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推荐与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设想】 课程教材研究所8月4日在因特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段文字:“新课标教材和以往语文教科书相比,这套教材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名著导读的设计。它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实质上这是一个蕴涵着此次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指向而又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的崭新栏目,如何认识它的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身实践,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是此次语文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段文字道出了编者设计“名著导读”的意图,也成为了我们备课的指南。因此,我们在备这篇名著片断时,尝试着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人公的心理,体味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5、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 2、由对人物的分析进而引申到对社会、人生作深刻的思索; 3、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通读全文 了解大意 提前一至两个月布置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引导学生采用略读方法,了解全书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线索等。 二、任选一章 试作点评 学生从全书中任选一片断(建议课本节选为佳)进行点评,并阐述选之理由,用自己的心和作品对话。 教学生学会精读。 三、四边互动 走近人物 在前面略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能启发学生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采用自由发言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交流各自的感悟,师作适当点评。 明确:汤姆是老师和家长眼中一个顽皮而又爱闯祸的孩子,他和波莉姨妈一家住在美国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汤姆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常给姨妈哭笑不得,但是他以他的正义感,揭发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以他的勇敢,挽救了自己和另一个女孩的生命;以他的聪明,找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 四、深入文本 合作探究 师生就课文中节选的三个片断,进一步走进人物。 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和他们一起回忆童年时代,畅谈理想,张扬个性。 A、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或解决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塑造汤姆·索亚这个艺术形象?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否赞同他的言谈举止?为什么? 3、联系全书说说汤姆·索亚为什么向往“海盗”生活? 4、你希望经历汤姆那样的历险生活吗? 5、…………
6、………… B、每组代表阐述观点,全班讨论交流。 通过学生各自的回答,了解正处于成长期少年儿童的心理状况,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 探讨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和不安,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健康的生活理念,明确告诉他们拥有正直、勇敢的性格才能把握好生活。 C、课后让学生将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并张贴在学生园地上。 五、比较阅读 体味风格 建议让学生到互联网上查艺术手法的含义。 推荐阅读中外其他有关少年儿童生活的文学作品,充分体味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风格。 1、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运用得当,作品中有关景物、环境描绘性的叙写清晰地表达着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可和其他作品中有关儿童心理、情感的描写作比较(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助于感受作品的独特。 2、《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一种轻松柔和的幽默中显露出批评艺术,而它的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以辛辣的讽刺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劲力。狄更斯艺术上则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 3、比较阅读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乡村大道上的孩子们》 六、链接生活 实践体验 1、组织一次题为“成长的烦恼”的讨论会,交换各自阅读的感想,从书中主人公的生活遭遇联系学生的生活状态,表达作为一个儿童正常的心情和欲望,由此激发学生“我手写我口”的创作激情。 2、欣赏丰子恺儿童漫画,用文字表达出作者用画笔所描绘的儿童世界。 【附录资料】 一、作者介绍 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于183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的一个法官家里。小时候马克·吐温在乡村生活,爱和黑人、穷苦人交朋友,爱听黑人大叔们讲故事。 从12岁起,马克·吐温便出去当印刷学徒工、送报人、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沿岸一代过着流浪生活。后来他又当过水手、矿工、新闻记者等。穷苦的流浪生活使马克·吐温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接触到更多的劳动人民,使他对美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写作素材。 年轻的马克·吐温特别喜欢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并时常针对美国现实,在报刊的“幽默专栏”上发表小品文。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他以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开始了他正式的文学活动。186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加力维拉著名的跳蛙》。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吐温进入创作的高峰期。从《汤姆·索耶历险记》到《王子与贫儿》,从《竞选州长》到《百万英镑》,马克·吐温对社会中的欺诈、陷害、伪善等等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笞。马克·吐温文笔犀利,既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善于进行夸张描写,寓讽刺于其中;他描绘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一幅幅既离奇又真实的图画,使读者感到又滑稽又辛辣。 马克·吐温在他晚年的杂文和政论文里,对中国人民寄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在其最优秀的政论《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托钵僧与傲慢无理的陌生人》等文章中,谴责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榨取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在《使用私刑的合众国》一文中,他辛辣地嘲讽了“在华外国教会美国委员会艾明特牧师”之流,怒斥他们勒索中国赔款大搞名为“宣传福音”,实为文化侵略的无耻勾当。他大声疾呼:把中国人“交给自己的命运支配吧!”结果,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报纸的评论、人们的指责使官方大为尴尬。 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病逝。由于对美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二、情节介绍 少年汤姆·索亚十分淘气,一天半夜,他和伙伴哈克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击了一个凶杀案:一个名叫印江的坏家伙杀了人,却嫁祸于波特。
次日,波特被捕。汤姆怕遭报复,不敢揭发真情。又过了些日子,法庭开审,这回,汤姆终于勇敢地在法庭上提供了证词,揭穿了印江的罪行。但印江却跳窗逃跑了。一天,汤姆和哈克走进河边一所“闹鬼”的老房子。他俩上了楼,不一会儿,看到楼下来了两个人,原来正是印江和他的同伙。这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不少钱,正往地里埋。没想到竟从地里挖出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这时印江听到了一点响动,他怀疑楼上有人,就想上去看看。汤姆和哈克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早已朽烂的楼梯塌了,印江没能上楼。 后来,汤姆侦察出印江住进了一个客栈,他和哈克合计趁印江外出时,搬走钱箱。 又过了些日子,汤姆和贝奇等一些小伙伴外出游玩,汤姆和贝奇钻进了一个弯弯曲曲的山洞,竟找不到出口。 同一天夜晚,哈克发现印江和他的同伙挟着东西上山了,哈克想他们肯定是转移财物,就远远地跟踪。印江来到一个寡妇的庄园,要对寡妇下毒手,哈克忙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在这家人的帮助下,救出了寡妇。 汤姆和贝奇在山洞里迷了路,随身带的食物又吃光了,仍找不到出洞的路……忽然,汤姆看见远处有烛光,以为是大人们找来了,于是高声呼叫。谁知,定睛一看,举着蜡烛的却是印江,汤姆怕印江下毒手,拉着贝奇逃跑,山洞里回声轰鸣,印江未听出是汤姆的声音,还以为有人追捕他,于是抱头鼠窜。 在洞中过了三天三夜,汤姆和贝奇拖着疲乏的身子还在找出洞的路。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亮点,他们互相勉励着向前走去,费尽了最后力气才出了山洞。 两个孩子得救后,贝奇的父亲用铁板把他们出洞的小口堵死了,他怕以后会有人再从这里进去迷了路。 孩子们再也没见到印江。半月后,汤姆想起印江或许还在洞里,于是,他打开了堵死的洞口,发现印江已饿死在洞口旁。 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在印江举烛的地方发现了印江埋财宝金钱的小石窟,找到了那个箱子。 汤姆和哈克平分了这笔钱。哈克救过庄园主寡妇,寡妇很喜欢哈克,便收下哈克作自己的养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小说以汤姆·索亚的传奇式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印江之流的贪婪和凶残。 小说情节曲折起伏,悬念迭出,描写生动,不愧为优秀的作品。 三、略读与精读 略读:就是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全文,包括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其目的是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 略读是对文章作“面”的把握,精读则是对全文作“点”的研究。精读时,必须做到字斟句酌,条条缕析,搜寻信息,比较推敲,以求得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精读时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结合语境、全面理解; 2、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3、搜寻隐含信息,理解深层含义 略读和精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前者从宏观上把握全文,后者则作微观分析。客观上的把握为宏观的分析提供了大语言环境,微观分析又加深了对宏观认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四、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称表现手法。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手法。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艺术手法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辩证关系,其作用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随着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手法也在不断地丰富更新。艺术手法的运用,必须服从于特定的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相适应。艺术手法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艺术创作中,各种艺术手法一般是交互运用的,而且受体裁的制约,即不同体裁对艺术手法有所侧重。艺术手法是否运用得恰当、娴熟、和谐、巧妙,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艺术手法有着历史的继承性,不同民族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 五、比较阅读文章全文 乡村大道上的孩子们 [奥地利]卡夫卡 我听见马车隆隆地驶过花园篱笆,有时我甚至看到它们穿过那些轻柔摆动着的簇叶缝隙。炎热的夏日,木制的轮辐和车辕叽叽嘎嘎地叫得分外响。从地里干活归来的人们扬起的阵阵笑声,使得马车的叽嘎声听起来越发叫人心烦。 我坐在我的小秋千上,在我爹妈的花园里的林间休息。 在篱笆的另一边,来往的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孩子们奔跑着的脚丫飞快地一闪而过;收割马车满载着高高的庄稼捆垛,男人和女人们坐在上面以及四周,马车驶过时,轧坏了花坛;近黄昏,我看见一位绅士拿着手杖在慢慢散步,有两个少女迎面与他相遇,她俩向他致意,臂挽着臂,退进了路旁的草地。 这时,鸟儿像阵雨般地漫天飞起,我用目光追逐着它们,看它们一口气飞起多高。直到我觉得并非它们向上高飞,而是我在降落,于是纯粹出于怯弱,我紧紧抓住秋千绳索,开始轻轻悠荡。不久我便更加用力地悠荡起来,此时微风拂来,颇觉凉意,鸟儿归巢,颤抖的繁星出现了。 我在烛光旁吃着晚餐。当我吃着黄油面包,双臂常常搁放在桌上,我已经很疲乏了。暖风将粗糙的网眼窗帘吹得鼓胀起来,有许多次,窗外某个过路人会用双手把它们扯住,好像他想更好地看到我,跟我说话。通常,蜡烛立刻给吹熄了,在煤黑色的烛烟中,蚊子聚集着,长久地绕圈飞舞。如果有谁从窗口向我一个问题,我便会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仿佛凝视一座远山或者一片空地,而他也并不特别在意自己是否得到了回答。但如果有人翻过窗台来,说别人已经在等候我了,我便发出一声叹息,站起身来。 “你为什么叹气?出了什么岔子?发生了什么?以挽回的祸事?我们再也无法补救了吗?一切都完了吗?” 一切都是好好的。我们跑到了房子前面。“谢天谢地,你总算来了!”——“你总是迟到!”——“为什么仅仅是我?”——“尤其是你,如果你不想来,你为什么不呆在家里?”——“不能原谅!”——“不能原谅?这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一头扎进暮色里。不分什么昼与夜。我们背心的纽扣仿佛牙齿一样在上下撞击,毕剥作响。我们奔跑的时候,彼此间还要保持固定不变的距离。我们像热带的野兽一样吐着热气,又像古战场上身穿甲胄的骑兵那样踏着脚,高高地跳跃起来,我们沿着短短的小巷彼此追逐,凭借两只脚的冲力,一直奔跑上了大道。离群的几个人跌进了那条壕沟,他们刚一消失在阴暗的陡坡,就像个新来的人一样站到了高处的田野小径上向下观望。 “下来嘛!”——“先上来吧!”——“这样,你们就能够把我们推下来,不了,谢谢你,我们可不那么傻。”——“你们害怕了,你的意思是说,上来吧,你们这些胆小鬼!”——“害怕?害怕像你们这样的人?你们打算把我们推下去,是吗?那倒是个好主意。” 我们打定主意让人推下去,倒栽葱地跌进路旁壕沟的草丛里,尽情地翻着筋斗。一切对于我们,都是暖烘烘的,在草丛中,我们既感觉不到燥热,也感觉不到凉爽,只是感到疲乏。 向右侧翻过身,一只手枕在耳朵下面,人很快便会躺在那里睡着了。但是,他想要抬起下巴再爬起身来,却滚进了一个更深的壕沟。于是,他横伸出一只胳臂,向斜侧蹬动着双腿,想再一跃而起,却肯定会跌入一个更深的壕沟。而这个人绝不想就此罢休。 难道不可以将四肢摊开,特别是把膝盖伸平,在最后这个壕沟里好好睡它一觉,这个问题简直想都没想过,他就像个病人似地仰面躺着,有点儿想哭。时而有个小伙儿两肘紧贴双肋,从陡坡向大路上纵身一跃,那黑糊糊的脚底从他头顶上掠过,他便眨一下眼睛。 月亮已经开始升上天空了,月光下面有一辆邮车得得地驶过。微风开始四处吹拂,甚至在这条壕沟里,人都会感觉得到,附近的树林开始沙沙作响。这时,人也不再希望一个人呆着了。 “你们在哪儿呢?”——“上这儿来吧!”——“大家一起来!”——“你为什么要躲藏起来,别胡闹了!”——“你不知道邮车已经过去了吗?”——“不知道,已经过去了吗?”——“当然,你睡着的时候,它就过去了。
”——“我并没睡着。你怎么这么想!”——“哦,别说了,你现在还迷迷糊糊呢。”——“我可没有睡着。”——“跟我来吧,快点!” 我们紧紧靠拢在一起,向前奔跑着,许多人手挽着手,因为现在是下坡路,人的头无法高昂起来,有人高声呐喊起印第安人的作战口号,我们的双腿以过去从未有过的速度狂奔,我们跳跃时,风儿托着我们的屁股。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我们开足马力,大步飞跑,以致我们追上了别人,甚至还能够抱着双臂,闲适地打量我们的周围。 我们终于在横跨小溪的桥边停住了脚步,那些跑过桥的人又跑了回来。底下的流水哗哗地拍打着溪石和树根,仿佛还不是暮色已深的时分。我们中间谁都没有理由不该跳到桥栏杆上去。 自远处丛林后面,有一所火车驶过,所有的车厢都亮着灯,窗玻璃当然都放了下来。我们中间一个人开始唱起轮唱曲,可我们大家全都想唱。我们唱得比列车行进还要快,因为我们的声音不够响亮,我们便挥动起手臂,我们的歌声相互冲撞地拥挤在一起,有如雪崩的轰鸣,这对我们是很有益的。一个人加入大家一起唱时,就像受到鱼钩的引诱一样。 我们就这样唱着,身后就是丛林,唱给远处的旅客们听。林里大人们还没有睡,母亲们为夜晚的来临整理着床铺。 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亲了亲身旁的一个人,把双手伸给最近的三个人,开始跑回家去,没有人喊我回来。在他们再也看不到我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拐向旁边,沿着田间小径又跑进了丛林。我正向着南边那座城市走去,我们村里有人这样讲起过: “你在那里会发现一些怪人!想想吧,他们从来不睡觉!” “为什么不睡觉呢?” “因为他们从来不疲倦。” “为什么不疲倦呢?” “因为他们是傻子。” “傻子就不疲倦吗?” “傻子怎么能疲倦呢!” 六、丰子恺漫画(节选)
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有机物B.无机盐C.金属或合金D.难溶性碱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D.浸没于油中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A.稀硫酸B.盐酸C.石灰水D.硝酸银溶液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B.②④C.①⑤D.④⑤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A.发明黑火药B.创造湿法冶金C.改进纯碱的生产D.发现了新元素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①②⑧④B.①④⑧②C.④⑧②①D.④①⑧②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A.1种B.2种C3种D4种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ZnB.CuC.Zn和CuD.Cu和Mg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D.硝酸和碳酸钙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铁粉D.盐酸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1,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A.3:2:1B.1:2:1C.3:1:15D.3:1:13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I3、Ba(OH)2、KNO3,B.Na2CO3、CaCl2、Zn(NO3)2C.CuS04、KCI、NaCID.MgCl2、NaN03、Na2S04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B.C(CuO)选用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