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匆匆》教学设计[2、《匆匆》教学设计]2、《匆匆》教学设计2011-02-1214:322、《匆匆》教学设计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匆匆》教学设计。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1、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2、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课时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1、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2)指导朗读,教案《2、《匆匆》教学设计》(..)。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4)有感情齐读本段。
2、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3、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4、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我能做____,我还能做_____。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如_____,被_。(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诗歌般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旧时代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全文语言优美、内容趣味性强,运用了大量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具体。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几乎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都是以读为主,学生在品词析句时,把重点的词句提出来,谈感受。从读的形式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向内读、个人读、评读、诵读、小组合作读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这节课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1.个别学生参与不够主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2.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表达不够明确,有的地方支离破碎。3.还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后和个别同学作以交换,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并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表示在下节语文课上会有所改变。这节课上完之后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乐趣,那种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努力学习教改新思想,大胆实践创新,让每一节课都使自己和学生愉快无比2、《匆匆》教学设计2 第2篇《匆匆》教学反思(第2篇)
〖预览〗《匆匆》教学反思(第2篇)我对本课的教学失误之处在于一个字:粗。本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的表达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情感真实。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在倾吐自己对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的感受时,用大自然中多种可感的景象,用整齐、相同的句式进行表达,完全可以改成现代诗的形式,让学生边读边说给人的整齐美感。课文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感动人心,语言如诗一般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一首流淌着的小诗,沁人心脾,给人遐思。而我却没有这样做,只是粗浅地让学生说出人人都会的这是排比句就算完事,却把精美精致的诗意丢弃了,白白让一次学生实践语言形式变形的好机会溜掉了。这是我授课质量差、没有新意、不能吸引人、没有创意的最好证明。第二个粗的表现是好文章要靠读者的读来传情达意。尤其是本课,篇幅精短,句式简短,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使全文活泼灵动,是学生练习朗读的好材料,让学生通过读,把作者的美感和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惋惜与无奈之情传达出来,感染读者,引起人的思索,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触动,从而珍惜时间,形成时不我待的时间观念,进而做到学以致用的学文方法。其三粗是,如此经典的一篇课文,让我讲的寡淡无味,无波无澜,不能感染人启迪人,如鸡肋一般,学生怎能受到感染,乐于学习语文呢?!我想,根本的原因是我没有找到这篇课文感人之处何在?自……2、《匆匆》教学设计3 第3篇12、4法律宣传日策划书
〖预览〗12、4法律宣传日策划书(一) 一、活动背景: 在**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年5月,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对“四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目前,“四五”普法在全国普遍展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形象,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天里,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充分展示这些年来的普法教育的成就,向全社会集中进行一次宪法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观念,努力提高广大公民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因此,我们法学社做为一个以“普及法律知识弘……2、《匆匆》教学设计4 第4篇《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预览〗《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四年级拓展平台上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关系和概念后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倍数的一节课,由于时间已经很长了,学生肯定也有了遗忘,所以课的开始,我觉的通过创设密码来进行反复是很有必要的。在这节课中我想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本节课的唯一目标,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从数学研究方法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论,并进行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1、感受范围意识。当时我是这样引导的:2的倍数有哪些?学生说:有2、4、6、8、10都是双数,有无数个?我接着问:既然有无数个,能不能全找出来?学生说:不能全部找出来,接着我又问:5的倍数能不能全找出来。学生说:也不能全找出来。“既然它们的倍数都找不全哪怎么去研究?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去解决,接着就有学生说:可以选择一个范围来研究。这样学生就有了“小范围”的意识,在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范围,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这个范围中的数的特征,当得到在1-100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自然数中都使用?还需要验证。……2、《匆匆》教学设计5 第5篇1、《观潮》教学反思
〖预览〗1、《观潮》教学反思《观潮》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词语丰富。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钱塘江大潮奇特、雄伟、壮观景象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一、抓住文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我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首先出示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钱塘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小组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二、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雄奇壮美的景象。为了帮助学生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我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然后我读,学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三、赏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
2、《匆匆》教学设计6 第6篇2、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预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匆匆》教学设计7 第7篇《匆匆》教学反思 〖预览〗《匆匆》教学反思《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诗歌般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旧时代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全文语言优美,内容趣味性强,运用了大量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具体。这一节课,我认为有几点较成功的地方:1、我扩展了读书领域: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为了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我扩展了读书领域,上课时,课件播放有关朱自清的图片简介,配画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如诗如画的散文境界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课后,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悟时间的珍贵。2、反复诵读,积淀感悟:朱自清先生说:“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此篇散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倾听作者的无奈,倾听作者的伤感……及对人生的思索。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节……2、《匆匆》教学设计8 第8篇1、《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预览〗这是一首饱含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在教学点拨上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激情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浓重的民族自豪感。作为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不仅要遵循语文的传统教学,也应该把这看作是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一个极好机会。全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赞颂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分结构相同,均运用反复的写法,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勾画了长城与运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诵指导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在教学设计中,我结合多种创设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文本。浅谈我的设计意图。一是凸现年龄段识字特点,扎扎实实抓好字词教学。我将识字教学与本册的“习惯篇”对“自主预习复习”的要求结合起来。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并着重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进行指导。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人文情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拨动学生心灵琴弦,使之感受到长城和运河的“奇异景象”,从而明白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三是美读成诵,深入感悟。因为这篇文章是一首能参杂进不少情感的诗歌,配上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读课文的兴趣。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2、《匆匆》教学设计〕