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等待戈多(节选)作者:萨缪尔·贝克特
戏剧介绍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的产物。这一流派产生在五十年代的戏剧领域,最早出现于法国,尔后流行于欧美剧坛,其影响至今未衰。荒诞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尤金·约奈斯库、让·捷尼等等。这个流派开始时被称为“先锋派”,一九六一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根据其思想和艺术特点,把它定名为“荒诞派”。此外,也有人根据这一流派作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称它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
荒诞派戏剧的基本主题一、外部世界是一个荒诞的存在,是“非理性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盲目的、无意义的。二、人与物的关系是荒诞的,物压迫人,主宰人,人是物的奴隶。三、人与人互相隔绝,无法沟通。四、“自我”的丧失,人的“非人化”。
荒诞戏剧的艺术形式和表演手法:1、一般没有故事,不讲结构。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没有戏剧冲突,没有剧情转折、起伏跌宕,没有结局。2、抽象的、象征性的人物。剧中没有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大部分人没有姓名,而是笼统称呼如先生、女士、母亲、小伙子等。3、凋敝的舞台形象。调动一切舞台手段,制造具有梦魇和地狱特征的场景;用奇形怪状的人物作语无伦次的梦呓,或受习惯与本能支配的盲目动作来表现世界的非理性和存在的荒诞性。4、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语言失去了意义,不再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人物对话枯燥乏味,不合语法,多次重复,有的甚至是机械地发出一连毫无意义的单音节。
作者简介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年生生于爱尔兰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尤利西斯》),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后来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
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方居然说“不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战争那可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二战”后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
作品简介第一幕写黄昏的时候那两个流浪汉一见面就开始了语无伦次的闲谈与无聊透顶的动作。他们声称自己是在等待戈多,要向他祈祷,向他乞求,要把自己“拴在戈多身上”。波卓和幸运儿上场,也要寻找戈多先生,原来他们苦苦等待的人竟然素不相识。戈多迟迟不来,却来了一个男孩,他送口信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
第二幕写的仍是那个时间,还是那个老地方,只不过在原来已有的那棵枯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两个流浪汉又走到一起了,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干什么?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他们模模糊糊回忆昨晚的事。昨晚谈得很多,今晚似乎无话可说,沉默,长时间的沉默。但无名的恐惧使他们无法保持沉默,于是两人同时说话,说话只是为了“不听”和“不想”。波卓和幸运儿又来了,一夜之间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他们四人先后倒地,象蛆虫一样爬来爬去,象白痴一样呼言胡语。波卓和幸运儿死了,男孩又来传话: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他们绝望了,两次上吊都未能如愿。他们只好继续等待,永无休止地等待。
该剧于1953年在巴黎初演时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仅在巴黎就连演了三百多场。该剧的支持者与反对者曾因对此剧毁誉褒贬争持不下,在休息厅里大打出手。在巴黎的咖啡馆、洒吧间和街头巷尾,到处议论这出戏。1957年,旧金山实验剧团为圣昆廷监狱的1400名罪犯演出时,仅几分钟,就吸引住了这些世界上最粗鲁的观众,并且在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惊。据说,从此以后,剧中的台词、角色,都成了圣昆廷特有的语言。两个熟人见面打招呼,一个问:你在干什么?另一个则回答:我在等待戈多。1969年,主要因为此剧,贝克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课文分析
1、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戏剧中有哪些动作?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子内瞧倒靴子摸靴子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脱帽子脱帽子窥帽子戴上又摘下帽子重复无聊
2、他们的言行举止为什么会这样?源于现代社会的荒诞不经,源于人们精神上的痛苦不堪。
3、从文中看,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这两个流浪汉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有哪些感受。
狄狄和戈戈都是衣着破烂、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白天四处流浪,晚上睡在阴沟里,靠胡萝卜充饥,以向人乞讨肉骨头为生,受人白眼,遭人打骂。。他们疯疯颠颠的支离破碎的语言,都源于人物绝望、恐怖的内心。在荒诞的外形下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绝望。这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而他们等待戈多的举动,反映了处在人生痛苦状态下的人们对自身苦难的厌倦,也是西方人在遭遇二次大战灾难后希望摆脱困境的心理体现。
4、讨论:戈多到底是谁?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
5、戈多究竟指什么?评论家:上帝,永生,理想,幸福。作者:“我要是知道,早在戏剧里说出来了”。剧中:“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咱们明天就上吊”。戈多似乎是一种希望,但他始终没出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他们想改变处境的一种希望。这种希望的一种寄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就说明是他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本剧的主题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现实社会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和自己所看过的戏剧,比较一下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有哪些不同?情节冲突语言人物形象传统戏剧《等待戈多》引人入胜支离破碎扣人心弦若有若无规范完整莫名其妙个性鲜明不可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