼境与超越的途径——从存在主义美学视野看曹禺前期悲剧.四川戏剧,2008,2:40、42.划宋剑华.原始野性的呼唤一《北京人》新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1:60.划占月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一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24、27.22 第二节对于传统的肯定在《北京人》中,作家通过对传统封建家庭制度、婚姻制度和士大夫文化的批判,揭示了封建大家庭人去楼空、分崩离析、无可挽回的覆灭命运,①渗透着作家对于传统的批判与否定。然而几千年的传统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几乎融进了血液之中,成为与生俱来的东西。因此,当作家在有意识地反传统时,却无意识地流露出受到传统的深刻影响,不自觉地在反传统与传统之间徘徊。表现在作品中,便是细节上的流露和对人物感情倾向上的表现。这种反传统的不彻底性意味着作家正在悄悄地收拾起“反传统”的旗帜,反身向“传统”回归。在《北京人》的舞台提示中,作家没有像其他剧作家那样简捷而客观地交代,而是采用了大段的散文笔法,极富情感地对曾家士大夫文化的优雅设置,进行了详尽的展示和渲染。在这里,展示的是舞台设置,宣泄的则一面是对“外强中干"的没落家庭的“外强”的强化,另一方面却是作家在此不经意中流露出的对他熟悉的家庭生活的怀念:那书香的雅趣、花厅的气派、笔砚的精致,乃至书案的联想。五彩的笔把中国封建士大夫家庭恬静而又肃穆的生活环境作了形象的介绍,细节处的渲染处处溢出传统的雅香,读着读着,都使人熏熏然地神往。②作家对文清的态度也不完全是批判的,而是在批判中蕴含着同情与怜惜,甚至有几分赞赏。曾文清是一个旧式的优秀文化者。他熟读诗书,彬彬有礼,识大体,唯礼不唯利,身上集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优良品格,有深厚的文化人修养。他具有能诗擅画、聪颖清俊的文人气质,具有他善良、温厚、淳朴的人性,对于这些,作家都是持肯定的态度。而对于曾文清身上的懦弱与无能,作家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①曹树钧.论鲁迅思想对曹禺剧作的影响.戏剧艺术,1999,4:102、110②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 了理解与同情。当然,这与作家本身出生、成长于士大夫家庭的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说,作家决绝地为士大夫文化送葬,但却带着赞赏、同情、怜悯、谅解和惋惜,为文清送了葬。在对文清这样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文化殉葬品的情感倾向上,作家表现出了深刻的矛盾性。①这种对传统的不舍之情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北京人》中的,则是对传统女性审美观的向往。李小江对传统女性生活有一段描述,“几千年来,人们(包括女人)已经习惯了在对象化的基础上对女人的观念(认识)和观照(审美),将为奴的顺从和美的感受融为一体,积淀成一种顽固的审美意识,反作用于女人自身,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群体的客体性质,成为稳定父权社会和美化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面对人,女人反而是弱化了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她的人生,几乎全部淹没在奉献自身、服务于人的家庭劳动中。”@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深受传统封建婚姻制度规约影响的一群女性,她们按照传统的规范塑造自己,从而完成了曹禺笔下的女性由反传统向传统的转型。⑤在《北京人》的女性审美观方面,作家并没有将袁圆所代表的这一理性选择贯穿作品的始终,繁漪、花会子身上的生命冲动、张扬的个性以及自我肯定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相反的女性类型:循规蹈矩、压抑自我,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他人的阴影旱。④而曾思懿之类为维护自己利益而拼命挣扎的女性却成为作家极力批判的对象。这再次呈现出了作家对传统的恋恋不舍。如果要在《北京人》中选择一个最悖离作家所欣赏的“北京人”的那种敢爱敢恨的反传统的存在的话,这个存在可能就是愫方。在愫方的世界里,作家所极力推崇的生命的激情、张扬的个性以及自我肯定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循规蹈矩和压抑自我。而当愫方在作品中出现的时候,作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对愫方性格中的传统美的赞赏,原先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倾∞王跃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罾李小江.性沟.北京:三联tf5店,1989.29’33.@④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24 斜。在《北京人》中,“哀静”、“哀婉”、“哀痛”、“哀缓”、“哀矜”、“悲哀”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舞台提示语,而这类提示语基本上都足用在愫方身上的。一愫方,“见过她的人第一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宛若一片明静的秋水,罩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足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像整日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秋雾罩,谁也猜不透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的愿望与哀思,她足异常的缄默”,“一种惊人的耐性⋯⋯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然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②,显然,这是一位内心蕴涵丰富,又充满着爱和奉献精神的女性@。愫方出生在江南的名门世家,也自然经受着封建士大夫的文化熏陶,在父母双亡以后来到曾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通身表现出传统士大夫文化和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烙印:她柔顺、哀婉、忧郁、慈悲、高雅,并且守旧。在这个没落的家庭中,她总是像传统的好女人那样逆来顺受,急人生世界是完全被长辈的意志所左右的:来到曾家是遵从母亲的遗嘱,曾老太太活着时是老太太的“爱宠”,老太太死后又成了曾皓的“拐杖”⋯⋯她就这样一直生活在长辈的阴影里,婉顺、哀静、忍让与奉献是她生活主调。@“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岔是她的人生格言‘,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比活着就是“为着自己受苦,留给别人一点快乐”@更大的道理。⑨她放弃自己休息时间,不分昼夜地为曾皓捶腿;面对曾思懿的冷嘲热讽,她一味地逆来顺受;当思懿想把愫方嫁给袁任敢,硬逼愫方表态时,她虽有满腹苦痛和怨恨,但也只有一句话:“我,我没有意见。”⑩,o当思懿逼文清还信于愫方时,面对屈辱她Ⅲ李锡龙.徘徊丁.幽暗与潞明之境一现代视野卜.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十学位论文].上海:华尔师范大学,2003.·吲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74’475.印周荣.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曹禺创作理念变化.洛Rtf)0范学院学报,2006,4:165’167.@@@o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千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16.㈣曹禺.曹禺文集(第一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64.鲫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13. 只是“痛苫地望着文清僵立不动”,后来就“颤抖地伸出手,把文清手中的信接下,默默地由书斋小房走出卫”。纯真的愫方早已是文清精神上的妻,愫方也正是以这样的感情自慰的:“活着就是这么一大段又凄凉又甜蜜的日子啊!窖’’但她却把传统的婚姻形式视为天条。当文清约她出走时,她拒绝了这违反封建婚姻形式的唯一的尘的希望;当瑞贞劝她去找出走的文清时,她又拒绝了这“不合礼数”的投奔。她虽然已经没有了和他结合的愿望,但依然将为曾文清献身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走了,他的父亲我可以替他伺候,他的孩子,我可以替他照料,他爱的字画我管,他爱的鸽子我喂。连他不喜欢的人我都觉得该体贴,该喜欢,该爱⋯⋯”囊她是在用爱、用“幸福"的牺牲来维护自己心中的传统婚姻观念。她知书达理,能写善圃,与文清唱和相谐,但却没有意识到应该自立,而把一生的幸福与希望寄托在文清身上,哪怕付出的是一生的屈辱、孤独和压抑!五这个生活于日式家庭,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大家闺秀,她身上体现的思想文化是旧式的,与封建女子希望丈夫“会榜题名”的心理内涵一致。这不正是传统士大夫文化“夫荣妻贵”思想的体现吗?@愫方的旧式思想还表现在她和瑞贞的关系上。她渴望一个家,于是劝说与小丈夫没有感情的瑞贞守住那个家,和同样无辜的曾霆继续过貌合神离的同子,相信一个将来的小生命会弥合形同陌路的小夫妻的隔阂。同情和她一样“看人家眼色过日子”@的瑞贞,却不自觉地压抑着瑞贞的生命意识,让她年纪轻轻的便放弃自我幸福追求j指引她走向与自己一样的忍耐、顺从直至生命寂灭的道路⑦。愫方善良、温柔、有爱心,但这爱没有阶级、没有是非,她以牺牲自己为前提山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67.g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15.@曹禺.曹禺文集(第一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10.㈣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97.。周荣。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曹禺创作理念变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65’167. 的普泛的爱。_与蘩漪、陈白露、花会子的自我张扬相比,这是一个完全失却了自我的存在。她每时每刻都在压抑着“自我”的欲求,而全身心地考虑着“他者”的利益。不但与袁圆、曾瑞贞相比,就是与曾思懿、曾皓、曾文清、曾霆、江泰相比,愫方也是一个传统的、最没有自我和个性的人物。国自《北京人》问世以后,研究者无论是对她持否定态度还是肯定态度,都不否认她与传统的内在关联。毫尽管阳本相肯定愫方“是一个终于挣脱了旧时代悲剧命运而勇敢地跨进新的生活新的世界的妇女典型。她的典型性格闪耀着时代曙光映照的诗意光辉”;但同时也指出“愫方的性格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妇女传统性格的泥土之中的”,“她受着封建道德感情的羁绊。”④朱栋霖则说:“愫方出身于江南名士家庭,封建士大夫的思想文化教养在她身上留下了烙印。作为旧时代的女子,她承担着过多的旧思想、旧传统、旧道德的因袭重担。鲫@按照作家崇尚生命、张扬个性的思想逻辑,愫方断然不应该是作家所肯定的生命类型。然而,以往对传统人格深恶痛绝的作家却用这样一种欣赏的眼光,对出自传统士大夫文化的愫方发出了由衷的赞赏和肯定:“中国妇女中那种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我是愿意用最美好的言词来赞美她们的,我觉得她们的内心世界是太美了”。愫方“心地晶莹如玉,是她忘记了自己”。雹这在作家此前的创作中是难以想象的,也与《北京人》的反传统的主导倾向不相匹配,@也暴露着作家潜意识中对女性的要求和愿望。对于传统女性审美观的回归,同样表现于曾思懿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笔下的愫方是悲哀的,瑞贞也是悲哀的,就连曾皓、曾文清都有可同情的方面,@而执意索取专一爱情、意志力坚定、张扬自我的女性曾思懿,却被演绎成为一个自私、虚伪、冷酷、奸诈的悍妇。Ⅲ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量一t88~92.一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竺蔡骧.《北京人》导演记.人民戏剧,1980(5).:田本相.曹禺剧作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217、218.吲朱栋霖.论《北京人》.文学评论,1980(3).。曹禺.谈《北京人》.见:田本相刘一军,编.曹禺全集第5卷.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75.掣周荣.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曹禺创作理念变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65’167. 同样是舞台提示,隐含作者为曾思懿炮制了一份如下的品格鉴定: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熏陶出来的女人。自命知书达礼,精明干练,整天满脸堆着笑容,心里却藏着刀,虚伪,自私,多话,从来不知自省。。这份提示首先奠定了读者对这个人物的接受基础。不仅如此,在剧中,其他人谈到曾思懿,或隐或显几乎都认定这是一个可怕可恶的女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暗暗憎厌她”②。剧作不仅把曾思懿置于被评说、被解释的地位进行全方位批判,而且还从根本上剥夺了她自我言说、自我辩驳的机会。在剧中,别的人物都有灵魂在一刹那问苏醒,从而站在自己立场的内心剖白。这种真情流露即使偶一为之,也可以激发读者对他们的同情。而对于曾思懿,剧作家却连这样的机会也不给。她的所做所言,除了起结构作用,剩下的就只是伤害别人,甚至足毫不利己地害人。作为与愫方的对比,作家对曾思懿是严厉鞭笞的。对于曾思懿的悲哀,作家不但视而不见,甚至认为是咎由自取。在他的笔下,曾思懿是那样可鄙可恶:忤逆公公,欺侮丈夫,讨厌亲戚(曾文清妹妹妹夫),虐待儿媳,欺凌愫方⋯⋯一个标准的不孝、不仁、不贤的恶女人③。其实,如果跳出剧作家设置的视阈,通过审视人物的生存处境再来看曾思懿这个人时,她的可怜是甚于可憎的。作为一个败落家庭的管家媳妇,在债主天天上门的情况下,还要维持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用,她的自私与算计背后应该有着更多生活的艰难与辛苦。对此,剧本不但无从涉及,反而借曾皓与江泰之言将其进一步“恶”化:“我的大儿媳妇第一个不是东西,她就知道想法弄我的钱。今天正午我知道是她故意引这帮流氓进门,存心给我难堪。’’矿你嫂子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吃鸡,当着人装穷”@⋯⋯看似不经意的两句话,曾思貅辛苦被一笔勾①曹禺.曹禺文集(第_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40.②曹禺.曹禺文集(第二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40.◎周蕾.突围与陷落——曹禺剧作的性别研究:[硕十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④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46.@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89.28 销,其虚伪、贪婪、狡诈却得到了张扬,人物益发可恶起来。。还有,作为妻子,她的丈夫爱着别人,她20年的婚姻生活一直被一个与丈夫青梅竹马的第三者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这种心理考验引发的苦fc-j与焦虑,剧作隐而不谈。她为了维护家庭所做的无望挣扎,反被一再呈现为对真挚爱情的百般摧残。尤其是曾思懿后来安排曾文清娶愫方为妾的行为,在曾文清一句“(激动地发抖,突然爆发,愤怒地)你这种人是什么心肠嗅!∽’的提示下,被演绎成了是曾思懿对愫方、曾文清的有意侮辱,演绎成了是她要长期役使愫方的阴谋。曾文清的这一判断显然忽略了曾思懿自身的利益逻辑。实际上,即使愫方不是曾文清的妾,曾思懿仍不会失去役使她的便宜。安排愫方做曾文清的妾,固然是对愫方人格的侮辱,但也是对愫方、曾文清恋情的成全,而纯粹受害的却只是作出这个决定的曾思懿一人。她将不得不压抑住人类渴求性爱单一性的本能,与另一个女人共同拥有一个丈夫,这才是之于曾思懿的事实。@在剧作中,曾皓、曾文清都可以或多或少赚得例情,而曾思懿却被呈现出了纯粹的恶行恶德,批判的锋芒直指旧式家庭中为维护自己地位而拼命挣扎的女性,以及她身上种种不合乎传统的“恶德”④。对于传统的回归再一次呈现在曹禺的剧作中。这说明了一向关注女性命运、提倡妇女个性解放的作家,不知不觉间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在《北京人》中宣告了旧世界的灭亡和对新世界的向往,但另一方面却又不由自主地由着作家自己感情的波涛,尽情赞美着愫方在传统世界罩所生养成的“美德”;一方面赞美着袁圆身上所洋溢着的自然人性的生命力度,而另一方面却又对愫方的“婉顺”、“哀静”、“恬静”与“安详”欣赏有加。这一悖论实际上是由作家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所决定,在理智上,他继续延续①周蕾.突围与陷落——曹禺剧作的性别研究:【硕十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人学,2005.㈢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30.@周蕾.突围与陷落——曹禺剧作的性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④周荣.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曹禺创作理念变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65、168. 了《雷雨》、《原野》中的反传统精神,在《北京人》中诅咒着阻碍着人的生命力正常发展的传统士大夫文化,并倡导着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原始野性精神;然而,愫方的出现,激起了作家的情感波澜,使他不由自主地赞美着这个传统的女性。①这最终导致了作家在宣告了传统士大夫文化的灭亡的同时,又表现着这一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愫方的美丽;圆由着力塑造的充满反叛性的女性转变为塑造传统柔顺型的女性。在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审美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剧作家完成了由反传统向传统的回归,并使作品最终呈现了对传统的反抗不够彻底的痕迹。。②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 第二章生活经历和婚姻经历对《北京人》整体创作的影响对传统的封建家庭、婚姻制度和士大夫文化的否定与对压抑自我、无私奉献贤女的歌颂,对自由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对个性张扬、僭越妇德恶女的批判,反传统与传统并存的矛盾并行不悖地体现在作品中,也夹杂着作家灵魂深处的理智与情感的困惑与矛盾。作为~个洋溢着青春和热血的青年,对人的命运何以有如此深刻的体认?许多作家走上文坛以后要经过多年的人生历练才能达到如此境界。显然,这种并存的矛盾与作家的思想息息相关,思想是不能“天生”和“遗传”的,它只能是后天习得的,①这样,作家的早年经历以及爱情体验,就成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其作品所不得不观照的对象。第一节生活学习经历对于其传统反传统创作的影响封建旧式大家庭对其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貌似陈旧的话语在今天依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任何一个文学家,无论他的文学立场如何,其创作中必然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曹禺生长于没落的旧式封建官僚家庭,他回忆起自己的家庭:少爷们有自己的佣人,自己的书房。住得相当舒服,但是闷得很⋯⋯每天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曹禺小时候接触并熟识许多封建家庭,从小就有许多机会接触和观察他的家庭以及亲朋故友的家庭,亲身体会和了解封建家庭早复杂的人和事以及人们靡腐的日常生活。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往往对文学创作主体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家在曹禺章年经验中是非常活跃非常丰富的元素,正是这种身世与童年经历,在曹禺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印象,在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牵引下,使曹禺在创作中唤起早年记忆。因此,他选择的素材总是瞄准家庭生活,在曹禺的作品中出现了众多的旧式大家庭,他将作品选材限定在家这个熟悉的环境中,以家庭剧的形式展现矛∞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盾冲突,构思剧情,艺术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小说文本的场景大都是盛极一时的贵族之家。曹禺在文中塑造的散发着“金色的光彩”的旧式大家庭无不可视为是力.公馆鼎盛时期兴旺气象的再现与重构。无论是摆放着“艳丽的花瓮”,“放着华贵的烟具”的周朴园家,还是“门前悬挂一张精细无比的翠绿纱帘”①带着环境优雅的小花厅、曾家大院,都是旧式大家庭,“一切都是兴旺的气象”,散发出“会色的光彩"。虽然营禺曾说过在《雷雨》中“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下周学熙家在英租界一幢很大的、古老的房子的形象”,而在《北京人》中的曾家大院的场景所借用的则是曹禺考清华之前寄居的一个姓于的家庭场景,然而在这样的大家庭场景又何尝没有曹禺自己家庭的影子?又何尝没有曹禺章年时代兴旺鼎盛的万公馆的影子?在作者的潜意识层中,这些有着兴旺气象、古老的房子又何尝不是万公馆的替代品②?沉闷压抑的家庭气氛对其反传统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曹禺回忆,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沉f叫压抑的家庭中。曹禺说:“在我的记忆早,他(父亲)又有些软弱、善感。他有一手好文笔,能作诗也能写对联。有时又满腹牢骚,像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他这一方面的性格,后来影响我在《北京人》里所写的几个人物,譬如曾皓、曾文清、江泰。”另外,“《北京人》中写曾皓对家罩人说:‘明年春天我再外出奔走一下,再闯一次。’这话就是我父亲当年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他40多岁就赋闲了,觉得老境己到,但不愿眼看着家里坐吃山空,一天一天败下去,就常这样说,也不过是说既而已,再也无力去奋斗去挣扎了,就像文清一样。在曾皓、文清身上都有我父亲的影子。他在天津当起寓公,抽上鸦片,那种没落文人的习性倒使他苦闷异常,那光宗耀祖的愿望也化为泡影了,他被打败了。有时不甘心,可他又不愿像有些军阀那样在乱世中去投机,去冒险,加之,他没有冒险家的胆量,这就不能不使他内心常有一种莫名的烦恼和苦闷。他或成日和几个朋友一起饮酒赋诗,或躺在烟灯前面,在烟雾缭绕中麻醉着自己。他发脾气,①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35.@颜蓉.论童年经验对曹禺创作的影响.聊城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10、211.32 骂大街,摔东西,打下人。似乎什么他都看不顺眼,他内心苦闷极了。但是,他不懂得他的苦闷又给他的家庭带来多么沉fI=:{而抑压的空气。∞”曹禺是这样回忆他的父亲和家庭的:尽管我的父亲很喜欢我,但我不喜欢我的家。这个家庭的气氛是十分沉闷的,很别扭。我父亲毕竟是个军人出身的官僚,他的脾气很坏。有一段时l'日J我很怕他。他对我哥哥很凶很凶,动不动就发火。哥哥30多岁就死去了,到现在我还不大明了他。他们父子两个人仇恨很深很深。父亲总是挑剔他。其实,我们都是一个父亲,只不过不同母罢了。但是,哥哥恨透了父亲。家中空气是非常不调和的。我总是害怕和他在一起吃饭,他常常在饭桌上就训斥起子弟来。此外,父亲给儿子磕头、鸦片烟这些给曹禺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的事件也都出现在了作品中。我的父亲常常在吃饭时骂厨师。有时,他一看菜不满意就把厨师喊来骂一通。有时,也不晓得为什么要骂人。我母亲说他,他就吏抑制不住,大发脾气。父亲和母亲在一起抽鸦片烟。到我上了中学,每天早晨去学校,下午四点回家时,父亲和母亲还在睡觉,傍晚才起床。每次我回到家旱,整个楼房没有一点动静。其实家罩人并不少,一个厨师,一个帮厨,一个拉洋车的,还有佣人和保姆。但是,整个家沉静得像坟墓,十分可怕。真黝I=c{4魄裁I酽!@每当曹禺向别人谈起他的父亲、他的家庭,都是这样说的。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中,使得曹禺笔下的所有家庭无一例外地沉闷、压抑,令人窒息。无论是在《雷雨》中周家那个“闹鬼”并终年垂着窗帘的幽暗的房间,还是《北京人》中曾家大院的那只能让人想到死亡的阴森森的棺材,都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你的神经∞,都使人可以深深的体会到窒息、恐怖、阴沉的氛围。有压抑就会有反抗。一个如此沉闷而令人窒息的家庭,使作家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情绪,常常把自己压抑沉闷的心灵寄托于《红楼梦》等一些虚幻的遐想之中。正是这种情绪的蔓延,使曹禺产生了对“家”的厌恶,造就了曹禺以“家”写“世”,对传统的封建家庭制度进行强烈的控诉@,最终走上了反传统的道路。忧郁孤独的性格对其反传统创作产生了影响。家中的亲情之爱是构成家庭∞曹禺,《文人自述: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赵陆平,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对作家性格形成及文学创作的影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42’44.④@颜蓉.论童年经验对曹禺创作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10、211. 生活的最基本的主题之一,其中又尤以母爱最为重要。母爱在多数作家笔下,早已成为了家庭亲情中不可磨灭与代替的神话。然而在曹禺笔下,却属异数,而是对“缺失母爱”家庭的“复写”①。曹禺的生母生下他三天便去世了,每当曹禺谈起这件事,便有说不出的难过。直到他自己成为70老人,一提到生身母亲仍然是无限怀念和伤痛。生母的死,是造成他孤独苦fc4性格的一大原因。②曹禺的大多数戏剧中也都有自幼从未体味过母爱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人》中的曾文清就是一位没有母爱,长不大的,永远不能自立的孩子。也正是由于未能正常享受母爱因而永远不能从潜在恋母情结阴影中走出。他挣扎于两个女性之间,感情倾向幼者弱者,又时时摆脱不了母性强悍女子的控制。③曹禺在《雷雨·序》中,一开始就谈到了自己的“孤独”、“忧郁”;他曾对自己的传记作者说:“你要写我的传,应浚把我的心情苦闷写出来。∽’曹禺传记材料还告诉我们:曹禺从小性格内向,习惯于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站在二楼小平台上,伫立静听海沙那面教堂传来的钟声,后来随父亲到塞外之地宣化也是孤寂地一人徘徊于冷清、阴森的后院乱石怪林之间,这都形成了他的情感世界沉静、忧郁、寂寞、孤独的一面。曹禺自己章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在《北京人》中得到了集中的显现:“《北京人》罩写的城墙上军号呜咽的声音,这种印象并不是在北京得到的,而是在宣化得到的。我那时总是坐到城墙上,听到那种单调的却是非常凄凉的号声;我是非常敏感的,偌大一个宣化府,我一个小孩子,又没有自己亲生的母亲,是十分孤独而凄凉的。”@他的最早的诗歌创作之一——《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在古城呵,古城/这般蕴藏着怅惘/这般郁结着伤心。/4-夜凄淋∽颜蓉.论童年经验对曹禺创作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10’211.吲邹红.“家”的梦魇一曹禺戏剧的创作心理分析.文学评论,1991年,第三期:97’110.Ⅻ朱伟华.周萍一来臼作家心灵最深处的人物.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36~40.w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掣田本相等.《苦闷的灵魂一曹禺访谈录》.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6、58. 的雨打着/摇曳的灯”,即足表现了这种凄清、寂寞的情怀,与《北京人》的情调宵相通之处。少年时代就萌生起来的忧郁苦闷,那种孤独寂寞之感,不仅早在他内心激荡着不息的情感波澜,同时也使他在思索人生。。曹禺在个性气质上还存在着一种内心的潜沉,耽于沉思。他往往潜入生活河床的底层,对社会与人生进行极其冷静的思索,“读多少那些被认为洪水猛兽的书籍”,“搜索”答案,“苦思不得的时候便冥眩不安”。他常常“流着眼泪"赞美那些“伟大的孤独的心灵”。鲁这种个性气质,使他的作品,其内容不单是苦恼和伤感,也有对生活的思索和憧憬。@是他不仅对传统生活产生了本能的反感,更试图以生命力的张扬冲决传统秩序,崇尚着“北京人”身上所蕴藏的原始野性和他们那种敢爱敢恨的生活。可以说,这是作家多年积延下来的理性的抉择。④早年问的学习经历对其反传统创作也产生了影响。曹禺章年是在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夕度过的,深受曹禺关注的戏剧领域出现了《黑奴吁天录》、《热血》、《秋瑾》、《共和万岁》、《爱国血》等反映革命斗争,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反帝、反封建、爱国题材的剧作,这些剧作给曹禺的童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这为他F1后剧作中对于反传统的创作打下思想上的基础。中学时曹禺就读的南丌中学自五四以来一直有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的革命传统。@当时的天津处在军阀统治之下,但是,全因反帝反封建的重大斗争都在南丌中学引起过强烈的反响。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师生组织了“南丌中学血卅后援会”,并演出戏剧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曹禺热情地参加了这些宣传活动。l926年,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段祺瑞反动政府公然枪杀爱国学生,激起了师生的愤慨。《南中周刊》发表文章,声讨段祺瑞的血腥罪行,并对当时的教育总长“不惟丝毫无动于衷,而反为政府通电,话之为暴徒”的行为痛加谴责。事隔两年,在曹禺担任编辑的《南丌双周》1928年第l期上,还在卷首用大字排出鲁迅《淡淡的血痕》中的语录作为纪念。1928年,R本帝国主义在山东济南制造了枪杀我同胞和外交人员的流血事件,校刊上立即∞吴彬.诗意追求浪漫风格一曹禺戏剧创作中的“诗意”.文教资料,2007年,7月号中旬刊:91’92.吲刘家思周棒华.辛辣深刻尖锐一曹禺戏剧的讽刺艺术个性及成冈浅析.宜春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30’34.Ⅷ李锡龙.徘徊丁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创陈熙.革命新生力量的史诗性关照一从《雷雨》到《北京人》.陕硒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138’140.1。 发表《济南事件发,£以后》、《济南事件的意义以及我们的自觉》等文,揭露F1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而其后在与徐特立、周恩来、张天翼等人的交往中,年轻的曹禺更足受到了很大的感染。曹禺虽末参加左联,但在当时影响非同凡响的左翼文学却对曾禺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进步作家,曹禺也必然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这些都为曹禺H后对于反传统的抒写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节婚姻经历对女性审美观变迁的影响婚姻,卜活影响了作家对女性的理解。创作《北京人》时,作家正生存在现代女性和传统女性的夹缝中,经受着现代婚姻生活的煎熬。@在结婚之fj{『,尚没有婚姻阅历的曹禺只能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来塑造女性形象。曹禺与郑秀的恋爱有着很强的理想成份,他是按照自己对女性的审美理想选择恋爱对象的,郑秀身上的现代女性气质和强烈个性吸引着曾禺,这些气质引起了正沉浸在反传统的思想境界中的曹禺的共鸣,这使他们很快陷入到了爱情的漩涡。@但是审美与现实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别,“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fcj,而近日之嗜好之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④王国维的这段话,放在恋爱与婚姻方面,依然有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倾倒了多少少男少女,但现实中人们更欣赏的却是薛宝钗,u陈熙.革命新生力量的史诗性关照一从《雷雨》到《北京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138~140.罾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85、89.@李锡龙.徘徊丁.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F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Ⅷ王国维.《白序二》.见《王国维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471.36 明知其假而爱之,原因也很简单,男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功利性”原则取代了审美理想中的超J、L脱俗。曹禺也没有摆脱掉婚姻生活中的这种理想与现实、审美与功利的纠葛,而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中①。准确说来,曹禺抗战时期的爱情苦闷导致了《北京人》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的转变。在与郑秀结婚以后,两个人的个性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一方面,曹禺的懒散、不修边幅乃至于他的诗人气质与郑秀讲清洁、重小节的个性格格不入;另一方面,郑秀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她爱打麻将、对曹禺不够“体贴”,但同时又对曹禺的行动控制得很严:这种个性、习惯、思想诸方面的差异同积月累,恋爱时的审美理想更多地被现实感受所取代,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冷淡,陷入了冷战。在这个时候,邓泽生到江安看望正在剧专学习的妹妹邓宛生,住在她的表弟方培德家旱,对门便是曹禺的家,方瑁德、邓宛生等剧专的同学经常到曹禺家去,邓译生也跟着一起去,就这样和曹禺相识了。曹禺与郑秀的婚姻本来就潜藏着危机,邓译生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其与郑秀的婚姻危机。②与颇为“现代”的郑秀不同,邓译生没有上过大学,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她的众多长辈立志“把她培养成为中国最后一名闺秀。她会画山水画,写一手好字,性格温婉文雅”,郑秀也说她“很安静,很冷”。邓译生与郑秀不同,她帮助曹禺誊写稿件,给他鼓励与安慰,使曹禺获得了感情上的慰藉,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相爱了。@作家曾经这样回忆:“自从我写《北京人》,我的所有的文稿都是经过所爱的朋友的手,或抄誊过,或改动过。”①由此看到,作为一个古典型女性,“体贴”与“善解人意”是邓译生身上最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与郑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使曹禺深深地沉迷在邓译生给他带来的世界里。他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及与郑秀、邓译生之间的情感纠葛,使他不由自主地讨①李锡龙.徘徊丁.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十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人学,2003.固李扬.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36~40.@卢焱.从“现代”到“传统”——曹禺剧作的审美嬗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3):124、127.圳曹禺.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见:田本相刘一军,编.曹禺全集第5卷.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60.37 厌家庭生活中的“个性张扬”,而对温柔、娴淑类型的妻子表现出本能的向往,但这一切在讲自由、平等的女性那罩显然是做不到的,也只有传统的女性爿’能满足他这有点自私的要求。显而易见,作为一个“诗人”,作家是现代的,有着足够的浪漫情怀:但作为~个丈夫,他更多地被传统理念所支配,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传统意义上的“妻子”。这种审美理念和生活实际的错位,使作家对女性的审美发生了转向,作家把这种对传统女性的好感带入了作品,于是就出现了愫方这种具有古典美的女性形象。①他对愫方那种奉献、牺牲精神的描写,潜意识中应该是对邓译生的希望。2也可能正是这种个人情感因素的存在,使得作家把《北京人》中的曾思懿塑造得邪恶无比。在此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激情洋溢地冲杀在“反传统"第一线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反传统’’的同时,又讴歌着传统女性对男性的献身精神;在歌咏充满野性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同时,却又对爱不敢爱、恨不敢恨的愫方的赞美有加。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也由反抗型转变为忍耐型,在她们身上凝聚着传统的美德,她们知情达理、善解人意、忍辱负重,富有承担精神——既呵以为曾文清之类赢弱不堪的男人们承担,同时又极力地压抑着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合理需求,而承担“他者”的无尽苦恼与哀伤,每天幽幽地度着时日。@①③李扬.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36、40.②周荣.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曹禺创作理念变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65、167.38 第三章反传统传统的双重态度在其全部剧作中的表现及对作家人生的影响第一节全部剧作中的传统与反传统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不协调最终导致了作家在反传统与传统之p]车llz徊,这种不协调的矛盾不仅体现在《北京人》这一部作品中。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同样,反传统与传统的双重态度在营禺全部作品也有所体现。纵观曹禺全部剧作,以《北京人》为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期作品往往都是通过对家庭和人的精神以及道德观念的剖析,对传统和旧秩序进行怀疑、反抗,对个性独立、个人自由予以弘扬,对生命激情充满了赞美和向往,体现着作家激进的反传统立场。后期作品中则呈现出向传统回归的倾向。在曹禺早期作品中所肯定的是像繁漪、陈白露、花会子、仇虎那样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物类型,而批判的则是像周萍、周朴园、焦大星这样的生活在传统中难以自拔的人物类型。无论《雷雨》中的繁漪、《日出》中的陈白露,还是《原野》中的仇虎、《北京人》中的愫方,都有一颗不安定的、叛逆的灵魂,他们面对的主要是强大而又残酷的精神桎梏,承受的主要是无形而又沉重的精神压力,但他们同时又处于少数和弱者的地位,他们所倚仗和选择的也只是由坚定执着的自我意志而产生的对于传统的反叛。繁漪在封建重压下,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出发,勇敢地发出“我是人,一个要真iF活着的女人”的强烈呼喊,以至为实现这种反叛而付出了惨重的自我牺牲的代价:陈白露在内心的自我痛苦交战中,最后以死涤荡了玷污灵魂的污垢,换取了与社会和旧我的决裂;在愚昧和迷信的心狱中痛苦挣扎的仇虎,所追求的也是对于现实的强烈反叛,在恍惚错乱的精神世界的幻觉中,仇虎对不公平人世的痛斥和诅咒,正表现了他企图挣脱肉体和精神镣铐的反叛的强烈意志力量。①在这些人物身上,贯穿其中的无疑是以人的觉醒为基础的对自我的反省、对于传统和旧秩序的批判精神。曹禺并没有把反传统立场贯穿始终。以《北京人》为界,1938年后的剧作,①徐惠琴.试论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及意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104’109.39 在困家、家庭、个人情感的多重团扰下,曹禺渐渐由“反传统”的立场返归“传统”。在这些作品中,虽然也秉承了作家一贯的反传统意识,在描,l;的善良与且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中,读者看到了比经济衰落更为深刻的传统家庭制度、婚姻制度和士大夫文化的最后坍塌。但是剧作更多呈现出的与前期作品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在悲剧观念方面,由对人的悲剧命运的关怀转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书写,国家利益成为作家这一时期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准则。71j《黑字二十八》、《蜕变》所表现的是民众高涨的抗同热情。在这些作品中,国家利益成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准则,在它面前,父子亲情、夫妻恩爱、恋人絮语等个人情感都变得渺小不堪、不值一提。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对现代女性的崇尚转向对古典女性的赞美:《北京人》中的愫方,《家》中的瑞钰和鸣凤是宽容隐忍有着圣母般纯洁博爱的胸怀,时代新女性的叛逆与奇异被轻放在一边,在她们的身上只感受到爱的温馨,奉献出的是擦拭干净的温润的中国传统珠玉。尽管作家还坚持着反传统立场,但在其作品中已经隐含了对传统的认同,而《北京人》则如实地反映了反传统与传统对作家的双重困扰。另一类是以丁大夫、韦明、阴堇修为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甘愿奉献一切的女性形象。《蜕变》中的丁大夫、《黑字二十八》中的韦明等等这些人物身上,“自我”隐匿不见,她们每时每刻都在压抑着“自我”的欲求,而是全身心地考虑着社会jF义和民族复兴,道德准则和奉献精神是她们的生命寄托之所在。@这些人物形象与叛逆不羁、充满着强烈的生命冲动、张扬的个性和自我肯定的形象的繁漪、陈白露、仇虎、金子等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体现了曹禺创作思想受束缚的痕迹。1949年以后,伴随着世界观的转向,曹禺的写作动机、写作目的及创作方法再度发生了转化。作家放弃了自己的个性化创作,转向热烈的歌颂,主动的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其戏剧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主题先行、人物单薄、艺术乏味,失去了勾魂摄魄的魅力。在这期间,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和《王昭君》等等。这些作品所反应的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个人琐事,而是事关民族、国家、正义事业的大事。③①@@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曹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第二节人生中的双重态度在作家身上,在作家的作品中,对传统的决绝反叛和潜在的继承,都被单纯的、不会掩饰的少年才子展露无遗。恃才傲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典型心态,也正是作家成功之所在。深刻的矛盾性展示了作家创作心理的双重性,成就了他的作品,但却并不一定能够成就他人生的其他部分。解放后,在文艺界的几次大规模的思想斗争中,曹禺由于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去,紧跟时代,不仅没有受到什么冲击,而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自反右丌始,他亦感到了惶恐,内心痛苦不堪,既积极表态,参加各种批判活动,又想不同许多作家朋友一夜间成为敌人。这种深刻的矛盾性,使他时时后怕,竞不敢贸然动笔。三年困难时期,上级下达写作任务,他/j‘与梅阡、于是之合作了《胆剑篇》,但作品人物缺乏个性,连周恩来都说:“曹禺同志是有勇气的作家,是有自信心的作家,大家都很尊重他,但他写《胆剑篇》也很苦恼。他入党了,应该更大胆,但反而更胆小了。”工面对明朗化的政治时代,曹禺心理的矛盾性失去了优势,窒息了创作活力,导致他在当代文学中几无创作成就,再无超出二、三十岁时的剧作。这当然是一个社会悲剧,时代悲剧,但性格悲剧的因素也确是不可忽视的。在F日本相的《作家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我(曹禺)跪在地上,求着方瑞(曹妻):‘你帮助我死了吧!用电电死我吧!’邓译生说:‘你先帮我死好不好?’我真是太脆弱了⋯⋯他们逼着你招供,供了以后不但别人相信,甚至连你自己也相信,觉得自己是个大坏蛋,不能生存于这个世界⋯⋯觉得自己犯了大错,不要写戏了,情愿去扫街。”。这就是我们在《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所看到的曹禺吗?这段回忆,真实揭示了文革对文化、对人性的极大摧残,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革命性与保守性并存、热情性和软弱性同在的深刻矛盾,这一深刻的矛盾性也是导致文化人悲剧人生重要因素之一。③因此,“当新时期到来的时候,这些本应为自己①周恩来.周恩来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6.@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21.③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41 的再一次新生而庆幸的作家,却无法享受心灵的轻松,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屈辱人生的解脱,而是为自己创作年华的虚度与政治运动中的人格过失而痛悔不已”①。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尖锐批评“你心不在戏罩,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权势所误!”②使曹禺将其视为真正的知音,他自己也曾经感慨地说:“明白了,人也残废了,大好的光阴也浪费了。让人明白是很难很难的啊!明白了,你却残废了,这也是悲剧,很不是滋味的悲剧。’’@在这深刻的矛盾、痛悔,以及时光不再的心理状态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北京人》中曾文清的影子。封建传统误人、封建传统杀人。虽然作家自己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封建传统的阴影,但他毕竟理解和塑造了曾文清,揭示了曾文清的悲剧,展示了中国话剧的辉煌!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幸与不幸,就是这样交织在人的生命之中,也许应该乐观点说,这就是人生的丰富吧④!①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76.②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72.@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74.④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88~92.42 结论通过对于传统的封建家族制度、封建婚姻制度以及士大夫文化的否定,显示出剧作家曾禺对于传统的决绝的反抗和颠覆。无论是“长满了胡须,迈着四方步”的曾家人,还是“野的可怕”的“北京人”,无论是“生命的空壳”和“精神上的瘫痪”者曾文清,还是率性自然的袁氏父女,革命剧作家曹禺用戏剧表现了他对侵蚀、毁灭、消磨人的生命力的传统的痛恨,继续和发展着《雷雨》的反封建主题。在否定之后,曹禺并没有陷入悲观绝望的境界,而是积极寻找着出路。在北京人和袁氏父女身上,他看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和健康自由的人格;在愫方身上,他找到了用“爱”所获得的精神自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人》是一种抗争,一种探寻,是一种对生命的呼喊,它鲜明地昭示着作为革命剧作家曹禺的j隆定的反传统立场。但是,作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长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的曾禺,几千年的传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他,几乎融进了血液之中。当作家在有意识地反传统时,却无意识地流露出受到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作家的这种反传统又显得复杂而艰难。对散发着传统雅香的中国封建士大夫家庭生活环境的描写,对士大夫文化的杰出代表曾文清的理解与同情,对传统女性代表愫方身上牺牲自我、压抑自我的传统美的由衷赞赏,对意志力坚定、张扬自我的女性曾思懿的无比痛恶⋯⋯这些都向我们展示出了作家意识深处的传统立场,也意味着以反传统而享誉文坛的革命剧作家曹禺正在悄悄地收拾起“反传统”的旗帜,反身向“传统”回归。艺术与生活总是结合在一起。封建旧式大家庭在曹禺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印象,成为其最直接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从小丧母的章年经历、性格暴躁的父亲、在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夕度过的学习生活使其对传统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反感并最终走上了反传统的道路;与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的情感纠葛使其在反43 传统与传统之间徘徊,举棋不定⋯⋯复杂的,£活经历使作家灵魂深处产生了深深的理智与情感的纠葛,影响着《北京人》的创作,使《北京人》在坚决地反传统同时,也在不自觉中向传统悄悄地倾斜,并使作品呈现了对传统的反抗不够彻底的痕迹。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对并没有使作品的艺术退步,它不仅展现着包括作家理性与情感的种种矛盾,更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从作家的全部剧作来看,《北京人》架起了一座由反传统向传统过渡的桥梁,因此可以说,《北京入》的出现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它的出现使作家后来的再次转向不再突兀。 参考文献[1]隔本相.营禺剧作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2]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一现代视野下的营禺剧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3]曹禺.《文人自述: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4]阡l本相.曹禺访谈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章庆炳.维纳斯的腰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李扬。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1期.[7]王希杰,北京人的语言艺术.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6.[8]黄善明,论《北京人》的悲剧精神.南通师专学报:第8卷第3期,1992.[9]朱月瑾.《北京人》的戏剧冲突与艺术手法.南京大学学报,1979(3).[10]胡亭亭.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析《北京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5卷第2期.[11]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3.[12]卢焱.从“现代”到“传统”——曹禺剧作的审美嬗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3)[13]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颜蓉.论童年经验对曹禺创作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5]周荣.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曾禺创作理念变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6]周蕾.突围与陷落——曹禺剧作的性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17]朱栋霖.论《北京人》.文学评论,1980(3).[18]宋剑华.原始野性的呼唤——《北京人》新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1.[19]华枫.存在的困境与超越的途径——从存在主义美学视野看曹禺前期悲剧.四川戏剧,2008,2.[20]赵江滨.《北京人》的诗意与象征集合体的意蕴.涂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四期.45 [21]周引莉.浅析北京人中的两个世界.戏剧文学,2005,11.[22]陈建新王雅萍.家族文化叙事下的人性叩问——试论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戏文,2007,1.[23]钟海林.曹禺戏剧主题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2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因作家心念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6]费虹.《北京人》象征性艺术形象分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7]曹树钧.论鲁迅思想对曹禺剧作的影响.戏剧艺术,1999,4.[28]赵陆平,章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对作家性格形成及文学创作的影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9]邹红.“家”的梦魇一曹禺戏剧的创作心理分析.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30]朱伟华.周萍一来自作家心灵最深处的人物.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31]徐惠琴.试论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及意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32]陈熙.革命新生力量的史诗性关照一从《雷雨》到《北京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33]李扬.论曾禺的女性审美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