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精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精品教案

ID:972538

大小:20.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家乡的风俗》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教学重点: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3.“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过渡: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二、明确要求1.自读课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2.明确:(1)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者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2)写清楚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3)可以穿插介绍风俗的特点和来历,介绍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4)尝试表达出自己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三、选材指导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选定要写的风俗。出示讨论提纲:1.你选择了什么风俗?2.你选的风俗有什么特点?3.你最近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的经历怎样?4.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什么看法?请你说出来。学生自由交流,选定写作主题。四、方法指导1.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北京的春节》一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预设:除夕、初一、元宵。2.《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预设:描写传统节日风俗不需要都从头到尾逐项描写,而是应该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地描写。3.《腊八粥》一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哪一段?说一说你的感受。预设:关于八儿等粥和喝粥的描写。4.《腊八粥》在写法上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预设:描写不能只描写客观事实,还要突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文章才算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5.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营养,学习名家的写法,在模仿中创造自己的作品。五、用心构思1.看到冰糖葫芦,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我们可以像串冰糖葫芦一样,按照时间的顺序把不同的风俗习惯穿起来。这样的结构看起来很不错。2.举例说明“冰糖葫芦”结构的好处。(1)《北京的春节》就是把腊八节、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节等一系列的活动用“冰 糖葫芦”结构串了起来。这样的结构让人觉得条理清晰。(2)如果我们写除夕的活动,可以仿照“冰糖葫芦”结构把贴春联、挂灯笼、贴年画、迎灶神、吃饺子等活动串联起来。(3)你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写自己家乡的独特风俗。3.你的经历一样精彩,我们可以在经历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就像作者在写《腊八粥》时就突出了人物的独特感受。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写一下其他的活动。比如元宵节做灯笼、春节看烟花、重阳节登高山、清明节碰鸡蛋等独特的活动。4.列出写作提纲,同桌交流。六、放胆试写1.根据提纲自由作文。预设:(1)开篇点题,点明风俗。(2)详略得当,突出特点。(3)首尾呼应,表达情感。2.教师巡视指导。七、赏评完善1.组内互评。出示标准:写出风俗特点了吗?(一颗星)写出自己感受了吗?(一颗星)写作顺序有条理吗?(一颗星)文章表达的情景引起你的美好回忆了吗?(一颗星)2.班内交流。你的作文得了几颗星?3.结集成册。收集作品,配画插图,编成一本家乡的风俗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