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于1957年完成;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老舍在中国第一部宪法公布两年后写了《茶馆》这幕戏。作者以旧北京城中的一个大茶馆为背景,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在我看来,《茶馆》就是一部揭示旧中国的黑暗和愚昧的剧本。虽然剧中出场人物众多,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能折射出旧中国的丑陋,就连为人正直的掌柜王利发,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也不免有一丝自私的性格,就更别说其他那些只看重金钱的人了。
举个例子来说,抓逃兵时,由于逃兵用金钱贿赂,丝毫未受牵连,而无辜的刘麻子,却成了可怜的“替罪羊”,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可见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在金钱面前人心的麻木。虽然《茶馆》描写的是旧中国的丑陋,但在这背后,老舍想传达的却是自己对这部在1954年公布的新宪法的看法。在过去,民国第一部宪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时局,而老舍通过《茶馆》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中国这第一部宪法可以起到和民国第一部宪法同样的作用。
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中心故事,故作者主要采用了三个方法:1)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局。如此,故事虽松散,而中心人物就有了着落,就不至于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此剧写法由人物带动故事,近似活报剧,又非活报剧。此剧以人物为主,而一般活报剧则往往以事为主。2)作者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其自己的事,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在了一起。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又都能反映时代,使观众即看见各色人物,又顺带看见了时代的原貌。如此的人物虽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其命运。3)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因此,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利发是贯穿整部戏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中不仅继承了茶馆还继承了多说好话,多作揖,善于应酬的处世哲学。王利发在对待不同人也有不同态度,对待难民时有一丝同情但更多的是冷酷自私,对待大兵,警察却笑脸相迎而对唐铁嘴之流则嘴上客气心里厌恶。他同时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不断地改良管理方法比如先付钱再喝茶,请女招待等但不变的是他对“勿谈国事”的一再坚持才使得茶馆没有随朝代的更替而倒闭。但一个小老板又怎能与当时的一个军阀甚至是腐朽黑暗的时代做斗争呢,不知怎的茶馆就不再属于他了也许他早料到这一天的到来,祖业保不住了他也不想再苟延残喘活下去最终选择了上吊自杀。王利发作为一个当时社会的小人物最终也还是没能逃过悲剧的命运,死了也就死了。
若说政局的变化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不那么明显的话,那宋恩子、吴祥子所代表的这类人,便是人民灾难的直接来源,可以简单说成----“工具”,一种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它们奉行命令,不对事实加以思索,一步步暴露其贪婪的本性。比如,在抓松二爷是时,仅因一句牢骚,就使人遭牢狱之灾。“谁给饭吃,就效力于谁”,更是赤裸裸地暴露了其性格。而到他们的后代,这种情况有增无减。既贪婪又凶暴,而且头脑简单,使其成为最佳的统治工具。老舍在《茶馆》中对这类人的描写,自然是批判,但同时也是在还原历史----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许多人为了一己之力,愿做“孺子牛”,全然不顾别人的水深火热。诚然,在混乱中,寻找出路是每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在抉择之际,有些东西,如良心、忠心,可否抛弃?实则引人深思。
十两银子,刘麻子对康六的女儿开了如此一价。身处贫穷饥饿之困的康六一家,只是为了活下去,才出此下策,决定将女儿卖给太监作老婆。那个时代的贫困无知与愚昧,造成了这个家庭的悲剧。乡妇与小妞的遭遇表明了民不聊生的普遍社会状况。然而京城的官贵们依旧在赏鸟喝茶,对于乡下的贫苦百姓也缺少应有的怜悯。家庭解决一时的困难,却是用牺牲女儿的幸福所换来的,这本身就是一次不带有任何感情的交易而已。
同时,她也对作为这一切不幸的来源的庞家有着深深的厌恶,毕竟曾经就是因为那些人使得她无家可归。然而,对于收留她的王利发一家心存感激。在所有人都在为生存不断寻求更好的出路的时候,这样一个明辨是非、善恶的女子实属不易。康顺子只是当时无数悲剧中的一个代表。在《茶馆》中没有奋勇抗争的革命者,只有活在乱世中绝望的挣扎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