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导读会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
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三段经历:鲁滨逊三次航海的经历。鲁滨逊在荒岛的经历。鲁滨逊从荒岛回来以后的经历。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花三天砍树,花两天把树枝削掉,又用大量的时间把树干削平……做任何工作,如果有助手和工具,本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若单凭我一个人空手去做,便要花费大量的劳力和时间。(相反的,做任何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如果不凭借外力而光靠你一人的话是很难完成的。所以,每当你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时候,对所有对你提供了大大小小帮助的人说声:谢谢!)◎在此期间,为了应付生活的需要,我的各种技艺都有长足的进步。(人的潜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压力的生活是茫然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只要生活需要,我们什么都可能学会。所以,任何事,只要你坚持去做你就肯定能行。)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也当过牧师,但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他的生活充满了冒险与刺激,1683年,笛福曾被海盗俘虏过。再加上一名曾经在荒岛独自生活过四年的苏格兰水手的经历,使得他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他从没想过要当文学家,完成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59岁了。他是一名写实风格的作家,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尤其是这部小说,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叙述,更让人觉得自然亲切,容易读懂。
作业布置:1)制订读书计划,继续深入阅读本书,摘录经典语段;2)阅读《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学着完成一篇较有质量的读后感。茅盾的话: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